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琦善来到广州,取代了林则徐两广总督的职务。
琦善一到广州,就替英国人“伸冤”。他把广州各级地方文武官员招来,神气十足地宣布:“本大臣奉皇上谕旨,前来办理因禁烟不善招致战祸的事务。”他说到这里,扫视了一下众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前些日子,我们与英军在磨刀洋交战,是怎么回事呢?”
陈连升闻声走出,向琦善禀报说:“总督大人,英军侵入我磨刀洋海域,我奉林总督之命,带三千水师,将英军赶出了磨刀洋。”
“是不是你先开的炮?”琦善问。
“总督大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取胜啊!”
“胡说!”琦善没等陈连升说完,就吼道,“英军原本不愿交战,可你竟然首先挑起战争,该当何罪,来人呐!”
“喳!”几个刀斧手应声而出。
“把陈连升给我推下去,斩首示众。”琦善狠狠地命令道。
陈连升连忙申辩说:“总督大人,卑职无罪。反击洋人侵犯,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住口!”琦善拍案大叫,“给我推下去。”
“是。”刀斧手一拥而上,刚要动手捆绑陈连升,众将领赶忙跪下给陈连升求情,纷纷诉说英国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琦善为了笼络人心,便说:“看众人面上,姑且戴罪留任,以观后效。”
“谢大人。”众将齐声谢恩。
事过之后,琦善对陈连升等爱国将领十分仇恨,深感他们是推行卖国政策的障碍,决心寻找机会除掉他们。
琦善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卖国行动。几天以后,他就逐渐撤回了防守的水师,裁减兵船三分之二,解散了所有的乡勇,拆除了设置在海口内的全部木排和铁链。这样一来,英国兵船就毫无顾忌地在我国内海横冲直撞。
琦善撤防以后,认为谈判的时机已成熟,就和义律进行了一次会谈。他奴颜婢膝地说:“义律先生,我来广州所做的事情,您都看见了,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永久和平相处,自由贸易,互通有无。”
义律这个诡计多端的家伙,早已看出琦善软弱可欺,便威胁道:“英中是否休战,要看总督大人是否有谈判的诚意。”接着便提出了停战的条件,“这次战争,我方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贵国必须赔偿,仅鸦片损失费就有六百万元。此外,还要割让香港给我们,以利英中贸易。”
“这……”琦善一听义律所提的条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最后含含糊糊地说道:“贵国提出的条件,且容我们商量一下。”
义律狡猾地笑着说:“既然这样,请总督大人先在协约上签个字吧。”说着,便把早已拟好的协约摆到琦善面前。
“这……”珐善一看义律步步进逼,不容和缓,心中有些慌了,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说,“希望义律先生体谅本大臣的难处,我主张暗割香港。”
“什么?暗割?哈哈,哈哈哈!”义律狂笑着说,“割让就是割让,要名正言顺地割,岂有暗割之理?总督大人,请您也体谅我的难处,如果贵国不接受我们的条件,我也不好回去交差。望大人以友谊为重,诚心相见。”
琦善苦苦哀求道:“义律先生,不是本大臣没有诚意,关于割地一事,非同小可,请容我奏明皇上,以后再……”
义律一看琦善推来推去不肯签字,就板起面孔,打断他的话说:“那好,既然大人无谈判诚意,就只好在战场上见面,我告辞了。”说完,夹起公文包,挺着胸脯,带着随从扬长而去。琦善擦着满头大汗,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椅子上。
几天以后,义律为了向琦善施加压力,又挑起战争,派兵进攻沙角炮台。沙角炮台守将陈连升,和他的儿子陈长鹏,率领六百名士兵,与好几千英国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由于众寡悬殊,援军又迟迟不到,最后终于全军覆没。陈长鹏不当俘虏,跳水自杀。英国侵略军由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占领沙角炮台,所以对陈连升恨之入骨,把他的尸体剁成了肉泥。
琦善一看英军又重新开战,就慌了手脚,他惊慌失措地下命令说:“快,快传我的命令,各炮台立即撤兵,不准与英军交战,违者斩首。”
他的心腹鲍鹏凑到他的面前说:“总督大人是否应该前去调停?”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跑来向琦善报告说:“总督大人,我军遵照您的命令,撤出了各炮台,可英军并不罢休,他们长驱直入,已攻到了虎门炮台。”
琦善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不附体,他浑身一个劲地哆嗦,再也说不出话来。鲍鹏赶紧劝那个士兵说:“知道了,你去吧,用不着大惊小怪的。”等士兵走后,鲍鹏又对琦善说,“总督大人,事不宜迟,我去了。”
琦善瘫软在椅子上,点头表示同意。
鲍鹏来到穿鼻洋,和义律签订了臭名昭着的《穿鼻洋条约》,条约上规定:赔偿烟价,割让香港,开放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