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挣扎就不叫生活
45286100000020

第20章 相由心生——浮躁世界的静心之道(2)

其实,人生没有纯粹的得,也没有纯粹的失,得中有失,失中亦有得。有人想要得到很多,所以拼命地“抓”,但最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就告诉我们,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不要被一时的得失蒙蔽了双眼。把芝麻看成西瓜的人,恐怕永远也得不到西瓜。只有那些能够放下一时得失,放眼未来的人,才能够真正得到。

日本东京岛村产业公司及丸芳物产公司董事长岛村芳雄,不但创造了著名的“原价销售法”,还利用这种方法,由一个一贫如洗的店员变成一位产业大亨。他是怎么“得到”这样的辉煌成就的?

岛村芳雄最初来到东京的时候,在一家包装材料厂当店员,薪水很低,常常囊空如洗。既然没钱买东西,那就闲逛吧。下班后,岛村芳雄常常到街头闲逛,欣赏行人的服装和他们所拿的东西。

有一天,他又在街上闲逛,无意间发现,很多人都提着一个纸袋,他知道,这些纸袋都是商店给顾客装东西用的。岛村芳雄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做纸袋生意一定会大赚一笔!

可是,考虑到自己一无经验,二无资金,到底应该怎么运作呢?最终,岛村芳雄创造了“原价销售法”,很快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找到了立足之地。

所谓“原价销售法”,就是以一定的价格买进,然后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在这个过程中,中间商没有赚一分钱。

岛村芳雄以5角钱的价格大量买进45厘米规格的麻绳,然后以原价卖给东京一代的纸袋厂。这种完全没有任何利润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东京一代的纸袋厂都知道“岛村芳雄的麻绳确实很便宜”,所以订单源源不断。

接下来,岛村芳雄开始实施第二步行动了。首先,他拿着进货的收据单,去找到客户,说:“你们看,到现在为止,我可是一毛钱都没有赚到你们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可要破产了。”结果,客户们被岛村芳雄的诚信所感动,主动把订货价格提高到了5角5分。

紧接着,岛村芳雄又找到麻绳的厂商们,说:“你们卖给我一条麻绳是5角钱,我一直是原价卖给客户的,因此才有这么多的订单,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只有关门歇业了。”厂商们一看岛村芳雄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大吃一惊,还真是原价!于是,他们把麻绳的价格降低到了4角5分。

这样一来,岛村芳雄在每条麻绳上就获得了1角钱的利润,按照当时每天1000万条的交货量来计算,他一天的利润就达到了100万。

羡慕岛村芳雄的成功吗?可是,你能做到他那样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吗?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他当年“原价销售”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说他傻?我们中国有句话叫“放长线钓大鱼”,我想用来形容岛村芳雄再合适不过了。

你想要得到一般人得不到的东西,就要先失去一般人不愿失去的东西。永远纠结于眼前得失的人,算出来的都是“阶段性的账单”,而人生成败还是要看最终的“总账”。只有那些眼光长远,懂得算总账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人生赢家。

有得有失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做的就是失之坦然,得之亦坦然。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清“大和小”,再多的金钱也是“小”,因为失去了可以再挣,而人格、感情等却是一旦失去就再也难以找回了,是为人生之“大”。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很累,说到底都是被名利所累。没有名利的人苦苦追求,拥有名利的人又要想方设法保住名利。名利就像是一个魔咒,让我们原本轻盈、纯粹的生命变得沉重而复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留给后世的一句名言。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种常人难以抵达的人生境界。

人生短暂,功名利禄生不带来,死亦无法带走,所以我们都宜怀一颗平常心,恬淡寡欲、贫安乐道、知足常乐地对待人生和把握生活。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净化,我们的人生也才能得以丰盛。

其实,生命单薄,如果你心怀太多的名利欲望,生命何以能够承受?人生又何以快乐?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简简单单过自己的真实人生。要说淡泊名利的典范,非当代大学者钱钟书莫属。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当代极负盛名的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作品令很多人爱不释手。不过,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钱钟书先生是一个非常淡泊名利的人。关于淡泊名利的钱钟书,流传着3个故事。

故事一:有一位外国女读者读过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后,对钱钟书仰慕不已,甚至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非要见上钱先生一面。可是,当这位外国读者找到钱先生所居住的城市,打电话跟钱先生预约时间时,钱钟书却很礼貌地推辞了,还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他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很不错,又何必非要见到那个下蛋的鸡呢?”

故事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讲12次,酬金高达16万美元,而且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这可谓是一个名利双收的大好机会,令多少文人羡慕不已,可就是面对这样的丰厚待遇,钱钟书还是坚决地拒绝了——不去!

