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要灵活一点,不要太死板,知进退、明得失、懂变通,才能游刃有余的处世,灵活机变的做人。
(第一节)审时度势,懂得及时改变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我们要懂得灵活变通。当一条路走不下去时,要变换思维,及时回头;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要打破常规,及时改变。
学会改变,撞了南墙及时回头
许多人之所以找不到正确的方向,是因为坚持一条道走到底。其实,生命并非只有一处灿烂辉煌,撞了墙时及时回头,也许你能看到另一番灿烂的景象。
生活中,我们常常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拿一只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光亮一方,放进一只蜜蜂,蜜蜂在瓶中反复朝有光亮的方向飞,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瓶子,可它就是不肯改变突围的方向,仍旧按原来的方向去冲撞着瓶壁。最后,它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
然后,教授又放进了一只苍蝇,苍蝇也朝有光亮的方向飞,突围失败后,又朝各种不同方向尝试,最后终于从瓶口飞走了。
这个实验充分说明:采取的策略和思维不同,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成功在于思维的变换,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不经历失败的人,重要的是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要赶紧转过身去寻找另一条出路。有时候,在困境面前改变一下思路,一切就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很多成功者的事例都证实了这一点。
蒲松龄,清初山东人,由于当时科举制度不严谨,科场中贿赂盛行,舞弊成风,他四次试举人都落第了。但蒲松龄志存高远,并没有因为落第而悲观失望,相反,他另辟新路,放弃从官之路,立志要写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铜尺上镌刻了一副对联,联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以此自勉。后来,他终于写成了一部文学巨著——《聊斋志异》,自己也成了万古流芳的文学家。
蒲松龄虽然落第,与仕途无缘,但他找到了成就自己的另一条道路,在这条新开辟的道路上,他取得了成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像他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有很多。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唤醒了无数同胞起来和黑暗势力作斗争。
由此可见,在人生的竞赛场上,并非只一处辉煌,此路不通时,要及时回头,这样才能找到你的生活目标。
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中说:“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何谓时务?时务是指事态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根据这趋势把握自己的行为举止,根据趋势决定自己何去何从。
为人处世要“识时务”,要能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及时采取应变之策。审时度势是识实务最基本的功夫之一。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及时采取应变之策,才是识实务的要义之一。
古人说:“成者王侯败者贼。”而历来古今中外之“成者”,无一不是识实务的俊杰。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年轻时当过小官,对当时现实和自己的处境很不满,一心想建功立业。他经常看见在厕所中觅食的老鼠,遇见人或狗就慌忙逃窜,样子显得十分狼狈。再看粮仓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粮食,没有人去打扰。
李斯由感叹得到启发,发现人要像粮仓之鼠,才能为所欲为、自由自在。于是,他到齐国去拜荀子为师,专门学习治理国家的学问。
学成之后,李斯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楚王无所作为,不值得为他效力。其他几国势单力薄,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感到只有秦国能有所作为,于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前,荀子问李斯去秦国的原因,李斯回答说:“学生听说不能坐失良机,应该急起直追。如今各国争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时机。秦国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到那里去正可以千一番大事业。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是卑贱,最大的悲哀是穷困。一个人若总处于卑贱贫穷的地位,就会像禽兽一样。不爱名利,无所作为,不是读书人的真实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国。”荀子对此大加赞赏。
李斯刚到秦国时,并不得志。后来,相国吕不韦发现李斯博览群书,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机会。
这时,秦始皇正想一统天下,李斯趁机向他献计说:“凡是成大事业者,都应抓住时机。秦国在穆公时虽然强盛,但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自孝公以来,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连年打仗。现在,秦国国力强盛,大王英明,消灭六国像除灶尘一样容易。这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果错过机会,等各国强大并联合起来后,那时虽有黄帝的英明,也难以吞并天下了。”
秦始皇听了这些话十分兴奋,马上提拔李斯为长史,按他的谋略派谋士刺客到各国去,用重金收买各国大臣名士,收买不了的就刺杀。与此同时,又派出名将率重兵以武力威胁,迫使各国就范。
在10年时间内,李斯辅佐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因此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李斯不愧是识时务者,当然属俊杰之列。择木而栖或者择主而从的问题,也充分体现了抓住时机的谋略,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给“良禽择术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作了绝佳的注解。
由此可见,审时,是一种远见卓识的准确;度势,是一种心里有底的把握。审时度势,更是一种心明眼亮、运筹帷幄的大自若。审时度势应当这样:根据今天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办事。
幸运不是从天而降的,这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有一双雪亮敏锐的眼睛,而且处处留心洞察、分析时机,揣度情况。当你等到适合的时机时,因事制宜,好运气终会属于你。
通权达变,做人不要太固执
曾有人问孟子说,依礼制,男女之间连亲手递接东西都不可以,那么,要是一个人的嫂子掉进水里,他可以用手去拉她吗?
