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45419300000006

第6章 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方法(1)

引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和掌握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和操作技术。

[内容提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史专家波林(Boring)在其巨著《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通史了。”其他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很难找到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未曾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他的学说曾经激起成千上万富有成果的假说和鼓舞人心的实验。它的影响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也都是同样不可估量的。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是临床心理学史上最早的专门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在西方国家,在行为治疗方法出现之前的几十年内,它是心理治疗的唯一方法,精神分析成了心理治疗的同义词。自它诞生起,一百年来,已有许多弟子称其理论和方法为正统的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一些原理对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影响较大,它渗透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中,所以当我们学习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时,有必要学习精神分析。学习精神分析,又必须首先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第一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兼心理医生,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者,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叫弗莱堡的小城镇里。4岁时随父母迁居维也纳,在那里完成了他的学业,并生活工作了很多年。他在中学时学习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并在恩斯特·布吕克的生理实验室进行神经系统组织学的研究。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弗洛伊德学医的时候,正是科学史上发现细菌病源的时候,人们热衷于从躯体组织上寻找致病因素。对于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也从躯体上进行过许多研究,尽管进行了许多次尸体解剖和活体检查,但均未从躯体组织上发现变异。弗洛伊德致力于从心理、精神方面寻找神经症和精神病的致病原因及治理方法,他的研究在精神医学方面极具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1882—1885年,弗洛伊德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总医院当临床实习医生,研究精神系统方面的疾病。1885年前往巴黎,在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沙可门下学习,与沙可一起对癔症进行研究。从此,他的研究兴趣开始从躯体疾症转向心理疾病,这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沙可在分析癔症来访者的病因时,涉及性与生殖器方面的问题,这使弗洛伊德对性问题导致癔症的发生引起警觉。在巴黎学习半年后,弗洛伊德回到了维也纳,私人开业行医,以催眠、暗示为主要手段进行心理治疗,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后来他又用自由联想法(即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催眠,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效。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共同出版了《癔病研究》一书,此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开端。书中坚持性冲突是癔症根源的观点,但遭到很多人的非议,该书出版后13年中仅售出626册。它的意义很久以后才被人们逐渐认识。

在治疗癔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产生了一种极为深刻的想法:在人们的意识后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强有力的精神过程,这便是无意识。无意识实际上只是心理过程的深沉部分。由于它们与社会准则不容,得不到满足,就被压抑(repression)到无意识层之中积极活动,不断地寻找出路,其结果可能发生神经症、精神病症、梦和过失行为。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主要原因是欲望在无意识层作祟。无意识中的欲望还可以转变为躯体病症,这个过程弗洛伊德称之为转化(conversion),这是欲望的一种间接满足方式。在精神分析治疗时,常有病人将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种现象叫做移情(transference)。它是病人生活史中曾有过的情绪体验的重复活动并指向治疗者的结果,医生要善于引导使之转向别处,疾病就可望痊愈。在睡眠的时候,由于意识的稽查作用松弛,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乘机活动起来,就成为梦。被压抑的欲望往往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而形成各种有象征意义的梦境。1900年,弗洛伊德的另一力著《梦的解析》问世,该书出版后也遭到种种非议,8年间只售出600册。但《梦的解析》出版后,精神分析运动得以逐步发展。1909年,弗洛伊德被邀到美国克拉克大学举办系列讲座,他的理论终于赢得了国际上的承认。弗洛伊德还发表了其他许多著作,包括《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缺憾》等。

1933年,德国纳粹开始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弗洛伊德的著作在柏林被焚毁。焚毁这些书籍的理由是:反对夸张性生活来毁灭灵魂,为了人类灵魂的高尚,要把弗洛伊德的著作化为灰烬。1938年3月,纳粹入侵奥地利,起初,弗洛伊德仍不愿意离开维也纳,直到他的女儿安娜被捕,房屋遭纳粹匪徒抢劫,他才被迫离开维也纳到伦敦。后来他的四个妹妹在奥地利均遭纳粹分子杀害。弗洛伊德晚年患了口腔癌,1923—1939年间曾接受过33次手术。1939年12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逝世。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第二 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

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中,和心理咨询与治疗有关的主要有:关于无意识和压抑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欲理论。

一、无意识和压抑理论

无意识,亦译作潜意识。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意识和无意识,中间夹着很小部分为前意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

人们在清醒状态下,对自己所想所做的事的动机是清楚的,即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想这么做,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意识。但在清醒的意识下面人们还存在着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二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进行着。这后一种含义的意义中,包含了各种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本能欲望与冲动,它也是从过去经验中获得并积累的。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本能欲望与冲动,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肯安分守己地待在那里,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地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

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有一个中间区域,即前意识。前意识里的内容通过仔细回忆、提醒即可想起来,召回到意识中去。而当意识中的东西没有被注意到的时候,也可以转入到前意识中去。因此,弗洛伊德把它们看成是与无意识系统相对应的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前意识具有检查作用,即它不允许那些能让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体验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本能和欲望进入意识的领域,而是把它们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意识是由人能够有意想到和清楚觉察到的主观体验所组成,且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也是直接感知的有关心理部分,这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不太重要,他认为这仅是人心理活动有限的外显部分。弗洛伊德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而无意识部分是冰山淹没在海面下边的看不见的巨大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人和心理疾患来访者的行为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神经症来访者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实例很多。例如,强迫洗濯者无休止地洗手、洗衣,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在理性上清楚地知道不必要这么洗,不想去洗,但不去洗内心深处就感到焦虑。究竟为什么非洗不可,他自己也讲不出道理,这个强烈的动机潜在于无意识之中。

