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任何一种绝对价值观
用“认知理性”去代替“价值理性”,才能成为“理性人”。
无论任何时候,分析问题比记住问题更重要。
我们要有梦想,但更需要逻辑。
在为我们分析互联网(网络)基础协议时,《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蒂解释道:“在网络信息时代,包含了大量信息的信息包虽各自独立,但它们却可以经过不同的路径传递到四面八方。这种分散式体系的构建逐渐扩大了网络信息的扩散能力,不论是法律还是暴力,都无法控制整个网络。”
即便有时你堵住了一条路,信息还是经由另一条路传递出去了。这表明,无论人们的认识能力是什么形态(是否已被某种观念洗脑),他们仍然有机会得到某些关键的信息,窥到与真相有关的事实。
在对这个世界进行分析时,我们对于信息的分辨和认知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是排在第一位的能力,而不是价值观(它可以是错误的甚至是被灌输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永远不会出错。价值观是在组织出现问题时,我们经常用来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但我们所面临的往往不是价值观是否正确,而是如何评判是非对错。如果对于是非的评判标准出现了问题,价值观又有多少说服力?
价值观是企业整体的行为标准,更是对于员工的思想范畴的约束和规范,而制度更倾向于对行为的规范。而企业存在的基础则是,一群能够彼此认同企业价值观念的人在共同的平台上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价值观念的统筹能力在于,他描述的不是现实而是“应该”。当价值观念产生了实际效果并持续发挥作用的时候,企业的价值观念才能转变为内部员工和整体的信念、信仰,才能真正发挥思想约束与规范的作用。否则,如果没有实际的可行性,或者缺乏正确与理性的认知性,这种价值观对于企业的作用就是负面的。因为在任何时候,分析问题都比发现和记住问题更重要。
最理想的状态是--团体成员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念,并且进入企业价值观念引领下的无意识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只有这样,企业价值观念才能引领团队成员处理相关问题,并且从组织内部开始形成为整体的准则和精神力量。需要补充的是,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念应该与你的企业文化基本保持一致,就像左脑与右脑的互相协调与高度统一,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这需要我们每一名管理者和团队成员都能够建立认知理性。
总而言之,企业的价值观念是员工行为反馈出的一面镜子,是我们管理者的镜子。它所表现出的问题,既是管理者的问题也同样是企业整体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当你的团队出现问题时,你最应该做的往往不是用公司的价值观去对员工进行审判,而是去理性分析自己的做事方式是否对手下造了不良影响(引导)。
我要给予的警告是:如果一个管理者总是迷信某种价值观,认为只要价值观正确,企业就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那么他的团队前途将是十分危险的。
事情的发生总有意义
每天都会有事情发生,好的、坏的,还有现在说不清是好是坏的--它们组成了我们的生活,也构成了我们分析和预判问题的基础。
建立属于我们的独立的乐观理性,这是你摆脱盲从的重要手段,也是拥有理性信仰必经之路。一个人如果缺乏乐观理性,他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因为他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件事。那么,他得出的判断就会是偏颇甚至是极端的。
只有当他可以从任何一种“不幸”事件中都能发现机遇和收获价值时,我们才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且认真经营自己人生的人,否则他就是一个深度的“被洗脑者”。这样的人,很难承担起团队的管理
责任,也很难去独立地做好一些“会影响他人”的重大事情。
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历一些起伏波动的事情在所难免,对于没有预知未来能力的人来说,事情的发生,总会有它的缘由,有它既定的因果。
就像我在华盛顿的联邦调查局的一位同事讲过的:“我认为无论开心与否,哪怕有些事让我痛苦异常,其中都蕴藏着人生的道理。”这就是我那位同事的信仰,他每天都怀着淡定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首先,每件事都能让你看到哪怕一个人、一件事的真伪、善恶、好坏,不断强化这种标准,当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更快地看清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事情的发生可以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对“什么是我该做的,什么是我不该做的”逐渐就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无数的分析,他就可以逐步形成一套独立的理智的评判标准,具有了理性的逻辑基础,知道了是非的标准,并且拥有了一些分析事物的成熟的方法。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智就会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道路,他的事业发展也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确保他不会大起大落或者极端化。
与之相反的是,许多人出了事情就会抱怨,他们看到的不是事情的意义,而是“事情的灾难”。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最后不但一事无成,事事弄砸,连他自己和周围人的心情也都被搞坏了。
