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45323100000006

第6章 选用经过考察的人才

某高校的几个外贸专业应届毕业生到一家大型外贸公司去实习。部门经理原本只想让大学生们来帮忙打打杂的,实习结束时,请示总经理后,部门经理把一个叫陈小朋的同学留了下来。相比之下,部门经理觉得这个小伙子有几点打动了他:1.待人彬彬有礼,综合素质较好

正式实习的那一天,部门经理向同学们介绍了部门的成员和同学们的分工。部门经理分配小陈在老陈手下帮忙。老陈是公司的老业务员了,年龄偏大。当其他的同学感到拘谨和不安时,小陈很自然地对老陈说:“陈老师,你好!这段时间我们要给您添麻烦了,工作中还望您多多指点。”小陈语言简朴,落落大方。说老实话,老陈没有什么职务。小陈对他以“老师”相称,比较妥贴,老陈在心理上也能欣然接受。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个细节,但大家都觉得小陈个人素质和修养比较好。

2.做事主动积极,处理事情心细

一般来说,即使是分到单位来的新人,也会有较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工作。部门经理注意到,小陈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不知道做什么,他主动地见事做事——跑银行,到商检交单、海关报验,即使在大热天乘公共汽车去也毫无怨言。拿他自己的话说:“我多跑一个地方,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接单的过程,也会让我熟悉工作环节。出了差错,请示老师后,现场改正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有好几次,老陈接国际长途,小陈就默默地坐在一边“旁听”,细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谈。有时则悄悄地给老陈递一枝笔,或续上水,或记录一些数据。这些细小之处,既给老陈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也表现出新人对“前辈”的尊重。

3.基本功较扎实,爱岗敬业

这些同学来了后,好几个人对部门经理说,他们的英语过了几级,有的还是校文学社的成员。为了考核他们的真实水平,部门经理简单地向他们讲了一个业务案例,要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用电子邮件写一份函件,表明各自的处理意见。交卷后,只有小陈写得很规范,有分析,有说理,外贸专业词汇用得比较准确。还有一次,部门经理有意安排小陈和另一个同学分别到郊县取同一种样品。那位同学无功而返,而小陈不但取回了样品,还做了一些额外的工作——了解了该工厂给公司生产订单的进度和货物的质量。这些都说明小陈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当然,小陈还有不足,例如工作上和他人的合作精神不够,性格比较张扬等,但瑕不掩玉。当时,正好这个公司打算招一名外销员来开拓市场,经过老总的“特批”后,小陈刚一毕业,部门经理就委托公司人事部为他办好了手续,从而使小陈顺利地完成了实习——毕业——求职的“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