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
我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告知”的办法,告诉他这个是怎样怎样的,那个又是怎样怎样的,总想着把正确的经验告诉孩子,孩子就能少走一点弯路,却忘记了弯路是成长必需的道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通过自己体验得到的印象终归是不深刻的。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舌头去尝,用自己的手脚触碰——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起对世界的深刻印象,才能更深入地领悟到世界的美好,也才能不断总结归纳出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这些,正是成长中尤为可贵的内核。
嘟嘟很小的时候,不管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大一点,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想摸。
外婆常常阻拦她:“这个苦,不能吃;那个脏,不能碰。”
我则充当阻拦外婆的角色:“让她自己感受吧。”
吃过两次苦头后,嘟嘟对入口的东西谨慎了许多,知道了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再后来,我们和嘟嘟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
嘟嘟:“那个是什么?好玩吗?”
爸爸妈妈:“你去玩一玩试试。”
嘟嘟:“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我想看大海的图片。”
爸爸妈妈:“我们放假去海边玩吧,现在订票。”
嘟嘟:“螃蟹的钳子夹人疼不疼?”
爸爸妈妈:“你把手指伸过去让它夹一下,不要怕,疼也没关系。”
……
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他会很调皮,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什么都想放进嘴巴里,或者喜欢拆开玩具、打破东西。父母常常因此批评孩子太调皮,不乖巧。其实这是他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感官进行认知的过程。让孩子多尝试、多接触新事物,他的感官才能更敏锐,认知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从生理特征上说,婴儿出生时大脑的体积约为成人的30%,两岁时就会发展到成年人的90%。脑是婴儿最先发展的器官。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婴儿甫一落地,外界的刺激就开始不断催促着他的神经元连接网络飞速发展,有些时候,增长速度能达到每秒30亿个连接点。
大脑的发育过程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越刺激,越发展。如果在孩子婴幼儿时期给予足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语言、运动、理解力等方面的刺激,他的大脑就会在这些方面发育得格外好,反之,长大后就容易有能力障碍。
从出生到12岁,神经元连接网络会不断尝试各种特别的组合,以配合语言、运动、思考、观察、情绪行为等学习或者成长所需的条件。这些组合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快速形成的,如不能被利用,就会很快消失。若能够抓住时机,予以强烈刺激,则孩子就会在某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天赋,比如绘画、运动、音乐、学习等。
我们常常不知道孩子的某一个神经元连接网络组合会在什么时候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体验的机会,让他充分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才有可能找到最适合他的那个天赋区域。
父母如果只想着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体验,孩子就永远和这个世界隔了一层玻璃。
多样的、强烈的刺激,能有效促进大脑发育。
请帮助孩子不断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得越多,越有可能打开孩子的天赋之门。
12岁以前多给孩子体验的机会,他会成长得更优秀。
二、不要急着告诉孩子答案
嘟嘟4岁的时候,听了故事《风到哪里去了》之后,问我:“为什么我们是白天,别的地方就是晚上?”
我先问她:“你觉得白天和晚上的区别是什么?”
她不假思索地说:“白天有光,晚上没有光。”
我给她拿来了地球仪和一只手电筒,跟她说:“假设这个手电筒是太阳,它发出光线,照在地球上,你看看,哪些地方是白天,哪些地方是晚上。”
嘟嘟接过手电筒和地球仪,自己玩了一会儿,兴奋地跑过来:“我知道了,地球是圆的,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它的反面是晚上。”
我表扬她真棒。
她用小手拨动地球仪,进一步解释给我听:“地球会转的,它转着转着,原来被太阳照到的地方转到太阳背后,白天就变成晚上了。”
这件事让我大为惊讶,4岁的孩子,通过一只手电筒和一个地球仪,自己弄清了白天晚上的区别以及地球自转的问题。
如果我在她一开始发问时就直接告诉她答案,或许她能得到知识,却会丧失自己探索求知的机会,也不容易建立起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铜牌奖及亚太数学奥林匹克银牌奖的林英豪同学,从小父母就给了他许多思考能力的训练机会。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经常问个不停,他的父母通常并不会直接给他答案,而是针对他的提问,启发诱导他自己思考,通过巧妙安排,培养他的思考能力。
孩子遇上难题向父母求助,这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如何做,则决定了孩子未来能否变得优秀。
有些父母因为忙着家务、忙着自己的事,想赶紧把孩子打发走,经常是没等启发孩子思考,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看似省事,其实孩子并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渐渐地,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遇到问题会畏首畏尾,习惯性地依赖家长,不会独立思考,也对自己的思考没信心,甚至将来变成一个怯懦、优柔寡断和犹疑不决的人。
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成绩差,却没有反思,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敷衍了事,阻碍了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才使得孩子不会思考、不爱学习。
当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并追问父母时,父母可以根据问题内容进行提示性的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可以这样?”等,引起孩子的思考。当孩子在想问题时,父母应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孩子一想不出来就轻易地把答案告诉他。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
孩子会探索世界出现的一切,从不知到知,从孤立的到能把事物联系起来。
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答案。鼓励孩子大胆探索,独立思考。这是能让他受用一生的品质。
孩子答错时,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三、帮助孩子体验快乐的心情
嘟嘟两岁半开始哮喘发作,此后不断发病,一发作就喘不上气,我们带着她踏上漫长的求医之路,大人累,孩子更不快乐。
最初的一年里,每一次发作,她都泪眼汪汪,一脸痛苦。我们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她恢复往日的笑脸,买过无数玩具,讲过无数故事,也翻阅了大量心理学书籍,最后发现,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与孩子谈论、回忆那些快乐的事情。
有一次她发作得特别迅猛,哮喘并发急性支气管炎,医生说必须吊水,否则将会转肺炎。吊水很难受,我看她即将哭出来,看动画片、讲故事都不管用了,立刻问她:“嘟嘟,前天你在公园里玩了很久的沙子,都不舍得回家,沙子一定很好玩吧?”
