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说到当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时,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是否尊重了孩子的人格,只有正确的意见才应该要求孩子听从。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的意见完全正确,孩子依然不愿意听从。
当你和孩子其乐融融时,你一定是和颜悦色给出建议。可当孩子不听话时,你的嗓门难免越来越大,忍不住厉声呵斥,结果孩子哭着耍起了脾气,你也满腹怨气,既没有取得孩子的合作,也失去了教育他的最佳机会。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难免越来越多。所以,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孩子心理,运用一些沟通技巧,让孩子乐于听进父母正确的建议。
一、先理清情绪,再处理问题
父母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太急着处理事情,而忽略情绪的安抚。心理学上认为,当一个人处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他的认知能力是被降低了的。大人如此,孩子亦如此。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跟他讲道理,孩子是听不见的,而父母往往会陷入愤怒,认为“我跟你说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肯听呢”。结果小孩哭闹,大人生气,家庭氛围陷入低迷。
在孩子不肯听从父母建议或者哭闹不休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急着责骂,这只会加重孩子的不满,导致矛盾升级。如果我们能先理清情绪,再处理问题,效果会好很多。
这里的理清情绪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清家长情绪,二是理清孩子情绪。
有些父母“火气”很大,但凡孩子不听话或者反应慢一些,立马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孩子,恨不能冲过去揪起孩子揍两巴掌。孩子对父母情绪的感知是很敏锐的,一旦他觉得父母又在对他发脾气,他原本愉悦的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对父母的命令也下意识抵触起来。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情绪,通过反复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平心静气与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愿意接受。
孩子在3岁以前,受思维能力的限制,他实际上能听懂的指令只有八九成。越小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越短,也越容易转移,如果家长在离孩子较远的地方下指令,即使孩子听见了,他也不会在意,并且很容易遗忘。尤其是当他正在专心玩玩具的时候,就算他嘴上答应家长,也不代表他真正记到心里。这是儿童心理的正常状态,并非我们通常以为的“故意不听话”。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会慢慢延长,听觉关注范围也会慢慢扩展,但是比起那些面对面告诉他的指令,在较远地方下达的指令,仍然会比较容易被忽视。
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走到孩子跟前,蹲下来,正视孩子的眼睛,叫他的名字,确定他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移到父母身上,然后再对他说出你希望他做的事情。这样他才会真正明白你的指令是什么。
在提出建议、指令时,家长的语速要稍慢一些,给孩子反应、思考的时间;同时语气要有信心和耐心,让孩子觉得你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切莫隐含怒气与威胁,更不要恐吓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之类的话,不然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建议与指令产生负面联想。孩子很多时候并不懂父母的“这个建议是为你好”的良苦用心,他只会根据语气判断,觉得你让他做的事情是不好的事情,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理清孩子的情绪,首先要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然后再弄清孩子反常情绪的根源,从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即使孩子表现得情绪格外激动、大发脾气,我们也要知道,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愤怒,孩子越小,就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发怒。
当孩子处在情绪激动中,父母可以先表示接纳他的情绪:“你很愤怒、沮丧、灰心……是吗?这很正常。”接着给他足够的时间表达情绪。在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你只要抱着他或者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即可。当你默默认可孩子的情绪时,孩子也会比较容易控制住自己,在情绪发泄完毕后迅速平静下来。
无论怎样,先让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比让他憋在心里要好。如果他在哭泣,不必对他说“别哭了”,只管让他把情绪化作眼泪流出来。当然,如果孩子在发脾气的过程中伴有攻击他人或者毁坏物品的行为,则必须予以坚决制止。
如果我们能表示出认真倾听的模样,大多数孩子在情绪发泄完毕后都会主动告诉父母,他刚才异常情绪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候他对父母的意见和指令的接受度会比较高,父母可以趁机给出建议,帮助他处理难题。
如果孩子把发脾气当成要挟父母的手段,父母不满足他的无理要求就发脾气,则不妨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无须大声咆哮,你只需要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告诉他:“你现在的情绪很不冷静,妈妈决定让你一个人坐在这里,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然后父母走开去做其他的事情,无论孩子怎样叫喊、哭闹甚至满地打滚都不予理睬,直到他平静下来再与他交谈。重复多次后,孩子就会愿意用冷静而非乱发脾气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了。当然,让他一个人坐在那里冷静时,千万别给孩子“关小黑屋”,那是恐吓,不是让他平静。