故事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也深知钱钟书先生一贯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尽管他千方百计想要冲破钱钟书的防线,但最后还是遗憾地向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的淡泊名利绝不是装装样子,而是坚决贯彻到底的,不打一丝一毫的折扣。钱钟书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可是,反观现在的社会,多少人被名利蒙蔽了双眼,多少人为名利挤破头!

当然,我们说淡泊名利,并不是绝对地拒绝名和利。名,事关一个人的名誉和尊严;利,代表金钱,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保障。所谓淡泊名利,实际上是说追逐名利要适可而止,不要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要知道,名和利绝非是人生的主旋律,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拥有一颗淡然的心,去细细体味人生,感受生命。如钱钟书这般,或许他因为淡泊名利而失去了很多,但却收获了一颗幸福的心。

人的一生要过很多的关口,不得不说,名利是最难过的一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已经在很多人那里被改写成“生命不息,名利不止”。

《清代皇帝秘史》中有记载,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脚下大江东去,很是壮观,随口问身边的一个老禅师:“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有多少船只来往?”老禅师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

老禅师一句话道破天机,令人佩服!其实,在如何看待名利的问题上,关键是要做到不偏激,能够客观地看待名利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能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活得很累,说到底都是被名利所累。没有名利的人苦苦追求,拥有名利的人又要想方设法保住名利。名利就像是一个魔咒,让我们原本轻盈、纯粹的生命变得沉重而复杂。

人生离不开名利,但名利绝非人生的终极目标,所以,放下吧!放下才能真正拥有,放下才能真正幸福。

5.面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人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体悟生命的真谛,收获精彩的人生。一个能够静下来的人,他的人生才能够真正生龙活虎。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或者是面对重大抉择,这也是最考验一个人的定力的时候。此时,你若心浮气躁,便会乱了方寸,只有守住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处事泰然,彰显大家风范。

才子纪晓岚就是这样一个有大家风范的人。

有一年夏天,宫里新进了不少扇子,按照当时的风俗,儒雅人士会在自己的扇子上题一些字画。于是,乾隆把他最喜欢的一把扇子交给了纪晓岚,并交代他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凉州词》题写上去。

纪晓岚题好字,就把扇子呈给了乾隆皇帝。可是,乾隆皇帝一看,“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丢掉了。乾隆大为不快,把扇子丢给纪晓岚,说他犯下了欺君之罪。在场的还有其他一些官员,闻此都大惊失色。可是,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打开扇子,一看,发现还真丢掉了一个“间”字。至此,他仍然没有惊慌失措、跪地求饶,而是不动神色地对乾隆皇帝说:“启禀圣上,臣题的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

乾隆怒气未消,问:“明明是一首诗,你怎么说是一首词?”

纪晓岚继续镇静地说:“皇上息怒,且让微臣念给皇上听。”

于是,纪晓岚念出了这样一首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经过纪晓岚这么一断句,一首《凉州词》果然由诗变成了词,而且意思完全未变。乾隆皇帝听后哈哈大笑,连连夸赞纪晓岚处变不惊,有大家风范,也免了他的欺君之罪。

纪晓岚能够巧妙地化解这场危机,靠的就是内心的处变不惊。我们中国人常说,静观其变,以静制动,讲的其实都是静的智慧。事实上,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智慧才能被唤醒,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复旦大学老教授周有光,102岁时仍然可以生活自理,并且还在坚持写作。他生命的力量来自哪里?他说:“不要着急,遇到任何坏事情,要稳定,要安静。”没错,正是在内心的平静之中孕育着生命的力量!

释迦牟尼苦行6年,受尽折磨苦难,也没能找到解脱痛苦的办法,可是,他最后以静思代替苦行,在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终于顿悟,创建了佛教。这也告诉我们,保持“内心平静”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实则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

当你遇到突发事件时,是以情绪反应来解决问题,还是先冷静下来,把问题弄清楚后,再一一解决呢?

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两个相邻的王国,两个国王各有一个王子,一个叫拉姆,一个叫萨依姆。可是,这两个王国积怨已久,几代人都是仇敌。两个年轻的王子也了解两个家族的矛盾,虽然很少见面,但内心都恨着对方。

有一天,拉姆骑马到山林中打猎,碰巧遇到了也来打猎的萨依姆。他们俩同时看到一只鹿,便争执了起来,最后在马背上拿着长矛打了起来。在争斗中,萨依姆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掉了下去,长矛也掉了。此时,拉姆迅速地跳下马,把萨依姆压在身下,并拿着长矛对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