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4533700000095

第95章 定势与思维(1)

石头汤

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一个富人家乞讨。“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请求道:“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于是便让他进去了。穷人进去后,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厨娘一听很是纳闷:“石头汤?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给了穷人一个小锅。而穷人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她给了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他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他的汤里。当然,你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的穷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遇到困难时,自助比乞讨更容易获得他人帮助。

汉斯巧运土豆汉斯

是个德国农民,由于他爱动脑筋,常常花费比别人更少的力气,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就进入了最繁忙的工作时期。他们不仅要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而且还要把它运送到附近的城里去卖。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要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劳动量,每人都只有起早摸黑地干,希望能尽快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汉斯一家却与众不同,他们根本不做分拣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将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

汉斯一家“偷懒”的结果是,他家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每次他赚的钱都比别家的多。一个邻居发现了汉斯一家赚的钱比自己多,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于是就悄悄地跟踪汉斯,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汉斯每次往城里送土豆时,并不是开车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跑一条颠簸不平的山路。

二英里路程下来,由于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了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自然就留在了上面。卖时仍然是大小能够分开。由于节省了很多时间,汉斯的土豆上市最早,自然价钱就能卖得比别人更理想了。做生意时想要抢先胜出,巧妙利用自然条件比依靠传统更能节省成本。

最有创意的画

过去曾有一位画师收了几个徒弟,为了考验徒弟们的天赋,画师给了每个徒弟一张白纸,出了一道题,要大家用最简练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结果当答卷交上来时,师傅发现,几个徒弟的画法有很大的差异。几个年龄较大的徒弟想法很普通,有的在纸上画了许多小骆驼,有的干脆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了大量的圆点,用圆点表示骆驼。但这些画都被画师认为缺乏创意。

因为这几幅画的思路是一样的,即尽可能画更多的骆驼,而纸上无论画多少,都是有限的。只有小徒弟的画最有独创性:他画了一条弯弯的曲线表示山峰和山谷,画上只画了一只骆驼从山谷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一个头和半截脖子。这可以表明,谁也不知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或许就是这一两头,或许三四头,或许是一个庞大的骆驼群……要想画出最有创意的画,不要用数量占据人的视线,要留下想象空间给观画的人。

宋徽宗的考题

宋徽宗时有一次举行画院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选才。全国的书画人才纷纷报名参加,希望能金榜题名进入画院。徽宗出了一句古诗为题,要应征者照着诗意画出来。古诗是“深山藏古寺”。

许多赴试的书生们一看到题目,立即着墨,都觉得很简单。每一幅交出来的画都有着高耸苍郁、云雾缥缈的深山,庙宇的飞檐由从树林中隐约地露出一角。书生们各显神通,作品都十分的华丽、壮观。徽宗一一地观赏所有书生的作品,都没有什么表情,最后在看到一幅平实无华的画时,却拍案叫绝。这幅画不见庙宇飞檐,只简单地画着一位老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

妙啊!以和尚点出深山有古寺,这古寺藏得真是巧妙!画这幅画的书生自然夺得了第一。有时曲径通幽比直奔主题来得更有韵味。

快刀斩乱麻

南北朝时,高欢任东魏孝静帝的丞相,有一次,他想试试自己的几个儿子谁更聪明。于是给每人各发乱麻一把,比赛谁整得最快最好。几个儿子整理着乱麻,把乱麻一根根抽出来,然后又一根根理齐,想快却快不了,一个个急得手忙脚乱,大汗淋漓。这时,只见儿子高洋找来一把快刀,连砍数刀,将乱麻斩断,根本不理那些纠缠不清的乱疙瘩,然后第一个报告完成。高欢问他为何如此整齐,他回答说:“乱者必斩!”高欢闻言大喜,认为此儿日后必将出人头地。果然不出所料,高洋后来篡夺了孝静帝帝位,成为北齐文宣帝。快刀斩乱麻,有破才能有立,要有创新思维,打破思维定势。

刘彻巧断命案

西汉景帝在位年间,京城里发生了一桩儿子杀继母的大案:有一个少年叫防年,母亲病逝以后,父亲又娶了继母。这妇人姓陈,心地险恶。一天,防年的父亲在房里读书,读到古诗里描写一位美女,既温柔又贤惠,无意中说了一句爱慕的话:“如此能够娶到这样的妻子,就是让我死,我也毫无怨言!”妇人听了非常生气,竟然拿起裁衣剪刀,朝丈夫头上猛戮过去,把他当场刺死。

