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情世故一本通
4534200000081

第81章 纵横职场,事业需要精心经营(3)

当然,在公开场合提意见要注意上级的面子,并不是鼓励下级“见风使舵”,做“老好人”,而是在提意见时要注意场合、分寸,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一,用称赞的方法批评。发现上级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错误、缺点时,可以用讲成绩称赞的方法去批评上级。但这种称赞要适当,要真实,要留下“缺口”让上级思考、醒悟,使上级感觉到你已经看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却由于尊重他而没有说出口,要让他自己去感受。

第二,用“转口”的方法批评。当感觉到上级有某些错误,并且已在群众中造成影响,而上级自己还没有觉察时,那么,下级可以带着私人感情,借别人(不指名)或群众之口,给予提醒,引起上级警惕。

第三,用商量的方式批评。用商量、讨论的口吻提出上级的某些失误或失当之处与之研究,并请上级做出判断。

第四,用“提供信息”的方式进行批评。当上级失误初见端倪时,立即提供准确信息加以证实,促使上级及时采取措施改正失误或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五,用阐述的方式批评。发现上级有较大的失误,要准备充分的理由、事实、数字依据,选择较为恰当的场合,如单独会见或选上级心情较好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上级询问,则要以忠诚的态度,由浅入深,把根据摆出来,周密而又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上级同意了是一件好事;如不同意,要自我下台,缓和地表示:“您的看法有道理,我再想一想。”留下再提建议的“伏笔”,切不可跟上级来“横”的。

总之,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以上级的忠实合作人的态度出现,要表现得谦恭有礼,以“低姿态”衬托领导的“高大形象”。如果上级坚决拒绝、不耐烦、表现尴尬,或者嘴上说:“你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但表情十分不自然时,要停止批评,并向上级表示:“我考虑得很不成熟,有些看法可能不够妥当,请您多多指教。”

有点眼色,多给上司提供一些表现的机会

A君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其实是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A君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待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他并不感到为难,但因为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用心。他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得工工整整。第二天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

处长当然高兴,“很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和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看到最后,笑容越收紧了。末了,他把文稿退回,让其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A君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

这么简单!处长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一个劲地夸道:“来得快,不错。”考试自然过关,还是优秀哩!

显然,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处理上司交办的事情,一定要尽可能地争取时间快速完成,而不要过分纠缠于办事的细节和技巧。因为如果你把事情处理得过于圆满而让人挑不出一点儿毛病的话,那就显示不出领导比你高明的地方,否则,当上司的就会感到有“功高盖主”的危险。

所以,有手段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他一旦发现“原来你也有错”的时候,反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

其实,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儿,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放置不下的敌意呢?就像那位处长,当终于发现一个错别字的时候,他不是立即又多云转晴了吗?要知道,只有当他对别人谆谆以教的时候,他的自尊与威信才能很恰当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他的虚荣心才能得到满足。

上司交办一件事,你办得无可挑剔,似乎显得比上司还高明,你的上司可能就会感到自身的地位岌岌可危,你的同事们可能会认为你爱表现、逞能。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你会觉得轻松吗?

如果换一种做法,对于上司交办的事,你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完毕,你的上司会首先对你旺盛的精力感到吃惊,效率高嘛。而因为快,你虽然完成了任务,但不一定完美,这时,上司会指点一二,从而显示他到底高你一筹。

这就好比把主席台的中心位置给领导留着,单等着他来做“最高指示”。并且因为快,同事们也许会觉得你并不怎么特别,无非“毛”一点儿。同事们认同了你的缺点,就等于在感情上容纳了你。

此外,一个聪明的下级,还会经常向经验丰富、成熟的上级请教,这并不可耻,而是理所当然的。

实际上,上级是很希望下级来询问的,因为这会使上级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下级向上级询问和请教,也表明下级在心目中将上级当做某一方面的权威和自己可以依赖的师友,并将他放在比较尊崇的地位。

如果你装作什么都懂,一切事都不想问,上级就会在心里说:“奇怪,这个下属是不是什么事情都了解呢?如果没有了解,又为什么不见他来向我请教呢?难道是他认为我不懂,有看不起我的意思?”你总也不去询问和请教上级,上级的这种心理就会得到不断强化,逐渐地,他会认为你是一个目空一切、轻上傲上的人,不但好“差事”不再想着你,而且还会时不时找你的“茬儿”,打击一下你的“傲气”。

