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如果能够给他人与自己留出一点空白,那么他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能够看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能使自己感到满足,不会去同别人进行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的营养,就不必眼气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气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的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过俭朴的生活,会贴近生活的本质,以致不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从而使得你在一点一滴的回味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乐趣。因此,我们为何不给自己与他人留点空白,求得一份生活的安宁,活得更开心、更快乐一些呢?
有一个小男孩在小河边伤心地哭泣,一位从这里路过的好心人问他为什么哭泣,孩子说:我唯一的一枚硬币掉进水里了。好心人劝道:“别哭了,我给你一枚硬币吧。”可是,小男孩接过硬币后,反而哭得更加的伤心了,好心人不禁为此感到十分的纳闷:“怎么还哭呀?”小男孩道:“假如我的那枚硬币没有掉进水里,那么,我现在就可拥有两枚硬币了。”
这个孩子的欲望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许多人的欲望远比这个孩子的欲望要大得多!因此,我们还不如给自己的欲望留点空白,这样,生活就可以过得无怨无忧,正所谓知足常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分寸,古人就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说法。待人处世要留有余地,留有空白,“山水有相逢”,即使与对手交锋,也不可置人于死地,应避其锋芒,为自己的道路留一步。这样,不仅为自己留了后路,同时也可以防灾祸上身。
人生在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留白,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人的道德修养,一种生命至高的境界,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
人生不要装满,凡事不要做尽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人生千万不要装得太满,太满了自然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1不要装得太满
在文学艺术当中,“空筐”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常用的概念,艺术表达不能太满,满了就少了灵气。周止庵在《宋四家词选》中谈如何作词时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文学艺术只有像“空筐”一样,给作品留有一定的余地,才能够丰富读者的情感与想象空间。也就是说,搞艺术是必须要学会留“空白”的。仔细想一下,也的确是如此。一件事情、一项事业,只能有一个第一。如果总是把争夺第一当做目标,这样就容易患得患失,还不如去填充人生其他的空白处。比如:数学成绩考不了第一,你可以在一些艺术方面去挖掘自己所存在着的潜质;自己没有演员的天赋,也不要总去幻想当什么国际影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其自身的人生舞台都是非常大的,许多地方都存有自己所发展的“余地”。
大千世界中,许多诱惑与烦恼都是没有什么方法避免的,或者说世俗间的一切会让你失去其真正的自我。虚与实,真与假,更多时候都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虚并非是真正的假,实也不一定代表的就是真。
2凡事不要做尽
任何事做到“适可”才是最好的。如果换一个积极的角度来诠释这句话,就是一个人在得意的时候,给自己留条退路;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给自己找条出路。这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凡事都不要做尽。
有一位老人,年龄已过了70,身体却相当硬朗,声如洪钟,两目有神。打12圈麻将眉头也不皱一下。于是,有人便请教这位老人家的养生之道,但他就仅送出了一个字:“半。”
然而,这个“半”字隐藏有什么深刻的意思呢?