孟子说,若嫂子掉进水里,不去拉她,那简直就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但礼制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通,嫂子落水而伸手援救,这就是一种变通。
百里奚在虞国时,晋人用美玉、良马向虞公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臣纷纷劝说虞公不要应允,唯独百里奚不去劝,因为他知道虞公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阻,劝也无用。所以,他并不死守在虞国,而是去辅助秦国,因为他知道虞国无道,注定失败,而秦穆公才是一位可以与之有所作为的人。
孟子不但没用儒家的观点去批评百里奚的背信弃义、投敌叛国,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并说:“像百里奚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还说:“有德行的人,也不必句句都讲诚信,行动也不一定要贯彻始终,只要是与义同在,仗义而行就行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孟子所倡导的“权变”思想,主要是为了起到“通”与“达”的作用。即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取舍,要求人们知法度而不拘泥于法度,明事理而不淤滞于事理;知进退,善变通;允中厥,不极端;动静相宜,行止有度。所以,孟子既反对杨子的连拔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都不肯干的“为我”思想;也反对墨子的过分节俭,摩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于天下什么都肯干的“兼爱”主张。他认为,即使主张“中庸”之道,也要懂得“变通”之法而不可固执于一端,因为过分执于一端而废弃其余,最终是会有损于仁义的。
孟子为了极力发扬孔子的“仁”学思想,为了使人们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能确保允中而不执边,奉行“中庸”之道而发挥自己的本有潜能,乃至实践人生的圆满。所以,孟子以自己独特的“权变”发明,在立身处世方面提出了“舍生取义”的取舍原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仕途原则;“当受则受,当辞则辞”的受礼原则。所有这些原则都体现出了孟子的“通权达变”的实用价值。
孟子的这种“通权达变”的处世方式,实为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权巧方便。人生于世、行于世,本来就是一场非常艰巨而严峻的考验,并且世间万物纷然而庞杂,难以一概而论。虽然从人生的进取层面来看,为人自然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则应遵循“权变”的原则,不应执于一端,否则东向西望难见西墙。世事的复杂,时势的多变,要求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唯有灵活掌握“权变”的通达,才能真正做到进退自若。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人生一直都充满着变化,即使是相同的事件,在不同人的身上发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发现。所以,不要用听说或看见来表露自己的感同身受。唯有亲自经历,才能得到真正的体验,才能从这样的经验中,得到真正的启发,让自己更加懂得变通。
变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善于变通的人能够认识到什么是机会,并会及时采取行动抓住机会。变通能力需要以人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为武器,要时时与自身固执的心态作斗争。成功和失败,只在一线之间。那要如何让自己从失败转变为成功呢?只要懂得如何变通,就能成功。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一个人来说,自身修养的一个最高境界是:择善而固执。然而,固执易,而择善难。综观世上的历史与现实,固执择善者少,而固执择恶者却不乏其人。固执不能择善而择恶,那就很危险了。原本就能够得以补救的事情,却因为自身的固执而变得无法逆转。
在很早以前,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山,一个叫小水,他们同住在一个村庄里面,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由于居住在偏远的乡村谋生不易,他们就相约到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于是都把田地变卖,牵着驴,带上自己所有的财产远行了。
他们首先抵达了一个生产麻布的地区,小水就对小山说:“在我们的故乡,麻布是一种非常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小山同意了,于是他们两个人各自买了麻布细心地捆绑在驴子背上。
走了几天,他们到达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那里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毛皮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麻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做不但能够把我们的本钱收回来,同时,返回乡之后还能有很高的利润!”
小山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非常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上搬下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啊!”
于是,小水把麻布全换成毛皮,还多赚了一笔钱。但小山依然只有一驴背的麻布。
他们又走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那里天气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药材在我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麻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
小山拍拍驴背上的麻布说:“不了,我的麻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上卸下的实在太麻烦了!”后来,小水就把自己所拥有的毛皮都换成了药材,又赚了一笔钱。而小山却依然只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又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个充满金矿的城市是个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药材,当然同时也十分缺少麻布。小水就对小山说:“在这里,药材和麻布的价钱很高,黄金非常便宜,但我们故乡的黄金却十分昂贵,我们为何不把药材和麻布换成黄金,这样,一辈子就不用为吃穿而发愁了。”
小山又一次拒绝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驴背上很稳妥,我不想把它们变来变去呀。”于是,小水卖了药材,把它们换成一批黄金,又赚了一笔钱,可小山还是守着一驴背的麻布。
最后,他们两人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小山卖了麻布,只得到了蝇头小利。而这次远行对于小水来说,他不但带回来了一大笔的财富,还把黄金卖了,便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富豪。
固执的小山,在这个故事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他只是在愚蠢地固守着自己的“原则”,没有在环境适合的时候适当地作出改变,结果,他还是原来贫穷的小山,而小水却因原则的改变,变成了一个富人。可见,过分的固执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适时变通,灵活机变的智慧
三国时的曹操堪称是一个懂得“变通”的典型代表,他“割发代首”的故事被认为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曹操在出征张绣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将士经过麦田时,不得践踏庄稼,否则一律斩首。一日,曹操正骑马前行,一只斑鸠突然从麦田之中飞了出来,曹操的马受惊蹿入了麦田,踏坏一大片正在生长的麦子。
曹操立即叫来了行军主簿,要求对自己按照军法从严处置,主簿显得十分为难,曹操却说:我自己已经下达了禁令,然而自己却违反了,如果不作处罚的话,又怎么能够服众呢?他立即抽出随身所佩之剑要自刎,左右随从急忙解救。这时,谋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于尊”为其开脱。曹操便顺水推舟,说了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拿起剑割下了自己一束头发,掷在地上对部下说:“割发权代首”,叫手下将头发传示三军,将士们看后,便更加敬畏自己统帅,再也没有出现过不遵守命令的现象。曹操在自己坐骑践踏麦田的时候,想到了“割发代首”的变通妙计,不仅保全了自己的脑袋,同时也达到了“杀鸡给猴看”的目的。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执著是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顽强不息的精神,它是积极可取的。而固执代表呆板、顽固、不灵活,是不可取的。执著者知事情可以为,然后执著之,因此总是能够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可是,执著如果过度就会变成固执。而固执者往往不能明辨是非,结果常常钻进死胡同里不能自拔。因此,他们大多都是社会中悲剧的主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