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化学天地(二)
45420700000002

第2章 为什么环状糊精可使油水相溶

薄荷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清凉剂。如果在酷暑天能喝上一杯薄荷冷饮或吃上一块薄荷冰砖,必定清凉解渴、清暑解乏、焕发精神。遗憾的是,薄荷难溶于水,因而薄荷饮料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无法如愿以偿。

现在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科学家找到了一种结晶物质。这种结晶物质是一类由六个以上的葡萄糖首尾相连形成的环状低聚糖,故此有环状糊精之称。它的产生是由某些微生物分泌的环状糊精生成酶作用于淀粉而形成的。它的立体空间结构十分奇特,一般都成圆筒形。圆筒内部空间的直径只有5—10块。圆筒形的长度约为7—8块。

每一个环状糊精活像一个空心胶囊。因为在它的空腔内部“壁”上还“挂”有许多葡萄糖分子上的基团,故此使环状糊精空腔的内外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外表具有亲水性,内表具有亲油性。正由于这种两面性,使得环状糊精具有神奇的妙用。

环状糊精问世以后,人们试将薄荷油与环状糊精混合,结果发现薄荷油分子很容易就进入到环状糊精的空腔里去,从而成为一种包络化合物。把这种包络了薄荷油的环状糊精分离出来,再把它加到水中,因为环状糊精外表亲水,故此薄荷油也就随着环状糊精在水中的溶解而“溶解”在水中了。

这个试验,成功地为薄荷在冷饮及其他食品中的应用展现了可喜的前景。

环状糊精特殊的空腔结构,能提高脂(油)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这一事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通过环状糊精这座分子桥梁,在油水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就能使本来不溶于水的油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成为稳定的“溶水状态”,从而广泛应用于油脂的乳化方面。

在蛋糕生产中,加入少量环状糊精,就能提高蛋糕打擦浆液的稳定性,烘烤出来的蛋糕变得又松又大,吃起来齿颊留香。

在医药上,目前也利用环状糊精来改善可的松、普罗卡因、睾丸激素、前列腺素、麻黄素、香兰素、氯霉素、四环素以及某些维生素等药品的性状,以提高它们的溶解度,增强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