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儒道互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如果说儒家概括封建纲常为“天理”而具有理性特点的话,那么,道家就从反对出发而具有非理性特点。
道家文化的非理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伦理观的反宗法上。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这说明了道家的“道”、“德”,同儒家的伦理规范“仁”、“义”、“礼”,是相对立的。在这一认识下,他指出,反映宗法关系的“仁义”,是“大道废”的产物,要求“绝仁弃义”,指出仁义的虚伪性。
道家文化的非理性特点,还表现在政治主张的乌托邦主义上,他们同儒家王道主张相反,提出了“无为而治”的观点,其理想政治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而民老死不相往来”,我国魏晋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这种理想政治的描绘。
道家文化的非理性特点,更表现在是非观的虚无主义上。
老子贵虚,主张“绝圣弃知”;庄子提倡“齐物”,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并据此主张“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无是非观。
道家文化的非理性特点,集中表现在他们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上。老子的道,本来是恍惚之物,存在于“乍生乍死”之间,而庄子进一步地将人生比拟为梦,认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觉而后知其梦也”,在人生如梦的认识下,把死看成为一种超脱。
从社会的角度看,道家的非理性主义,是对我国阶级社会以宗法伦理为基础的专制政治之反抗。但是,这种反抗并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向前看,而是要求社会向原始倒退的向后看,因此,具有很大的消极意义。例如,他们提倡“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实行愚民政策;主张“剖斗折衡”、“绝巧弃利”,反对社会进步。可是,它又从另一个方面,揭露了专制国家剥削本性与宗法道德的虚伪实质,给人们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