老人家解释说:“对于半的内在涵义,就是凡事不可做尽。比如,生活当中的吃饭,不要吃得太饱,半饱是最理想;做事情,不要做到非常之累了才休息。中午睡一睡,三点半喝杯下午茶,黄昏欢乐时光轻松一下,都是好的安排,让身体的状况得到调整。正如一辆汽车的汽油,要经常保持半满的状态,切勿每次亮起红灯才去添油,这样会十分伤车。喝酒也是,最过瘾是半醉。半醉的时候,望出去的世界介乎真与虚之间,显得十分的奇妙;如果全醉,就会自然会失去喝酒的意义。”
“半”还可放到为人处世的哲学高度,“半”就是知足常乐。人生不要强求十全十美,世间事,岂能尽如人意,若有一半幸事,也应无憾了。人无完人,凡事留有余地才好,给人留半条后路,为自身积半点福、半点德,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老人家这“半”字学问,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有些人活得不开心,整天怨天尤人,唉声叹气,对于其中的原因,其很多都是对人对事过度执著,一定要最好,一定要完美,一定要十分。半点尘埃亦容不下,如此的做人态度,必然事倍功半,还会伤身折寿。
如果能够为抱半日安,笑玩人间,轻松自在,则自然“多半分钟,可活一倍命”。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说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说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物极必反,事物太过壮大就会衰老,东西太过坚硬就容易折断。他独特的思想让中国人坚信“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道理。如今,在西方也流行“半杯主义”,它与老子的处世之道可谓是不谋而合。
留耕道人《四留铭》里有这样一句话:“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如此推理,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要把技巧使尽,才容易得以去还造物主;不要把俸禄用尽,以还朝廷;不要把财物占尽,以留百姓;不要把富贵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高景逸曾经说:“遇到事只要让人一步,其道路自然就会有周旋的余地;办事只要放得宽一点,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如此推而言之,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是同样的。
3全力以赴的弊端
有位西方哲人说:“要想做好一件事,你最好尽3/4的力量去做。”世上的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赞成这样的观点,而且,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观点去做的。
有一位作家想写出一本健康的有美好思想的书,他只需要使出自己3/4的力量就够了。切不可全力以赴,如果那样的话,不仅会使自身的心情感到无比紧张、急躁不安,还会泄露在文字中传染给读者。而只使出3/4的力量,不仅有准备,同时又留了余地,如此从容不迫地去做,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成功。
其实,这与做其他的事情是同样的,凡事在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尽力地去准备,然而千万不要做到全力以赴。兵家里所说的穷兵黩武,往往说的是太全力以赴,以至于血本都赔进去了。而搞实业的人就更加忌讳把全部的钱财都投入到某一项实业中。可见,那些所谓的全力以赴之人并不一定就比使用3/4力量的人更具有实力。
古人所谓“工夫在诗外”,是说文人做诗的好坏往往在于他的学问与阅历的深浅,而并不是只在于其诗文的本身。《三国演义》当中的孔明站在空城上吓退几十万大兵,并不是说他有万夫莫开的勇气,而是因为他过去的神机妙算与自身的镇定自如才吓退敌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大海之中的一座冰山,对于它本身来说,其7/10在水下,然而却正是那7/10的部分才托起了那3/10,那3/10巍峨又壮观,令世人啧啧赞叹。人生也一样,成功只是那3/10,而7/10是成功前的艰苦准备。成功并不在于你是否全力以赴了,而在于你是否具有实力与事前充分的准备。一个没有练过武功的人为报仇急于与一武功高深的人交手,即便他全力以赴了,最后的失败也一定会是他的。
古人说,弓拉得太满则易折,对于一个人来说,为人处世也切忌全力以赴。要做到能够给自己留一点余地、留一分轻松,这样,你就自然会多一分从容、多一分洒脱,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失败了也不会全军覆没。
生活当中的很多不快乐并非都是源于自身的不够努力造成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懂得为自己留余地造成的。
如果自己愿意多留给自己一分轻松,在追名逐利的空间里多抽出一点儿时间时不时地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追忆一下天真童趣,那么,心态就自然能够变得更加的恬淡与平和。
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从来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品茶以清心,清心以虚怀。给自己的心灵留下想象的空间,盛装起美好的追忆;给自己的思想留下空间,从而去吸纳更高深的智慧;给自己的事业留下空间,从而去拥抱人间更多的机遇。
4掌握分寸
