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剩女的情感笔记
45347500000024

第24章 “穷人街”

妓女街是我和猫猫子对我家小区外一条小马路的命名。我俩起先管这条街叫穷人街,因为这里的东西价格便宜,多数都是无照摊点,周围又都是老楼房的老住户,至少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破败自不必说。所以叫穷人街,恰如其分。后来有一天晚上,猫猫子去买包子,回家兴奋地汇报:“刚才,我在穷人街,有两个妓女跟着我,嘀嘀咕咕半天,后来觉得我不像找她们的,才没上前搭讪。”自从有了这个特大发现,我们就管这条街叫妓女街了。有时候,猫猫子打来电话,问:“在哪呢?”我就站在嘈杂的穷人街,大声回答:“在妓女街呢!”招来旁人奇怪的眼神。

我觉得这条街有几分亲切,因为它的气氛,很像我生活了几十年的石景山区古城随便哪条老街道。有时候乡愁就是这样不经意地淡淡飘来。虽然,北京的东边和西边不过隔着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人却像棵树,被整根拔起,是再回不到过去的环境了。

很少采购,吃喝都是瞎凑合,经常光顾的就是小区门口正对的妓女街的包子铺。包子铺的小女孩,机灵尽职,顾客虽然只是买几个包子,却通常要不同馅的,她就会不厌其烦地把直径1米的笼屉搬上搬下去拿。她见了我,经常不等我开口,就说:“两个韭菜的,两个肉的?”这是我和猫猫子的晚餐和早点。

因为凡是拍毕业照之类的证件照都在这里,猫猫子更留恋这条街的照相馆,大概不是叫红叶就是叫红霞,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却是一个小门脸,进去也只是布帘加个板凳,照相的人手持个大数码相机给人拍照。这让我想起古城的红山照相馆,不愧是国营大照相馆,里面进深好几间,都是三角架上的大相机,加周围好多大灯布光。不过这也都是十几年前的印象了,不知今日如何。猫猫子留恋这个小照相馆的具体表现就是,结婚登记的照片他非要在这里照,而且本来只需要几张彩色照片,他却彩色黑白各洗了十来张,弄得原来一二十块钱就能办好的事,最后花了上百块钱。真是有违穷人街的生存原则。

虽然猫猫子现在不住在穷人街,但从1982年到1996年,他家却在这里住了15年,他的青葱年华就怒放在这临街的小窗户里。他凡是路过这里,就指着某个一楼窗户告诉我,过去他就住在这间小屋。他说,某个多事的夏夜,他的好朋友半夜敲他的窗户,他去开门,他俩谈论时事通宵达旦。他说这个朋友经常这样敲他的窗户,这让我感觉他们像地下工作者接头,不免多了几分诗意的想像。

妓女街不宽,一边是老楼区,一边是破破烂烂的街面店铺,到了傍晚路旁还有很多摆摊的人。在一个肮脏破乱的路口往里,居然还有个浴池,这就像个老古董了。不知道里面是过去那种大澡堂子还是暧昧的色情场所。那昏黄的灯光和油漆写的大红字,倒真像拍电影的布景。

走在妓女街的人,光膀子的像黑社会,妖艳的像站街女,颤悠悠的不必说是老朽,唉声叹气的是吃低保的。这里的人更直接地说:“挣钱……”

我经常感觉,走在这里,像走在社会的最底层,踏实和不安间杂,心情时好时坏。幸亏,再转一下就到了我们的小区。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