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45213800000010

第10章 《中庸》阐发的科学研究方法

《中庸》的内容虽然主要是讲做人的道理,宣扬儒家那一套政治伦理观念,但其中也有不少关于学习知识、研究事物的论述。特别是它提出的“学—问—思—辨—行”五步程序,可以看作中国古代在研究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学问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步骤和方法。

《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中庸》的作者看来,只要掌握了这套方法,便可由愚蠢变为明智,由柔弱变为刚强,显见其对于这一方法充满了自信。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庸》的这套方法确实把握了研究工作的基本步骤和主要环节。首先是学。这里的“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书本知识,即前人的间接经验;二是学习自然,观察事物的各种现象。接着便是“问”,即审视地提出疑问。对于前人的看法,要问一问对不对;对于众多的事实材料,则要问一个为什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要“思”。思要慎,要谨慎地对搜集到的材料作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制作。“思”了以后便可以“明辨”。“辨”既要辨同异,那是分析和归类;又要辨是非,那就要有所判断,作出结论了。结论作出后,能不能保证它就一定正确了呢?还要放到实践当中去检验,那就是“行”。被实践证明能行得通,那便是正确的,否则便是错误的。一旦被实际证明是真理,那就要切实笃行,毫不动摇了。显然,把以上这五个环节综合起来,正是一个科学的认识如何形成、产生并得到实现的过程。

儒家重视教育,常常能总结出一些用以认识事物和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在阅读历代科学家的著作时,之所以常常能在字里行间发现儒家思维方式的实际运用,道理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