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意见认为,商人用龟壳占卜时,根据在龟壳上烧出的裂纹判断吉凶,卦是由龟壳上的裂纹演化而来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古人用蓍草占卜时,按照一定的方法左数右数,用求得的几个数字判断吉凶,这才是《周易》中的八卦。这种方法是在人们已经有了奇数、偶数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不过,种种说法都没有得到公认。
无字碑留下的难题
大家都知道,树碑是为了立传。可是唐代女皇武则天却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给后人留下了种种猜测。
位于陕西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墓道上并列着武则天碑和唐高宗碑。西面的一块碑文歌颂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
武则天为什么要为自己立无字碑?武则天参与和执掌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对她的评价历来分歧很大。有人赞赏她的智慧和勇气,有人痛斥她的残暴和荒淫。后人对她立无字碑的用意,也是根据对她功过的各种评价而推测的。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德,说明她的功绩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有人则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自知罪孽太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用意在: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因为武则天的历史功绩和个人才干受到很多人赞赏,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而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奢侈浪费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知道人们对她的一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立了个“无字碑”。这不可不谓高出男人皇帝的聪明之举,而她的用意似乎也真的达到了。
下落不明的北京猿人化石
从北京周口店挖出来的北京猿人化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突然失踪了,这些无价之宝究竟流落到何处?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一带的洞穴里。1929年12月2日,北京大学年轻的毕业生裴文中在洞中发现了一颗猿人的头盖骨。这个消息传遍了中国,轰动了世界。此后,科学家从周口店挖掘到的北京猿人化石都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但美国人办的协和医院也不见得安全。一直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的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建议把这批珍贵的化石运到美国保存。于是,这一百多块北京猿人化石马上被秘密装箱运到了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从秦皇岛装船运往美国。但自此以后,这批珍贵的化石竟然不见了踪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多方寻找北京猿人化石,但始终没有找到它的下落。有人说,它们在赴美途中随船沉入了海底。也有人说,它们装船后被日军截留,从此下落不明。
中国人类学家周国兴经过多年调查,发现了新线索,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一个在美国大使馆站岗的士兵,看到有两个人抬了一箱东西埋在大使馆的后院里。他推测这一箱东西可能是北京猿人化石。周国兴已经找到了这个地方,但是上面盖着房屋,没法挖掘。然而,士兵看到的箱子是不是真的装着猿人化石,又无人证明,所以现在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昆仑仙山在何处
据《山海经》、《淮南子》等记载,在中国的西北部有座仙山,叫昆仑山,山高万里,直达天廷,是黄帝在下方的帝都。山顶终年有灵光笼罩,祥云缭绕。烟云间隐现着一座座富丽堂皇的殿宇楼阁……
那么,神话中的昆仑仙山是不是现在的昆仑山脉呢?《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山在黄河源头,山上盛产玉石。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根据黄河源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并以出产玉石作为旁证。可是古人对黄河源头的看法很不一致,这就造成昆仑山多址的争议。最早确定昆仑山位置的是汉武帝。汉朝张骞两出西域,对西域的山川地理做了一些实地考察,认为黄河源头在新疆于阗,而位于于阗境内的南山上又出产玉石。汉武帝于是认定昆仑山就是于阗南山。因为是皇帝钦定的,这种看法也变得有一定的权威性,“昆仑山脉”便由此得名。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看法有不同意见。与汉武帝同时代的司马迁与班固都不同意阗南山为昆仑山的说法。
由于古人对黄河源头的看法不一致,便出现了许多真真假假、大大小小的昆仑山。有人做过统计,历史上昆仑山多达七处,这又给昆仑山罩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迷雾。