防年赶来,夺过凶器,愤怒地将那妇人杀死。这件大案上报到汉景帝那儿,景帝觉得这个案子很难办:一为杀夫,一为弑母,都是死罪;然而子报父仇,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时,12岁的儿子刘彻(汉武帝)侍立一旁,启奏道:“那个姓陈的妇人,到了夫家,成了丈夫的前妻孩子的继母,那是她与丈夫的关系这一点上来论定的;现在,这个姓陈的妇人,残忍地将自己的丈夫杀死,还有什么夫妻关系呢?”“这时哪儿还有一点夫妇的伦理关系!”景帝说道。

刘彻说:“既然夫妇关系没有了,那么,母子关系自然也就断绝了。防年之举完全是为父报仇,这也就谈不上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罪名了。”景帝高兴得连连点头:“你说得不错,防年无罪。这也得多谢你的明智啊!”就这样,防年被判为无罪。判断一件事情,不要囿于常规,要深入事件的内涵本质。

信徒与牛蛙

有一个虔诚的信徒,在湖边的木屋中禁食祈祷,外面几只呱呱大叫的牛蛙吵得很凶。他想办法充耳不闻,无奈都不得要领,只好推开窗户,大吼一声:“闭嘴!没看到我正在祈祷吗?”说也奇怪,他吼了一声后,牛蛙立刻就不叫了。然而,另一个意念却自心底浮起:“说不定,牛蛙的叫声跟我吟唱祷告的声音一样,也能讨上帝的喜悦。”他探头伸出窗外,喝道:“大伙继续唱啊!”牛蛙整齐的合唱立时弥漫四周。他再侧耳细听,竟然不嫌吵了。他发现,一旦不再存心抗拒,牛蛙的叫声还真能使寂静的夜晚增色不少。改变想法能改变世界。

鲁班考徒弟

鲁班是大名鼎鼎的能工巧匠,他门徒众多。有一天,他把门徒叫来说:“我准备考考你们,你们明天一清早就上我家来吧。”第二天,徒弟们一早就到了鲁班家,但只见师傅的家门紧锁,门上写着5个字:“今日可不见”。工匠们大惑不解,议论纷纷准备散去,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徒弟忽然说道:“我们到河边去看看,师傅可能在那里。”大家怀疑地问他:“你为什么猜想师傅可能在河边呢?”

“大家请看,门上这5个字,‘可’就是‘河’字的边;‘不见’两个字合在一起就可以看成是‘觅’字。不是分明暗示我们今天到河边去寻找吗?”小徒弟说。大家听了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一起到了河边,果然鲁班正坐在那里等着他们哩。鲁班见了众徒弟,心里非常高兴。接着,他手指着身旁的一堆梓木说:“我要考你们一个新题目,你们用这梓,做3天,要做得精。”说完,便离开了众徒弟。3天以后,徒弟们都各自拿着自己精雕细琢的梓板,交给师傅。

只见每个作品都各具特色,生动形象的飞禽走兽,婀娜多姿的花卉草木,十分引人注目。但是,鲁班看了没有一个满意的。这时,他那最小的徒弟手里捧着一个镶嵌得很精巧的小书架,走了进来,书架的梓木正好构成一个“晶”字模样。当他恭敬地送到师傅手里时,鲁班高兴地大笑,赞赏地点点头,指着这个小书架对其他的徒弟说:“这才是我要求你们做的。一个工匠,不仅要有精巧的手艺,还要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你们都回去想一想,为什么都做错了?”鲁班离开后,大家立刻围着小徒弟,询问其原因。小徒弟说:“师傅不是说用梓做3日,做得精吗?‘梓’是‘字’的谐音;‘精’是‘晶’的谐音。3个‘日’字不正是一个‘晶’字吗?”大家听后恍然大悟。要解出题的答案,需要向题目去要隐含信息。

鳖鱼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馆。有个旅客,问海洋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海洋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有多大。”旅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鳖鱼只能局限几公尺的大小,如果是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环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给自己加框,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利用小偷灭偷盗

汉宣帝时,京都长安的偷盗现象十分频繁,社会秩序比较混乱,自打赵广汉被杀以后,京兆尹就换了好多人,后来汉宣帝就调政绩突出的颍川太守黄霸为京兆尹。但是黄霸上任不久,就因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颍川任颍川太守。如此一来,京都社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长安市偷盗事件频繁发生,各行各业的商人对此十分头痛。这时皇上颁布了一个诏令:任胶东相张敞做京兆尹。