她喘得厉害,说不出话,只轻轻点头,露出回味的表情。
我慢慢跟她回忆前天玩沙子的细节,垒了一个沙堡啊,在上面插了一朵小花啊,跟小朋友们一起往沙子上浇水啊……
她听着听着,泪眼渐渐转成笑眼,微笑越来越大,然后带着笑容睡着了。那一刻,生病的痛苦似乎离她远去,久违的笑容终于再现生机。
自那之后,我们便时常与她谈论那些让她愉快的事情。比如,去过野生动物园之后,她非常喜欢里面的马戏表演,于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睡前都抽几分钟跟她一起回忆马戏表演的精彩瞬间。每次回忆起动物们可爱的样子,她就会边学小熊扭腰,边对我们说:“真开心,去动物园真开心。”
其实去动物园那天她遇到了好几件不开心的事:狠狠摔了一跤,腿上一大片乌青;心爱的玩具坏了;动物园里人太多,排队花去太多时间,以至于鸟类馆没看到……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在跟她谈论开心的事情,她快乐的印象无形中被强化,而不愉快的事情被淡化,她就觉得那真是快乐的一天。
孩子的感官比大人灵敏许多,最简单的唱歌、打滚、触摸柔软的东西或是玩沙玩水,都足以让他们手舞足蹈。如果我们能留心那些让孩子开心的事物,并常常与孩子谈论这些愉快的事情,孩子这种快乐的印象就会被强化,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情。
此外,与孩子讨论他的快乐,还能使亲子关系更亲密。当我们在和孩子谈论那些快乐的事情时,可以将一些细节说得具体些,让孩子知道父母特别关注他,连他最细小的快乐都看在眼里,他就会有一种被父母全心全意爱着的感觉。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拥有快乐的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幼儿而言,他可以感觉到快乐的情绪,但他常常不能对这种感觉进行清晰的界定。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强化快乐的概念,加深他对快乐的感受。
孩子经常与父母谈论快乐的事情,会感觉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睡前和孩子讨论一天中的快乐事,让孩子记起快乐时刻,孩子睡觉时就可以做个美梦,父母也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
四、带孩子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当巨大的地球成为“地球村”,了解世界似乎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前不久,由美国政界、商界与学术界领袖组成的“美国新劳动力技能委员会”把“了解整个世界”列为孩子必备的四种“21世纪技能”之一。
我们的老祖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哈佛大学的某任校长也曾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扩展孩子眼界的重要性,利用寒暑假带着孩子走出家门,马不停蹄到处去旅行。
带孩子多出门走走看看,当然是很有好处的。简单说来,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旅行能让孩子了解世界。当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品尝着从未见过的食物,欣赏着美轮美奂的建筑,体会着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必然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冲击。他们的感官会得到充分刺激,胸怀也会更加宽广,他们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懂得尊重、包容彼此的不同。
第二,旅行能提升孩子的能力。如果父母不是事事包办,而是让孩子在旅行的过程中自己背包自己走,自己动手自己做,那么,孩子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当地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必然都能得到极大的发展。甚至,哪怕他什么问题都遇不到,单是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鼓起勇气去听、去看、去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第三,旅行能让孩子认识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的优缺点都会表现得格外突出,这无疑可以让孩子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然而,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旅行结果。
事实上,很多父母带孩子旅行,会发现孩子表现得并不高兴,也并没有收到父母希望的所谓增长见识的效果。
那么,我们是否想过,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带孩子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一个家长,从孩子半岁大开始带孩子国内外到处玩儿。朋友问她,带孩子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她飞快地复制了一段网上的话回复朋友:“当一个人,在旅途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自然会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么活,我自己应该怎么去活。旅途所遇与内心的所思结合起来,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体验了生命,改变了人生——这就是旅行最伟大的意义。”
真的如此吗?我们有没有想过,“别人为什么要这么活,我自己应该怎么去活”,这真的是孩子尤其是幼儿在旅行中会思考的问题吗?
