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成长记
45351800000008

第8章 没出生就累

过了很久才意识到,家长们交流的同时,也在暗暗地较劲。现在的孩子,还是一个受精卵时就开始累了。

孩子刚刚满月,我就每天抱他到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说来也巧,我们大院里一共有五个孩子,三女两男,年龄前后相差竟不到两个月。他们的爸爸妈妈、奶奶外婆也定时抱他们下来,慢慢地,我们都熟识了。

这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带宝宝下楼散步,陆陆续续地,别的孩子也被抱到树荫下。小秒针、贝贝、之之、豆豆、小宝,一个无形的“大院婴儿会”召开了。大人们凑在一起,离不开“表扬和自我表扬”,以及交换喂养心得,大小便有没有规律,是什么颜色,平时都吃点啥,晚上睡觉怎么样,谁高了、谁胖了、谁病了、谁缺钙了,还有,谁家孩子长得快、发育好,会不会有意识地笑、会不会伸手抓物、会不会自己翻身、爬得快不快、对声音和色彩是否敏感,等等等等。再大一点的孩子,就开展各种表演赛,唱歌、跳舞、背唐诗、认汉字、拼英语单词。我是迟钝的人,说说聊聊,看完表演就完了,过了很久才意识到,家长们交流的同时,也在暗暗地较劲。

让我醒悟到这一点的,是贝贝他爸,他是我们这所省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据说工作出色,是教学骨干。那天孩子聚得齐,我以自己好玩的天性,替自家孩子高兴,说:“这就好了,这拨孩子差不多大,以后就不缺玩伴了,长大了可以一起游戏、爬树、打架!”我很怕都市的孩子因为寂寞而自闭。

贝贝他爸飞快地瞥了我一眼,接口说:“是啊,都差不多大,长大后要一起学习,看谁成绩好,考上好大学。是不是贝贝?哦,我们贝贝以后要读中国一流的大学,要成为二中的骄傲。”

听老师这样说,我的脸一红,好像又回到了贪玩淘气挨批评的中学时代。贝贝他爸继续与我妈聊天,说贝贝发育很好,听到英语歌曲会扭头找。天,我才知道,他胎教时起就给孩子听英语了,小喇叭按在妻子肚皮上,每天三次,每次半小时,分别是古典交响乐、英语歌曲和英文朗读。我怎么就想不到?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没有远见和教育理念的家长啊。

不知道该沮丧还是庆幸,夫子老爹曾印证小秒针灵光一现的非凡“聪明”,之后,我对孩子就基本上不抱任何形式的“神童”幻想了。

——简单介绍一下我家的夫子老爹。一辈子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学生眼里迂腐、严厉、不苟言笑,操一口饱含乡音的普通话,把人都笑翻了,他还一脸严肃,很认真地思考别人为什么发笑,笑的本质是什么,等等。人称“老夫子”。但他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证据之一是,他上课时曾经忽降瑞雪,南方的大雪是罕见的,老夫子当场宣布,全体学生去操场,打一节课的雪仗,学生们疯狂地爱他也爱不够。谁知回到教室,当天的作业已经布置下来了,作文《雪》,如此惨无人道,恨得人牙根痒。我在他任课的班上读书,他给我开过一次小灶:上课时我望着窗外的花园走神了,他没有打扰我,回家后却罚我写一篇关于花园的观察日记。我抗议,我不是在观察花园,是在思考人生大问题。他说,那就写一篇花园所思。

夫子老爹喜欢念叨我小时候多聪明,才多大一点就能在图画的一堆人中认出毛泽东,在一大片晾晒的衣服里清点出自己的衣物,等等,百说不厌,非要让我无地自容。老夫子存了这份美好回忆,还想如法炮制。到小秒针一岁多一丁点,他就开始教小家伙认人了。

老夫子出差,和同事照了n多合影。照片洗出来了,老夫子首先拿给小秒针看,慈祥地问:“外公是哪一个?”

小秒针正兴致盎然地堆积木呢,哪有闲心管这个?老夫子不识趣,连着追问几声,小秒针不胜其烦,漫不经心地一偏头,一抬眼,肥指头在照片上极其肯定地一戳——正是老夫子!老夫子一时兴奋得红光满面,大叫我和SC过来,欣赏天才的宝宝。

“宝宝认人很厉害呢。”他说。

我们也很激动,三个人围着小秒针,老夫子要现场展示,再次用照片挡住宝宝的游戏,问:“看看,外公是哪一个?”

宝宝很给面子地从百忙之中再次拨冗,漫不经心地一偏头,一抬眼,肥指头在照片上极其肯定地一戳,戳着了老夫子的同事。两个人的长相差距之大,类似于林妹妹与焦大。

大人们垂头丧气的时候,小秒针已经低头继续玩积木了。

从那以后,我就存了认命的心,该怎样就怎样吧,没想头了。

但是显然,贝贝可比小秒针出息多了,所以贝贝她爹的想头也多。在炫耀女儿的过程中,她老爹说到,贝贝刚满四个月,就能自己站起来了。我家SC老妈善良淳朴,马上如他所愿地表示出极大的惊异和艳羡,并惊动了其他几个家长。按老话说的,“三翻、七坐、八爬”,站立和行走该是一岁左右的事。四个月就能站立,体能发育当是非常超前了。

于是贝贝他爸嘴含幸福的微笑,得意地蹲下来,演示给大家看。

他把孩子摆正,飞快地松手,又飞快地扶住,调整角度,再松手,再扶,还忙里偷闲地用食指顶一下眼镜。我在一边看着,几乎笑起来。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小伙伴比赛玩“伞立指尖”的游戏,深知其中的诀窍和技巧。即使一根尖头木棍,只要竖得得当,也能直立几秒钟的。

竖了几个来回,妈妈真诚地赞道:“呀,贝贝真的能站一会呢,站得可真早呀。”我也忙连声称赞,以期他早些结束演示。看他那么努力又专注地竖孩子,我连窃笑都不会了,只是为歪歪斜斜扭扭摇摇欲坠的贝贝感到心疼,她才四个半月,就得学着直立,以后她还有多少高空铁丝要走?我也为自家孩子可惜:他已经少了一个童年的伙伴了。相信在他挥着树枝“冲锋陷阵”喊打喊杀的时候,一个同龄的女孩正安静地坐在窗前背英语单词,或者练钢琴。

现在的孩子,还是一个受精卵时就开始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