因此,你要经常做“小学生”,多向上级请教,不懂的问题自不必说,即使你一切都懂,也要给上级提供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感受一下受人尊重的“乐趣”。实际上,就是你熟知的东西,多问一个人,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询问和请教上级也不能太频繁,否则只会使上级认为你一味依赖别人,而无什么真才实学,这样的结果是事与愿违的。如果你确有事情要与上级商量,而上级又一时抽不出时间,那你最好说一声:“对不起!”而后退出。而对帮助过你的上级,你一定要向他报告事情的经过并道谢,这是很重要的事。

你是不是常常向你的上级请教问题呢?如果没有,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不传闲话,勿泄上司的隐私

对于闲话,不可以轻视,但也不值得过于认真。闲话是一种背后舆论,它可以败事,也可以成事;可以帮人,也可以毁誉。闲话具有刺激、猎奇的特点,与其较真,空空如也,什么结果也不会有,留下的只是个人的烦恼。所以说,人言可畏。

下级在人际交往和与大家的接触中,常常涉及到一些上级领导的情况。不管自己与上级的关系如何,在上级手下是否得志、顺心,都不能内丑外扬,不要诉上级的苦、流露对上级的不满。

例如,开会时憋了一肚子的气,好不容易才解放出来的一伙人,一起跑进洗手间松一口气,这些人碰在一起就毫不留情地批评起上司来:“我们的总务科长可真会逢迎拍马,真叫人受不了。跟着这种人怎么会有好处呢?”结果,总务科长就在另一间厕所里,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生活里时有所闻。

当然,也不能对自己的上级进行溢美宣传,过分地炫耀自己和上级,这会使别人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其他闲话的流行。同时,也会使人对自己产生浅薄、好吹捧、好巴结和不值得信赖的印象。正确做法是:

第一,内丑不外扬。无论对上级有什么意见和看法,不在外边宣传,不对外人流露,可以在内部通过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内部协调的办法加以解决。对自己的上级进行诋毁,等于是在破坏自己的荣誉,是不明智的。

第二,扬善溢美。下级热爱自己的上级是应该的,但是不可过分吹捧,对上级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扩大,不修饰。宣传上级,不是把上级挂在嘴上,而是从需要出发,在关键时刻用事实说话,说明问题,以正视听。

作为下级,还要善于听闲话。听闲话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了解思想动向,知道人们在想什么、议论什么;二是可以了解大家对上级的真实看法,帮助上级验证自己;三是可以发现工作漏洞,看一看实际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四是了解一点“敏感问题”,有些事情往往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闲话有时起着“天气预报”的作用。

可见,下级,尤其是上级身边的工作者,一定要学会听闲话,正面的、反面的、讽刺的、表扬的、明朗的、隐晦的都要听。

想要听到闲话,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听的时候,要沉住气,不抬杠、不追问、不评论、不纠正、不解释,也不要随声附和,经常明智地点点头,用微笑作答。闲话的内容如果涉及到自己,千万不可暴跳如雷、沉不住气。如果涉及到自己的上级,不要辩解,不要否定,但也不要肯定。可以推说“不甚了解”,或都以微笑作答。

另外,对听来的闲话还要过滤,多数没有用处的,听听而已,不必件件认真。对于一些与上级威望、与上级工作相关的问题,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和加工,提炼出正面的、有积极作用的东西,作为工作信息或工作建议提供给上级。

因此,面对闲话,下级应立足于维护上级的形象,听闲话而不传闲话,并以巧妙的方法加以利用。

除此之外,下级还要切记不可泄漏领导的隐私。有这样一件事,A的笔记本丢失,被B捡到。这个本子上记录了A的直接领导的工作关系、个人亲朋关系达80多个,包括姓名、住址、来往时间,以及互送礼品的数量、价值等。A承认,他是以控制上级秘密作为筹码,待到有用之时,讨价还价的。

下级为上级保守秘密是职责、义务,是工作纪律、道德观念的要求,也是对上级忠诚的体现。对于上级的秘密,不论是工作秘密还是个人秘密,应该知道的可以知道,不应该知道的,不要强求知道。下级要控制自己的知密欲,不要有意识地去探听,不要主动了解。有时,还要主动回避,以减少知密度。有些人以在领导身边工作、知道的秘密多为荣耀,喜欢别人从自己嘴里探密,用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浅薄和有害的做法。

上述那位A探听上级领导的隐私,以达到将来利用上级或要挟上级的目的,更是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这样居心叵测的人,如果被发现,自然会被清除。任何一位领导,都不喜欢可能给自己带来危害的下级。