父母在给孩子指导、建议、命令时,首先要理清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态度冷静、语气温和,这远比发火更有利于孩子接受。
在给孩子指导、建议时,请先走到孩子面前,确保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然后再开口。
情绪虽有喜怒,感受没有对错。无论孩子的情绪是什么,首要重点是接纳它,而不是否定它。
即使孩子乱发脾气,父母也要尽量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简短告知孩子他继续这么做的后果。
二、“好指令”与“坏指令”
同样是对孩子提要求,不同的语言方式收到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我们把那些容易被孩子接受、尊重孩子人格的指令称为“好指令”,那些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伤害孩子的指令称为“坏指令”。
“坏指令”之一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变成自我情绪的宣泄。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来说话,而是着眼于自我情绪的发泄,比如“你能闭嘴吗?我真是烦死你了”、“你能快点吃饭吗?我真是要崩溃了”等。明明可以说“孩子,请你说话声音小一点”、“请你认真吃饭不要玩”,但是因为加上了后面半句,给孩子的感觉就是我的错误不是事情本身做错,而是惹怒了父母;父母因为情绪不佳,迁怒于我。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反而容易引发孩子反感。
“坏指令”之二是为孩子“贴标签”,一批评孩子就否定他这个人。比如“你不应该打别人,你真是个坏孩子”、“你刚才应该跟老师打招呼,你真是没有礼貌的孩子”等。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糟糕,从而导致沮丧。
即使批评孩子,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批评与尊重并不是对立的。我们批评的是孩子做的“事”,尊重的是孩子这个“人”。如果能够在提出建议、要求时对“事”不对“人”,则孩子很容易接受。
“坏指令”之三是指令笼统不清晰,导致孩子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比如“我希望你乖一点”、“你不要太过分”。孩子常常并不清楚怎样才是“乖”或者“过分”,他眼中的“乖”、“过分”也许与父母认为的相差甚远。
“坏指令”之四是同时给出多个指令,比如“你现在把玩具收好,洗手,吃饭,吃完饭就去写作业”。一下子下达多个指令,孩子不容易记住,做的时候难免遗漏其中一些;还会感觉一下子事情很多,力不从心。
而正确有效的“好指令”,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简单、具体,可操作性强
比如当你希望孩子整理房间的时候,不要说“请你把房间整理好”这样笼统的命令,而是分解成若干具体指令,“请把被子叠起来”、“请把地上的玩具全都放进玩具箱”、“请把床头的书全部放进书柜里”……指令越明确,孩子越容易执行。
2.用陈述语气,而非疑问语气
比如当孩子看完一集动画片,你希望他关掉电视的时候,你应该说“现在请关闭电视”,而不要说“你可不可以关闭电视?”否则孩子会以为你在征询他的意见,从而回答你“不,我还要再看一集”。
3.从正面要求,而非反面要求
比如你希望孩子不要乱脱鞋,最好说“请穿好鞋子”、“请把脚放在鞋子里”,而不要说“不要脱鞋”。在孩子小的时候,这点尤其重要。两岁以前的孩子往往不能理解或者记住一个指令的全部内容,而只能记住部分词语。如果家长用否定式,他常常会忘记“不要”而只记得“脱鞋”,于是把鞋子脱去。当家长指责他不听话的时候,他会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按照家长要求在做。如果家长从正面要求,孩子就比较容易做对。
4.时间具体化
父母总希望孩子动作快一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孩子却常常表现得慢吞吞。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孩子拖拉,而是他没有时间概念。
嘟嘟有一次主动表示要“10分钟里收拾好玩具”,结果她一直在玩,10分钟结束也没有动手。我问她为什么不兑现承诺,她惊讶地问我:“10分钟到了?这么快?”我忽然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明白10分钟究竟有多长,即使她主动给出承诺。之后我买了一个10分钟的沙漏,每次给她做出时间规定时,都会用“一个沙漏时间”或者“两个沙漏时间”这样的表述。沙漏放在她身旁,她能很直观地看见剩余沙子的数量,从而掌控时间。
等孩子再大一些,家长也可以用设置手机闹铃的方式来跟他约定。比如说好再玩5分钟,则定下5分钟闹铃,一旦闹铃响起,必须立刻放下手中玩具。
话有很多种说出来的方式,能使孩子听懂、愿意接受的才是好方式。改变说的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谨记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变成自我情绪的宣泄。
语言要明确,指令要简单,可执行性越强越好。不要同时下达多个指令。
语气要坚决果断不含糊,使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不要太强硬,免得引发孩子的抵触心理。
时间等抽象概念尽量具体化,让孩子直观可感。
三、巧用“共情”
共情这一概念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也称为神入、同感心、同理心、投情等,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着想。
我把这个概念借用到育儿中来,主要指父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孩子的心理。与孩子沟通时,如果父母不具备共情的能力,孩子就容易感到失望、伤害,认为父母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从而不愿意在父母面前吐露心声。
要想做到与孩子共情,首先要学会关心别人。父母应经常反思自己,是否主观性很强,是否做到对孩子完全接纳,是否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也就是说,要懂得换位思考,能从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行为寻找合理性,并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
有一次,我和嘟嘟约定先玩10分钟积木,然后洗澡。嘟嘟同意后,我在手机上设定了闹钟。“滴滴滴”时间到了,嘟嘟明明听到了声音,却还在那里玩积木,一副难以割舍的样子。
我刚刚准备明确告诉她“时间到了,现在洗澡”,就看见她抬头,一脸渴求看着我。
我想了想,决定采用“共情”的方式。
我问她:“这个积木真的很好玩,对吗?”