在无意识之中的各种本能冲动或动机、欲望一直都在积极活动,有时还很急迫,力求在意识行为中得到表现。在通常情况下,虽然我们并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时刻影响着我们。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婚姻对象的选择,甚至包括我们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等。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是不存在自由意志行为的,有些行为表面上看似乎是受我们的意识和自由意志支配的,但实际上都是受到无意识力量支配的,它们就像是演员而无意识就是剧本,无论它们怎么活动始终要跟随剧本走而不能偏离剧本,它们只不过是剧本的外部表现,它们的表演往往是虚假的、表面的和象征的,它们的真正面目和真实动机都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之中。但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又不能轻易直接到达意识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本能的冲动、动机、欲望往往为社会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所以当其出现的时候,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羞耻感、罪恶感、焦虑感,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动机或欲望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一般会经历两种过程:一种是解决冲突的正常途径,即本能和抵抗这两种动力在完全意识的情况下进行一番较量,直到本能受到排斥、能量贯注回收以后才会平定。而另一种派生途径就是“自我在和讨厌的本能遭遇时,刚一交锋便退缩回来;于是,它不让本能冲动接近意识,也不让其直接释放出来,但本能冲动却贯注着满满的能量”,弗洛伊德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压抑。压抑力量像个“检察官”,其功能是把主体的经历和回忆、各种欲望和冲动都保存并隐藏起来,不让它们在意识中出现,但这些东西并未消失,而是一直潜伏且活动着,在压抑的作用下存在于意识之中。

阿根廷精神分析专家奥达拉教授曾举了这样一个实例,以解释压抑的作用。她说:“如果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就戴一副墨镜,免得他人看见。此时压抑就在这里发挥作用了,捂着、盖着,不想让别人看见,但却引起别人猜想——这人大概是恐光症,害怕阳光;也可能猜想是个斜眼,或是刚刚哭过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哭肿了的眼睛。墨镜在这里要掩盖某些真实的东西,即在其背后隐藏着某种东西,这就是压抑。它一方面在隐瞒,另一方面又在揭露。压抑从来不会使被压抑的东西消失。”这些东西会以梦、口误、笔误、误听、记忆错误或误置等方式出现。病态的压抑则可能导致疾病——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许多神经症(如癔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的病因都是压抑到潜意识内的某种本能的欲望、动机、情感与精神创伤所致。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并不被个体所知觉,但却在潜意识里兴风作浪,从而引起人的意识所难以理解的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和烦躁不安,并表现出各种心理障碍。某些强迫症或恐惧症来访者表面上显得荒唐、不可理喻的行为,实际上都有“隐意”,只是自己觉察不到而已。精神分析的实质就在于揭示潜意识(无意识),使来访者得到领悟,认识到自己症状的症结在哪里,那么症状也随着认识的加深逐渐消失。

二、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可概括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自我防御机制。

(一)“三我”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是弗洛伊德晚年的学术贡献。他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id)又译为伊底、原我,是一个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构成个体生命的核心,也是个体人格中最隐秘而鲜为人知的部分,只能在对梦和精神病的研究中略见一斑,其余大部分都处于未知的黑暗中。它代表生物本能和欲望,受里比多(libido)驱策;不知善恶,不辨是非,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以释放紧张和焦虑,而不考虑因果和逻辑关系。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主要是本我。弗洛伊德在早期认为,本我有两种基本的本能:一种是维持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存本能,而另一种是为了延续种族和繁殖后代的性本能。后期,弗洛伊德又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是有机体朝向自己先前的无机状态的趋向。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的生命目标都是死亡,生命过程本身是一种紧张状态,只有死亡才能够最终解除这种紧张。同时,弗洛伊德又把死本能具有的能量称为桑拿托斯(thanatos),桑拿托斯是一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受虐等行为;当它指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与之相对立的是生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eros),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而满足本我欲望和获得快乐的方式有两种:反射动作和想象实现。但是,仅仅通过这两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本我无休止的欲望和冲动,要真正地满足本我则必须与现实世界打交道,这就需要解决本我和现实的冲突。

自我则是解决这种冲突的最好选择。“自我”(ego)是人格结构的意识部分,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人们能意识到的各种活动,如知觉、记忆、思考和动作,均是自我的机能。它能知觉自身的种种需要,奉行“现实的原则”,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而维持个体的生存,管制不被超我所容纳的冲动。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这是成人的思考模式。概括起来,自我具有这样的特性:它是由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是意识的,而主要是意识的;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在条件许可时,去满足本我的要求,条件不允许时,就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的欲求的满足,以求得与现实的协调,避免与现实发生冲突而带来痛苦的后果。这样,自我可以说是同时在侍奉三个严厉的主人:超我、本我和现实。

“超我”(superego)也称理想自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包括了自我理想和良心两方面的内容。超我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道德规范、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良心和理性,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超我与自我不同的是,超我是按照道德原则要求行事,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发生冲突的,它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其得不到满足,若满足了本我的要求则会引起良心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