并把他召进了宫。张敞进宫后,皇上问及张敞有没有办法制止这种偷盗现象,张敞认为能够制止。张敞上任以后,就拜访询问长安城中父老,得知几个小偷首领外出时常有童奴跟从,在家时表现都很温和厚道,左右邻居都认为他们是忠厚长者。张敞把他们招来加以责问,首先把他们以前的罪过赦免了,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情况把所有的偷盗者都招来以便将功赎罪。

偷盗首领说:“现今要一下子把他们召进官府,恐怕有些困难。不过,我会尽力去办好的。”张敞就把偷盗首领封为官吏,让他们回家休息。回到家以后,偷盗首领马上摆出了酒席,小偷们都来庆贺。趁大家喝得晕乎的时候,偷盗首领就在小偷们的衣服上涂上红颜色。官吏坐在巷口检查过往行人,凡衣服染上红颜色的都捆绑起来,一天之内就抓获了几百人。接着,张敞就审查小偷们的偷盗行为,有的一人就作案一百多起,审查完毕,都依法进行了处罚。从此以后,长安市再也没有发生过偷盗案件,即使更鼓不敲也是如此,皇上对张敞的政绩非常满意。有目标的奖励比无目的的处罚更有效,这是一个解决难题的稳妥的突破口。

古琴高价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叫工之侨,他不但善于弹琴,而且做起琴来那也是无人不赞。有一次,工之侨得到了一棵绝佳的梧桐树,于是就把它削制成一张琴,用这张琴弹奏起音乐来像金钟、玉磬的声音一般和谐动听。工之侨自以为这是天下最好最美的琴了,就拿去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常,让他欣赏并给做个鉴定。太常请宫中最高明的乐工察看了一番,说:“这不是古琴!”就退给了工之侨。工之侨把琴拿回到家里以后,请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花纹,又让雕工在琴上镂刻了一些难辨的古字。然后用匣子装着,埋进土里。

过了一年,挖出了匣子,把琴抱到市集上去卖,一个大官看到这张琴,立即出100两金子买了去,献给了朝廷。乐官一个一个争相传看,都说:“这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珍宝啊!”真正识货的人是不会局限于某些条条框框的,而是看物品的真正价值。

诸葛亮解题

妙招传说诸葛亮小时候,由父亲带去拜水镜先生为师。水镜先生看了看诸葛亮,然后说道:“你必须回答我3个题目,答对了我便把你收下。”接着出了一个哑题:他屈起食指,伸到诸葛亮面前,又点了点。诸葛亮马上就领悟了其中的意味,于是向水镜先生深鞠一躬,又向后退了3步,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个题目可没有这么简单了,你要想办法使我离开这座位。”先生坐在蒲团上说。诸葛亮走到墙角,顺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不要捅漏了房子!”先生连忙起来阻止说。“先生坐地,我想通天,先生不是离开座位了吗?”诸葛亮笑着说道。“你能使我寸步难行吗?”先生稳坐在椅子上说。诸葛亮用手指着先生说:“老匹夫,你分明就没有什么本事,在此胡乱说话!”先生气得脸色发紫,诸葛亮却把他的帽子摘下,扔到了房顶上。先生气急了,只好脱了鞋蹲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这时,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先生把帽子拿了下来,却没有见到鞋子。

“您寸步难行啦!”诸葛亮说。“好聪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水镜先生笑着说道。3年后的一天早上,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想出道题考考大家: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出师。”弟子们听了,都感到非常着急,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得赶紧回去!”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水镜先生概不理睬。只有诸葛亮,早伏在书桌上睡着了,鼾声大作,搅得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非常生气。

午时三刻快到了,诸葛亮从睡梦中醒来,听说先生出了这么个考题,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想在你这学习了,快将我的3年学费退给我!”水镜先生是天下名士,深受人们的尊敬。现在见诸葛亮这么辱骂他,脸色变得铁青,让他马上离开水镜庄。诸葛亮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水镜先生命几个弟子,把他赶出庄去。诸葛亮一出庄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在路旁捡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上棍子说:“刚才为了应付先生的考题,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了您,弟子愿受重罚。”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你真的可以出师了。”人是有很多软肋的。在懂得他人的软肋所在的人眼里,世上几乎无难事。

孔融分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从小聪明过人,而且还很有礼貌。他6岁让梨的故事早已被人们知晓,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孔融巧思分梨的故事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一天吃完午饭,孔融便钻进自己的书房去学习。这时老管家进房传话说:“小主人,在外地的伯伯、叔叔、婶婶和6个堂兄妹都来了,夫人叫你到前庭去见见他们。”听到这些,孔融高兴地跳了起来,说句实在话,伯伯、叔叔长年在外地做官,孔融长这么大了,还没见过他们,特别是自己的6个堂兄妹,不知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