在古代,“孔光不言省中树”的故事,可为我们提供借鉴。汉代孔光,官至仆射、尚书令,是皇帝的“秘书长”。他主管中枢部门十多年,严守法度,从不泄密。据《汉书》载:“孔光沭日归林,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是。”

如果在公司或企业工作,则更要对上级的秘密秘而不宣,因为一旦泄露秘密,不但会损害上级的形象,而且还会在不经意中泄露本部门的商业机密,使组织蒙受损失。更有甚者,上级领导一旦发现你的“泄密”行为,轻者会对你心生厌恶,从此疏远你、冷落你,重者则会炒你的“鱿鱼”,甚至会因你给组织带来的损失给你一定的经济处罚或让你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你恐怕就得抽自己嘴巴了。

此外,喜欢谈论领导私生活的“长舌妇”更是令人讨厌。但我们必须承认,喜欢探听别人的私生活几乎是人的一种本性。

一般说来,地位越高的人,私生活越引人注目,这就使人们养成了谈论上司私生活的习惯。但是,如果你想当个好部属,如果你想在企业中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的话,那么,请你还是不谈上司的私生活为好。

所谓私生活,就是个人生活的隐秘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秘,领导者也不例外。既然是隐秘,当然就不希望外人知道,而你偏偏在那儿说长道短,怎么不叫上司恼火呢?

既然是隐秘,旁人自然不能知道得很详细、很清楚,即使有所知晓的人也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传播。于是,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往往离开事实很远。因此,谈论上司的私生活,也即等于在传播流言蜚语,怎么不叫上司愤怒呢?

“我们又不是当面说,上司怎么会知道?”有人或许会这样想。这可真像孩子一样天真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就是在背后议论同事,也保不住会传到其本人耳朵里。何况上司处于一种极有利的地位,有很多人希望和他接近,讨他的好。他如果想要了解什么事,可说是丝毫也不困难的。说不定,还有人为了某种目的自己送上门去报告呢!

所以,与其寄希望于上司不知道,还不如自己不参与谈论上司的私生活为好。

聪明的部属应该知道,万一获悉上司的某种秘密,最好也装不知道。不但不对上司泄漏半句,对同事也保持缄默。

有的人为了博得上司的好感,故意在上司面前透漏一二句,表示自己虽然知道却没有跟人讲,或者在同事面前显现出“我有秘密,但不告诉你们”的样子,这真是愚蠢无比。

这样做,上司不仅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觉得你在以此要挟他,对你不深恶痛绝才怪呢!同时,同事们也会认为你故弄玄虚,令人作呕。

挺身而出,为上司保驾护航

一般来说,上级比下级能干些,考虑问题周全些。但是,上级也是人,而且也只有一个脑子想问题,也会有想不周全的地方,甚至也会出现失误。这就需要下级助他一臂之力,为上级保驾,替上级护航,代上级受过,替上级摆平。

1巧妙弥补上级的无知

通常,领导都是具备某种技术特长或专业知识的,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技术特长和专业知识只能保证做好某一项工作,而管理工作却是千头万绪的。还有一种情况,领导由原部门调任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他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已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这会使他显得无知。如果你能弥补老板的这种无知,对他是一种很好的帮助。

首先,你要确认这种无知。比如,一个长期担任总经理秘书的人可能被提拔作为人事部门的经理,他也许对秘书工作了如指掌,但对人事部门的工作却了解不多。你要首先弄清这一点。

你可以先预计一下领导的无知程度,然后在实践中加以证实,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得出结论。总之,一定要搞清楚。

然后,你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弥补。比如,你可以争取做一些领导并不是太了解的工作,而把他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留给他。切记,不可当面或在公共场合指出领导的无知,无论这在客观上是否真实,但他主观上必定不太愿意承认。你可以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特别是没有别人,或者别人没有注意你的时候,向领导提及他的无知。当然,要用比较婉转的语气和方式,然后告诉他有关知识,也许他能够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增长见识。

有这样一位下级,他在一家公司的公共部门任副经理,他的外事工作知识相当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来了一位新领导。这位领导在人事部门工作了三年,成绩斐然,看来是公司准备重用他,在此之前派往另一个部门锻炼一下。

在工作中,他发现这位新领导在外事知识上很欠缺,在接待外商时缺乏应有的知识,在走马上任的头几天里,便出了一些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