--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为什么你就这么倒霉?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想这两个问题,而是哭泣和叹息呢?每件事情的发生,其实都是必然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之所以称之为必然,是因为缘由的合理性,当事情发生的主观、客观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时候,这件事情必然就会发生。而之所以说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我们的成长、成熟,就是从对这些或好或坏的事情的经历中实现的。
比如学校经常举行一些枯燥的作文比赛,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就某一问题写出自己的观点,但却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资料、范文。于是你在这种苦恼中强迫自己向终点艰难地前进,一篇,两篇,每次的思考和创造都很痛苦,但每次都完成了。
于是,你会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会写了、能写了,思维也越来越宽泛,不再局限于某种思维定式之下,你甚至可以创新地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最关键的是,你突然感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对于员工来说,很多人以“上司推一步他就走一步,上司说什么他反而不信什么”的思维模式对待自己的工作,这种逻辑是非常错误而且非常低效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经历一些问题,就是要让自己在某个困难中磨炼几次,这样才能真正锻炼你的求知欲,提升分析能力,进而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然后为你的事业打下基础。一个人在参加工作的三年内,能否从普通职员晋升为管理人员,决定因素就在这里。
既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意义的,都能够帮助我们及我们的组织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一步,那为什么不去积极地对待呢?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只是事情的表象,它的背后隐藏着战胜挫折、磨难的喜悦和成长,只要你能够细心地观察和用心地体会,并把它当作一种收获经验的机会,你会发现每一次战胜困境都是一种独特的充满乐趣的体验。
好的态度就是:当你再次经历磨难的时候,试着换一种方式迎接它,试着对它微笑,而且要让所有的手下跟着你采取同一种乐观的认知态度。
每个人都需要信仰
信仰是每个人最根本的精神支柱。它和物质不同,物质让我们解决了生存问题,并可以让你活得更舒适,但信仰却能解决你的发展问题,并帮助你活得更有价值。
一个人的信仰是他人生价值的反馈,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他的信仰将赋予他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并包含着信仰者本身对美好未来以及构建美好未来的追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的一切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存有信仰,以及是否存有“正确的信仰”。
失去了信仰,人就会失去掌握命运的巨大力量,他的发展就会陷入被动的被操控的局面,他甚至无法决定自身命运的走向。反之,一个富有理性信仰的人,他的理性信仰会指引他找到人生的目标,并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他的精神世界也会因此而丰满、刚毅,他的事业发展也将更加全面和高效。
可是,即便你找对了信仰,也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机遇,就像一个出口,来帮助他释放内心的能量,埋下梦想的种子。
关键价值:付出百倍努力
有一位公司老板在培训课上向我们的学员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在一家国内知名的电子公司实习。当时,有一个德国的高级工程师,几乎所有员工对他都印象深刻,因为这个人的能力相当强。
虽然能力很强,按说有摆谱的资本,但这个高级工程师每天的工作非常规律,从不迟到也不早退,即便他的工作已近完成或者今天本就没有他的工作,他也会在公司待着。所有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直到有一天,公司的机器出现故障,所有人都找不到问题的时候,他出现了。高级工程师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机器的故障和其他潜在的问题,避免了整个小组可能面临的惩罚以及整个公司可能发生的损失。可是事实是什么呢?这一天,这位高级工程师并没有什么工作任务,他正处于休假中。当人们问到他之所以在问题发生时总能及时出现的原因的时候,他说:“Isee,上帝在看着我。”
“上帝”让他可以不断地向前走,战胜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始终鼓励着自己的斗志。他所说的上帝,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内心的一种信仰,正是因为“上帝”的指引,他的个人价值被无限放大--为了在关键时刻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经常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就可以做一些大事情。
从大的社会层面上讲,信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社会需要机会,国家也需要机会。如果高尚的信仰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每个人都能在积极的信仰作用下得到发展,去恪尽职守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投机取巧,不浮躁冲动,那么我们的社会形态也必然得到发展,我们的公司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你应该可以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从定位自己的人生、定位自己的信仰开始,找到它,然后在它的帮助下,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建立理性信仰:为什么你没有看到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