世上早有“为人处世和说话办事要讲分寸”的劝勉,然而,对于“分寸”到底在哪里,大多数人却是未必能够说得清。而能够说清楚“分寸”这两个字之人,都是十分聪明、练达与城府极深的人。也正是凭着这些对人事的明达、老成与世故,才使得他们跻身于成功者的队伍之中。通往成功的路是十分多的,然而,人们却不知道每一条路上都布列着大小不一的“分寸”二字,不论是同人说话,与人办事,差不多都深深蕴藉着分寸的玄机。显然,一个人如果把握不好分寸,自然也就说不好话,办不成事,更别说愉快地与人交往了。历数古今中外所有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开国创业之君、霸业之主或那些历朝历代在仕途上春风得意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列为是知轻重、识眉眼、懂分寸的睿智之士。人世间的人通常提到的“会说话”“会办事”“有人缘”“识体面”“知礼节”,差不多都是讲究分寸的报偿。
世上“分寸”两个字,掌握好的,成功了;把握不住的,失败了。人世间的所有竞争,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分水岭,就在“分寸”之间。
分寸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处世之哲学。在孔子看来,人间的所有事情如果做得过了头,那么,它就违反了世间的中庸之道,也就是遇事不讲分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坦白说就是君子讲分寸,小人不讲分寸。总之,为人处世要做到“人生不要太满,凡事不要做尽。”
尺度适宜,人生不过一个“度”字
不论是哪一种观点,都有其自身有理的一面,然而也必定会有一个合适的尺度来衡量。其实说到底,做人也就是要有个度。
1“度”之重要
“度”,实在是太重要了!“中庸”就是讲“度”。《论语·先进》讲得对:“过犹不及。”过头,不及,都不好。朱熹解释说:“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永远不改变。”《论语·泰伯》又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已乎!”什么事都是讲究“适度”“适可而止”。列宁说过,真理多一步就是谬误。从古至今以来,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
“度”的重要性:“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中也讲了“允执其中”。恰当把握事情之“中”,这是关键之所在。老子最讲究“度”,“物极必反”,要知足,知止,不盈,去甚,去奢,去泰。在《老子》这本书当中,他充分表达了这样的辩证思想。
中庸,并非是在搞折中主义,搞和稀泥,搞无原则。中庸,绝不是懦弱,缺乏勇敢,不敢进取。事情总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关键之一就在于把握好这个“度”,千万不要让其转化到坏的那一面。
那么,怎样把握好“度”?它在《论语》一书中表现为“礼”,“礼”是度量的标准。不达到不行,过头也不行。“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更大的是“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于这样的道理,正如我们现在已习惯讲的一句话:“要有礼貌。”
《荀子》里讲了一个故事,可以作为孔子讲“中”的注解:“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准则,如果我们违背,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动植物遵循自然生存法则,才能顺利地生长。人生在世,处理问题也是如此,只有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够在各自所处的相应环境当中,找准位置,从容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做人需要有度
俄罗斯的一个小官员因为在礼节上没有把握好分寸而最终使自己丢了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小官员在剧院看戏,突然打个喷嚏,把坐在前排大官员的秃顶弄脏了。平常一件小事,说声“对不起”便罢了。可小官员再三道歉,又跑到家里赔礼,还赶到办公室负荆请罪。大官员烦了,大声怒吼与训斥。随后,小官员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之中,过了没多长时间,便抑郁而死了。
有一句十分有道理的话,叫做“失度而亡,适度而存”。法国总统戴高乐对身边人很随和。身边人因此随便过了头,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居然不分场合和总统开玩笑。戴高乐感觉威信受到了影响,便把过于随便的人遣散了,而只把那些举止得体、行事有节的人留了下来。
汉朝有一位名叫李广的大将,一生杀敌无数,屡次取得大战的胜利。在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之时,李广请求汉武帝命令出战,皇帝体恤他年迈,不同意。在他的苦谏之下,皇帝才勉强同意了,结果,李广因为自己迷失了方向而贻误战机。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却因不服老,太过自信,以致自己的名望受到了损失。
唐朝开国功臣李靖也因为年龄偏大,在要求出征吐谷浑国时被拒绝,虽然勉强出征,平定了吐谷浑国,却遭奸臣诬告,险些性命不保。李靖虽一心报效国家,但却忽略了一点,荣誉的光环太过耀眼,就会被人嫉贤妒能,而遭受迫害。最终,他也未能避免被小人中伤。如果他有淡泊之心,那么,就完全可免遭无妄之灾。
而郭子仪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当着关内副元帅和朔方、河中节度使,迟迟不辞掉这些官职。他虽然位极人臣而其他人不妒,但最终还是被皇帝疑忌,给了一个“尚父”的尊号,罢免了兵权。
这些人中豪杰们都因欲求功名,不知急流勇退,结果事与愿违。英雄尚此,凡人自然更不必说。
“度”在社会当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社会上充满着“度”的形影,自然界遍布着“度”的痕迹。风雨存在天地之间,也有一个度的问题。风大而狂乱,风小而郁闷;雨多而涝渍,雨少而干旱。只有风调雨顺,万物才好生长,人类才能幸福。世上的很多灾难是因没有把握好这个关键性的度而造成的。一个人生命当中的很多祥和与快乐都是与适度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