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化学天地(二)
45420700000051

第51章 鸡蛋越是新鲜,煮熟后为什么越不易剥壳

鸡蛋是一个卵细胞。它的最外层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蛋壳所包裹,壳内有紧密连接的两层膜;外膜紧紧地贴着蛋壳,内膜紧裹着蛋白(蛋清)。煮熟鸡蛋剥壳的容易和困难,主要是与内膜和蛋白的紧密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紧密程度取决于蛋白的性质。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新鲜的鸡蛋含水量较多,煮熟以后蛋白软嫩,而且紧附在内层壳膜上,剥壳时十分不易剥,常常会使蛋壳连蛋白一起撕下。这是为什么呢?

据现代生物化学分析表明:蛋白的酸度是影响蛋白与壳膜附着力的最主要的因素。据测定,刚生下的新鲜鸡蛋pH值在7左右,这时的内膜与蛋清的附着力最大,所以,煮熟后最不容易剥壳。鸡蛋是一个生命体,会进行呼吸作用,它存放一段时间后,随着代谢废物的积累,蛋白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使蛋白与内膜的附着力逐渐减小。当pH值达到88左右时,蛋白与膜连接最为松弛,这时若把鸡蛋煮熟剥壳最为容易。蛋白的pH值达88左右,在气候寒冷的冬天,大约存放7—10天;在气候炎热的夏天,只需1—2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