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对《山海经》做了整体研究,也确定不出昆仑山的正确位置,认为昆仑山有可能在甘肃,也有可能在青海,或在新疆。不少人认为古代昆仑山只是一种区域性的泛指,是指现在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及青海地区的一些山脉。因此,古籍中记载的昆仑仙山究竟在何处,还是一个谜。
“桃花源”向何处寻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描述了富饶、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这本是诗人的艺术虚构,但历来的人们都津津乐道于寻找“桃花源”那样的真实原型。
湖南省桃源县有个叫水溪的山村,就被人们称作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山村依山傍水,景色绮丽,与《桃花源记》描绘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风光非常相似。从唐朝开始,这里就修建寺观殿宇。清代光绪年间又大兴土木,不但重修了“渊明祠”,沿山修建的许多建筑也都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江苏连云港的宿城山坳,有一片坦荡美丽的平原。山畔桑竹垂荫,夹岸桃红柳绿,良田鱼池毗连,人们自然而然地也把它与桃花源联系起来。而且陶渊明曾亲身到过这个地方,因此有人认为,宿城山坳很可能就是桃花源的原型之一。
有人在考察了湘西苗族的历史后,发现据《苗族简史》记载,那时的武陵苗族地区,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产品不够丰富,还没有出现突出的富户和显贵人物,所以人人参加劳动,平等和睦相处,呈现一种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象,这也可能成为陶渊明创作的素材。
“桃花源”究竟纯属作者虚构,还是有真实的原型,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观世音的性别
观世音是中国汉族寺庙中常见的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地藏、观世音)之一。由于佛教的菩萨一般都是男的,但人们习惯上又称观世音为“娘娘”,那么,这位“娘娘”究竟是男是女呢?
佛教的一些书籍中,认为观世音是阿弥陀佛的弟子,或说他是阿弥陀佛左右的二胁士,没有肯定观世音是个女的。菩萨的形象与装束,唐代开始基本定型,虽然以女子美的特点来刻画佛像,但当时的观世音还不是女相。宋代僧人画的《观音》绢图,画面上的观音略有胡须,也分明是个男子。
在另一些佛教书籍中,也有观音是女身的记载。如《小乘经》说观音是妙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宋代僧人也有用“金蔺茜裙”等语言来描写观音的服饰。因此,宋代以后的观音像大都是女相。明朝时,有人竭力否认观音是女人的说法,但是没有充分证据。这样,观音的性别仍然是个疑案。正因为如此,在一些文学、雕塑、绘画作品中,观音就成了不男不女的形象。虽然今天的观音像大都是女相,但他的性别仍然无法肯定。
孙悟空的“国籍”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位神通广大、智勇双全的英雄,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但他的国籍却至今未定。
一种观点认为,孙悟空是从印度进口的,国籍属印度。因为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印度神话传说中就有“猴猿大闹天宫”等故事。《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根据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的史实以及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写成的。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的过程中,也许听到过印度“神猴法身”的奇闻故事。
然而也有人认为,在中国远古神话和以后众多的古籍中,早已有禹的儿子启裂石而生的传说以及淮涡水神白猿无支邪成精作怪等神奇故事。
近年,人们在非洲西部的古代陵墓中挖掘出了一个孙悟空的雕像。有人根据这件事猜想,它可能是中国古代对外的巨大影响。因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交流早就存在,孙悟空可能“进口”,也可能“输出”。也有人提出,孙悟空这个猴子的典型,恐怕是中外文化所共有的“综合”形象。
这样,关于孙悟空的国籍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千年佛坛是谁建造
“婆罗浮屠”这座千年佛坛屹立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中部,该佛坛由一百二十多万块巨大岩石构筑而成,顶端是一座庄重挺拔的白塔,直插苍穹。白塔之下,有一条长达四千八百米的三层圆形回廊,分布着72个钟形小塔和432座佛龛,一尊尊雕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佛坛仿佛是一部形象逼真的佛教史,向人们叙说着佛祖——佛陀的丰功伟绩。
婆罗浮屠是公元8-9世纪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最伟大的建筑。可是,这个王朝的历史却缺少文字记载。因而,围绕夏连特拉王朝因何建筑千年佛坛,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意见。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婆罗浮屠是爪哇人的祖先建造的。夏连特拉王朝本是爪哇一个崇尚佛教的王族,它兴起和强盛之后,统治者为了在人民心中树立一个崇拜的偶像,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起了这座宏伟的佛教建筑。在一些表现佛教生活的群雕中,多处出现爪哇祖先居住的房屋、庙宇以及生产工具,这些事物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