嘟嘟点头:“是的。”
我:“可是刚才约定的时间到了。你听,闹钟已经响了!”
她不说话,继续玩。
我蹲下来看着她:“我知道你非常喜欢玩积木,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玩。可是,你刚才自己说10分钟后洗澡的。如果说过的话不做到,以后就没有人相信我们说的话了。你想想,如果爸爸妈妈答应你买积木,却没有做到,你觉得爸爸妈妈做得对吗?”
嘟嘟停了下来,沉默不语,开始思考。过了一会儿,她说:“那我先去洗澡,洗完澡看动画片的时候,边看边玩积木,可以吗?”
我微笑:“嗯,这是一个好办法,既遵守了约定,又玩到了积木。”
嘟嘟开心地放开手中的积木,去洗澡了。
想要与孩子共情,我们不妨先尝试用这些句式来跟孩子说话:
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委屈……我知道你很伤心……我知道你特别渴望……我知道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很难受……我明白你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这些话语都在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我理解你,我懂得你的情感,我看得到你的内心世界,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孩子会感到温暖、安全,从而愿意向你倾诉。
除了说出来的话语,我们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
人际互动中,有大量信息是以非言语形式传递的。共情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变化等向孩子传递鼓励、安慰,也可以适当使用拥抱、抚摸、亲吻等手段。这些非言语行为,有时候比言语更能让孩子感知你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还不会干扰孩子的持续倾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曾经……和你现在一样”,来让孩子感觉他并不孤独,他遇到的问题并不可怕。然后再告诉他“后来爸爸妈妈尝试这样做……你可以试着……”来帮助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共情对话方式让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视角看问题,孩子的抵触情绪相对较弱。
通过共情,孩子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感到愉快、满足。
表达共情要注意说话方式,并善用躯体语言。
使用共情时,语气和表情都要自然生动,不要让孩子觉得你在“演戏”,否则会弄巧成拙。
四、告诉孩子“为什么”
西方讲究因果关系,东方讲究情和理。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父母都应该在理性提出要求之后,把原因向孩子解释清楚,让他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或是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只有这样,他才容易心悦诚服地执行。
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孩子,旁边一位妈妈也在接女儿。这位妈妈对女儿说:“快点,我还要去逛街,你快点。”
小姑娘嘟嘴:“你去逛街为什么叫我快点?”
妈妈:“你跟我一起去。”
小女孩:“我为什么要跟你一起去逛街?我想回家。”
妈妈皱起眉头:“叫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快点快点!”
然后这位妈妈拉起孩子的胳膊,匆匆把孩子带出了教室。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父母向孩子提出一个建议、要求,孩子立刻问:“为什么我要这样做?”父母如果心情好,可能会给孩子解释原因;有些时候父母心情不好或者比较着急,就会直接说“听我的没错”、“我叫你做你就做,哪来这么多为什么”;还有些脾气更不好的父母,在孩子拒不执行命令、反复追问“为什么”时,直接揍一顿了事。
这样的结果,常常导致孩子的叛逆抵触。
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能在幼年时代用强制的方法要求孩子执行命令。家长不解释原因,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做事,一味地跟孩子说“听我的没错”、“你不要整天问为什么,照做就行”之类的话,只会让孩子无法自己思考,也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矛盾冲突加剧,更会使本来简单的事情耗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
上面那位小女孩,意思已经表达得够清楚:她不喜欢陪妈妈逛街,她想回家。这种情况下,妈妈其实可以先把孩子送回家,由孩子的爸爸、奶奶等其他家长照顾,然后自己去逛街。如果家里其他人没空,妈妈逛街必须带着孩子,她也可以跟孩子说清楚理由,比如“宝贝,家里现在没有人陪你,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或是“妈妈非常喜欢你,希望你时时陪在妈妈身边,所以逛街也想邀请你一起,可以吗?”等。
如果能给出孩子理由,孩子就会很容易接受。
说清楚理由,除了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有助于孩子通过家长的解释掌握大量常识,这对丰富孩子的知识、增长他的眼界都有好处。
比如当孩子看了半小时动画片后还想继续看时,你可以在提出关闭电视机的要求后,清楚告诉他电视、手机、电脑等对眼睛的伤害;比如不允许孩子玩刀、火等,就要告诉他危险物品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他人;比如你不希望孩子乱动你的东西,就要告诉他“大家都不喜欢别人乱动自己的东西,如果你想要使用我的物品,应该先征求我同意”……当孩子知道理由,他就会晓得该怎么做,并且可以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其他场合。而单纯对孩子说“你照做就好”,孩子就学不到任何东西。
有些时候,孩子可能会把一些与他无关的事情揽上身,这时候我们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并给予解释说明。
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了,回家之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拥抱嘟嘟。嘟嘟没有问我为什么,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赶紧告诉她:“妈妈生病了,没有力气抱你,也怕传染你,所以不敢离你太近。等妈妈病好了,我们抱一整天,好吗?”
