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咨询心理学
45419300000016

第16章 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7)

【案例4】

来访者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来信诉说了近年来的苦恼,并希望如有可能一定前来咨询。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咨询师能帮助我。”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咨询师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咨询师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座,一面告诉她有关咨询者有义务对心理咨询内容保密的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教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教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教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说:“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分析诊断:从柳某的来信叙述和她与咨询师的面谈经过,咨询师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咨询师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怯、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有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怕。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不和她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与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咨询师以关切的耐心的态度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只得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咨询师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②父母对你交往中的禁忌以及灌输的与男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你的性格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这对人际交往起着阻碍作用。③年幼时,你父亲发怒导致的恐惧反应和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④在与同学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产生委屈、怨恨、愤激的心理反应;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学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并导致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另一方面,自责、自怨加重了性格中的羞耻心和胆怯。所以,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你对人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⑤正值青春期的你,一方面有着正常的与异性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你已经内化了的有关两性交往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有意无意地使你批判自己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你常常处在一种是否与异性交往的心理冲突之中。而害怕、羞于见男生这种心态反而减轻了你的这种冲突。从心理学上讲,身体的“症状”是内心冲突的“改头换面”。⑥当你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己该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你愈感到“不自然”、“狼狈”、“难堪”,头脑中就愈多地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你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你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回避同性,害怕男生外,还那么怕上课的教师的缘故。

在咨询师分析的过程中,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咨询师的看法。

接着,咨询师给她提出了一些建议:①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位被你帮助而又对你不友好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并宽容她。同时检查自己是否存在过敏、多疑等不利于交往的心理。以此逐渐解除压抑的敌意。②正确认识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认识青春期渴望接近异性是很正常的,摒弃旧的道德意识,尊重自己的正当意愿。③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生了解一下她们对你在与人交往中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恍惚等“不自然”状态是否确实。目的是让她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对此条建议,起初她感到很为难。但经咨询师讲解了人际交往中的真诚原则,她勉强答应试一试。

一周后,柳某再次前来,这次是敲门听见“请进”的声音才进来的,显然没有了前次的那种慌张神色。她有些兴奋地告诉心理医生,那天咨询后,有了克服自己心理障碍的信心;对障碍的原因又进行了思考,心里明朗了许多,好像“拨开了迷雾”;这几天对自己过去的想法进行了反思,和同寝室同学接近了些。关键是,她鼓足勇气找了两女同学述说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感觉和痛苦后,一位同学说她“是有些腼腆”,但认为这是她的性格表现,并不以为然;另一位同学说根本没觉察到她有什么“脸红”、“发抖”之类的“不自然”表现,非常奇怪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感觉”。两位同学的评价开始动摇了柳某的“想象观众”观念,认为“可能我在她们面前是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自然,那么狼狈”。但她仍然坚信男生、教师看出了自己的毛病,讨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