嘟嘟两岁开始,我们也像其他父母一样,每年带她出门旅行。
4岁那年,我们带她去海边,她非常喜欢,每天带着全套沙滩工具,蹲在沙滩上玩沙玩水,玩累了就套上救生圈去海里漂浮,十分快活。
我们看她那么开心,于是问她:“这里好玩吧?”
她正忙着往沙子上浇水,头也不抬:“特别好玩,比公园里的沙池还好玩。这里有水,公园里没有。”
我们继续问她:“你觉得这里漂亮吗?你抬头看看,蓝天白云椰子树,多美啊。”
她边以手拍沙,边心不在焉地回答:“家里也有蓝天白云,还是沙子最好玩。”
在她心中,这里好玩,只是因为有沙和水。
之后的若干次出行,我们发现,她对那些我们觉得美的东西常常毫无感觉,她的兴趣在于蹲在沙堆边玩一下午的沙子、蹲在路边看一早上的蚂蚁、去儿童公园坐小飞机小火车等。
从儿童心理角度说,学龄前的幼儿,无论她去哪里,最想去的始终是游乐场。他对名胜古迹、异域风土、别样人情的兴趣,绝不会大过游乐场,也不会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活,我应该怎样活”这种高深的问题。父母逼着他看、听、想,回来以后还要他说出点感想,这不是带孩子玩,这是逼孩子厌恶旅行。
孩子到底能从旅行中看到什么,我们也许不能尽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的截然不同,大人认为的美好与孩子心中的美好是两回事。大人想当然地以为孩子会在异域中观察人生、体悟生命、思考人生的意义等,这纯粹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在看问题,与孩子的世界半点关系也没有。
此外,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出去,住的是全世界雷同的标准化房间,去的是人工痕迹越来越重的景点,吃的是专门做游客生意的所谓推荐餐厅,接触到的当地人、当地生活极其有限,匆匆把孩子从一个景点拉到另一个景点拍照留影……这些,真的能算是有意义的旅行吗?
这种但求留下“到此一游”照片的走马观花式旅行,这种直到我们离开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还觉得此地一片陌生的旅行,除了带来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浮躁,还能带来什么?能让孩子觉得快乐吗?能引发孩子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吗?
怎样才算对孩子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旅行呢?
首先我们要问问孩子,他想要去怎样的地方。如果孩子最大的喜悦来自于草地上打滚、后山上捉虫、小溪边玩水,父母不妨多带他在自然中走走,而不要强行带着他去看那些人文景观。如果孩子的目光不止于自然,我们可以购买世界地图,或者教他通过看书搜集资料,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决定旅行目的地。这样也能顺便增加孩子对地理知识的了解。
一般而言,学龄前的儿童更喜欢儿童乐园和大自然;至于对人文景物的感受与认知,要到他对人生有体察之后才会产生。所以我们可以在孩子幼年时多带他去自然风景地,激发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等他大到可以感受人文之美时,再带他去人文胜地。
旅行中,我们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承担自己的行李和事情,千万不要孩子两手空空,家长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背包、自己做事,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当孩子停下脚步观察时,我们不要为了赶上前面的景点而一味催促孩子“别看了,快点走”。途中,我们要少拍走马观花的景点照,多拍本次旅行难忘的瞬间,比如孩子自己背行李的照片,孩子热情帮助他人的照片,孩子第一次主动与陌生人交流的照片……这些才是他在旅行中真正的收获。与孩子一起常常翻看这样的照片,能够激发孩子下一次做得更好。
如果真想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体验“别人为什么这样活”,最好不要选择“看景点”式的旅游。不妨带孩子到当地小住下来,不去景点,而是坐上公交车,去超市、菜场、胡同小巷;让他结交几个当地小朋友,每天一起玩儿;带他在护城河边发呆,在城墙脚下跟人聊天……只有这样,他看到的才不是人为制造的“景点”,而是真正的生活。
在旅行途中,父母也不妨给孩子准备一本空白的本子和几只彩色笔,让孩子在上面随意写写画画。他会愿意把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想到的东西通过想象加工,传递到这个本子上,成为他人生中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珍贵合集。
旅行归来后,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创作。与孩子一同挑选他本次旅行中最满意的照片,把这些照片打印出来做成照片书,每张照片由孩子口述故事,父母记录在书上,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可以为他定格美好瞬间,方便下次唤起快乐回忆。
孩子的喜好与大人不同,大人喜欢的地方未必适合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给孩子安排不适合他的旅行,还不如带他去附近山上走一走。
当孩子蹲在路边仔细观察的时候,与其拉起他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不如陪他一起认真观察思考。
真想让孩子了解世界、体验生命,就不要安排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旅行。