嘟嘟疑惑的眼神变成同情的眼神:“生病好可怜,等你好了,我抱你。”
我相信很多家长遇到过类似情况。如果我们不说明,孩子也许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母不愿意拥抱他。所以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孩子解释清楚,父母的这些行为与他无关,请他放心。
提出要求前,把理由告诉孩子,是对孩子基本的尊重。
除非情况紧急,无法当场说明(比如遭遇火灾、车祸),否则一定要对孩子说清楚理由。
只有道理说得通,孩子才容易接受。否则,不听话是必然的。
五、该拒绝时就拒绝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份爱中不仅要有包容与忍耐,更应有原则和立场。真心爱孩子,就要从一开始为孩子在“可以”与“不可以”之间划一条清楚的界线,绝不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不放纵孩子的过分行为。
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特别有攻击性,总是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甚至打别的小朋友。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除了需要反思自己有没有错误示范,还应及时对他的行为进行纠正,绝不能放纵他。必须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已经对其他小朋友造成伤害,这是绝不允许的;还要让他明白,使用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征求别人同意,如果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借玩具给他,他应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
如果他还是不肯听,则可以给予必要的惩罚。当然,不要用体罚,可以考虑用隔离冷静、减少其他要求的满足次数等方式来进行。
有家长跟我抱怨说,他家孩子特别不听话,只要家长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大吵大闹甚至摔东西,让人很头疼。我告诉他,这多半是因为你在一开始没有坚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条件反射原理,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看,如果孩子发现要挟父母、在公众场合大声哭闹或是一再要求就能改变父母的原则立场,从而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会不断运用要挟、哭闹等方式来向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
所以,若想杜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从第一次就要让他知道,“不”就是“不”,即使他再哭闹也不会有所改变。
还有一些情况,孩子的要求也许不算过分,但满足起来有难度,那么父母也应该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做不到,所以不能满足你。
“我们班的×××有一个……我也想要”,类似这样的要求,很多孩子都对父母提出过。许多父母听完立刻带孩子去买。他们觉得,只要孩子喜欢,我花钱也高兴。
如果东西不贵,又对孩子没坏处,买了也无妨。但如果这样东西超出家庭预算,怎么办?
可以说,出于对孩子的爱,很多父母都会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即使孩子的要求可能超过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父母也常常节衣缩食,努力满足孩子。他们觉得,我一定要尽力给孩子最好的条件,我一定要把我小时候没有得到的遗憾统统弥补给我的孩子;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我心里过意不去。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说,这样做对父母和孩子都不好。
一方面,这会增加家庭的消费压力,使父母过分辛苦,心理负担变重;另一方面,会让孩子养成错误的金钱观念,使他长大后无法合理调整自己的经济状况。
如果孩子提出了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较好的办法是直接对孩子进行解释,告诉他你没有足够的钱给他买这些东西。这个道理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可以理解。同时我们自己要知道,不能承受某些物质上的消费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不需要因此对孩子有负疚感。
我们都知道,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常常不会珍惜。如果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愿望,让他得到任何他想要的东西,孩子的需求只会更加没有节制,而且永远不会感到满足。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他想买的东西父母都可以买得起,他需要调整自己的愿望与期待。这样,孩子也会比较懂得珍惜他拥有的那些东西。
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仔细区分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合理正当要求应当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则应该严词拒绝。
爱孩子与溺爱孩子完全是两回事。满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纵容孩子的无礼行为,这些都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立场要坚定,不能给孩子“只要哭闹就能得到满足”的印象。只要家长有一次让步,这种印象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得到强化,下一次就会闹得更凶。
该拒绝时就拒绝,不要担心伤害孩子,一味地满足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