旅行最大的意义不是体验世界,而是让孩子更快乐。玩得开心就是赢。
五、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西南部生活着纳瓦霍人,这是美国印第安土著居民中人数最多的一支。纳瓦霍人居住的地方四面环山,他们将这四面山奉为神山,称这片土地为“四角之地”。纳瓦霍巫医曾说:“记住你眼前所见,把目光停在一处,记住它的样子。在下雪时观察它,在青草初长时观察它,在下雨时观察它。你得去感觉它,记住它的气味,来回走动探索山岩的触感。如此一来,这地方便永远伴随你。当你远走他乡,你可以呼唤它,当你需要它时,它就在那儿,在你心中。”
自然,是人类的心灵故乡,是人类灵魂的最后回归之地。从小带孩子亲近自然,是帮助孩子回归内心纯净美好的最佳方式。
从教育儿童的角度说,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很多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长期远离大自然,对大自然中的事物一无所知。而他们的父母常常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能否接触大自然、是否热爱大自然并不重要。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
卢梭说:“教育是人、经验与自然的组合。”很多成功者都喜欢亲近大自然。大自然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比如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在与昆虫打交道中成为生物学家……
大自然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也是培养人们获得生存能力的基地。在直接观察大自然的时候,孩子看到的,远远比平面的图片或者隔着屏幕的电视、电脑来得印象深刻;在与大自然面对面的互动中,孩子思考的,远远比自然科普读物中介绍说明的内容更丰富多彩,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如台湾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李伟文所说:“这种真实面对生命的律动才具有原发创造力。虽然没有卡通繁复的画面与声光效果,可是孩子反而感受更深,就有点像是孩子玩结构精巧的电池玩具,往往没多久就厌烦并丢到一旁,但是对于积木或乐高却可以百玩不厌一样。”
可惜的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能观察到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少。长期远离大自然,人类的很多天赋与灵感甚至生存智慧都已日渐衰微。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一书中,提出一个概念——自然缺失症。他为孩子们被高科技所包围,丧失了亲近自然的本能而感到悲伤。
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父母可以多利用假日带孩子去自然中走走看看,孩子幼时的旅行也可以多安排自然景观胜地;另一方面,父母不妨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自然。
即使住在城市里,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进行自然观察。比如引导孩子观察家门口小公园内的各种昆虫、小区内的落叶乔木与四季花朵、长街上的行道树与灌木丛,一年四季不断地去观察,去记录,这里也就会成为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后花园”。
我们惋惜地看到,有很多父母认识到了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的必要性,却常常以错误的方法引导孩子。这些父母,利用周末或假期,带着孩子像朝觐一样走近大自然,教育目的无比明确,“为了孩子丰富知识”,结果反倒让孩子无法亲近自然。
我们曾经带着嘟嘟参加过一次野生动物园的亲子活动。解说员在前方耐心讲解着动物的名称、种类、习性……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在动物园里兴奋地叽叽喳喳,每只动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欢呼与尖叫。一片欢乐声中,却有一位妈妈隔一阵子就问孩子一句:“刚才那个是什么动物?原本生活在哪里?”语气之严肃、问题之详细,犹如考试的试卷。孩子如果能够准确回答出来,这位妈妈就会给出一点满意的笑容,摸头夸奖一句。一旦孩子答不上来,她立刻板下脸来训斥:“刚刚讲过就忘记了,这么不用心,怎么学习?”
像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可能让孩子喜欢动物,亲近大自然?估计孩子心里恨透了生物种类的丰富****?
人从大自然中走出,大自然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效法自然,回归自然,是教育的大智慧。在体验自然中成长,是孩子走向健康人生的保障。
选择家门口的自然角,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带孩子观察这一处自然角四季的变化。即使只有一棵树、一株花、一只昆虫,也能成为孩子观察自然的窗口。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往往不只欠缺条件,也欠缺观念。引导孩子观察自然,是为了让孩子亲近自然、爱上自然,而不是功利地“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