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仅要管大事,还要管小事。这与前面提倡的授权之道也并不矛盾,因为一些细节和小事同样非常重要,是问题的纲要所在。纲举才能目张,把这些重要的细节管到位,事情就能做到位。
对待管理中的小事要控制好感情
成功的沟通都是管理者从点滴做起——付出一点感情,注意一些小事,让下属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你的关怀,给他无限的温暖。
作为一名管理者,更需要你时常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情,因为你的心情会影响到下属的心情,你的态度会影响到大家的态度。如果你已经不堪重击而垂头丧气,你的下属还能精神振作吗?
管理者的言行往往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在必要的时候,你能够敞开胸怀,乐观豪放,相信你的下属也会平添无穷的力量,增加对你的信任感,齐心协力,共同去克服困难。
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由你自己来控制,只要你的意识在努力,快乐的情绪就不难得到。排遣忧愁,化解哀怨,努力去改变自己对一事一物的看法,事事多往好的一面想想,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在一天天的改变,心情在一天天变好。只要你去做了,就不可能收不到效果。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要是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调节,那么,你肯定也不会去关心你的下属,这是必然的。
你应该多花一些精力去关心一下你下属的感情,因为正是你下属的正常良好工作,才使你在管理者位置上坐得如此安稳。如果每个下属的情绪都不是很好,或者难以控制,而你作为管理者既不去及时调整改善他们的心情,也不去做好一些根本性的工作,自己反而也情绪不佳,工作将会难以开展。这结果岂不是太令人悲哀了吗?
管理者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感情,还要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下属。请记住以下要点。
①当你走进公司的时候,别忘记清清楚楚跟下属说声:你好!让人觉得你充满朝气,性格开朗。
②不论你是男或女,对于初来乍到的人,应该主动地跟对方握手,用力不宜太重,或是太轻,只要能让对方觉得你的热诚,已然足够。
③你要尽量争取直视对方的机会,大家目光相接的一刻,很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令对方觉得你很尊重他。
④人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重视,你应该多向下属提出问题,以示你对他极感兴趣。你不但可以提出一些私人问题,也可以问对方一些较深入的事情。
⑤鼓励下属谈谈他的个人奋斗史或成功的故事,这必定使他眉飞色舞,越讲越兴奋,视你为他的好朋友。
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应该努力发掘下属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恭维他,对方必定以同样的态度对你。
⑦平时你需要多留意时事及任何新消息,使自己能有各方面话题跟下属沟通,建立一个博学的自我形象,令下属觉得跟你在一起眼界顿开,如沐春风。
假如你是千军万马的统帅,你会过问每一个士卒的饥寒冷暖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你可以适时、适当地参加一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事务,这对你是有益而无害的。如果你总是摆出一副官架子,遇到一些事就满脸的不高兴,不屑于做或者根本不情愿去做小事,那么,你的下属或同事会对你产生成见的。
在处理一些小事上,你做的效果不佳或不完美,下属们也会轻视、讥笑于你。认为像你这样连一点儿小事都不想做,或者连一点儿小事都做不成的人,又如何做得了大事情呢?你的信誉会受到威胁。
况且有一些小事,你作为管理者必须努力去做到。
例如,你的下属得了一场大病,请了半个多月的病假在家养病,今天,他恢复健康头一天来办公室上班,难道你对他的到来会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加半句客套,没有真诚的问候话语吗?
再比如,你同室的一位年轻人找到了一位伴侣,不久要喜结良缘,或者这位年轻人在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本部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难道你就不冷不热、无动于衷地不加一声祝贺称赞的话语吗?
这些小事足可以折射出管理者品质的整体风貌,大家会通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衡量你,评判你。
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管理者能够在许多平凡的时刻,经常用“毛毛细雨”灌溉员工的心灵,那么沟通从心开始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一切都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春华秋实。
领导工作不能忽略下属的个性
有的管理者崇尚制度,把制度建设深入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角落。但随之一个不良的管理倾向出现了:认为制度可以包办一切。而事实并非如此,管理工作如果忽略员工个性,只是简单地把员工看作流水线上的一环,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管人要以踏踏实实的心态,从细处入手,关注下属的个性。
比如,我们的内心常会随着工作和身体状况而改变,如果能够敏锐地掌握下属内心的微妙变化,就可以适时说出合适的话或者是采取合适的行动。
管理人的工作也许是最难办好的事情了,这大概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苦衷。哲学家说:“在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是,人的个性就是那千差万别的树叶。所以,一位资深的领导就有了这样的感言:“人能聚到一起是个开始,能在一起相处是个进步,能在一起工作就是成功了!”
个性相近者一般来讲便于搞好关系,例如两个热情、易冲动的人在一块儿做事,会彼此对对方办事感到满意;如果是两个同样抑郁寡欢的人在一起会感到加倍的烦闷。个性相反者大多不易搞好关系,出现类似“水火难容”的个性冲突。但也有许多性格不同的人能够取长补短,很好地相互配合。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性相同与否无关紧要,关键在于个性是否能够相容。
现代化的管理艺术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对自己下属的个性都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得出结论:某人与某人,或某几个人与另外几个人性格可以相容,这时就可以考虑应该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工作。
在国外,许多人事经理给每一个下属建立“个性卡片”,有个别公司还有独具特色的“个性申报制度”,即由职工自己申明自己的个性,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人事档案在我国恐怕是最为复杂繁多的材料了,然而并没有哪一个人事部门的档案里有关于个性方面的调查,也从来没有哪个用人部门在交给新录取者填写的厚厚的、一式三份的表格里有“性格”一栏,如果有,那也只占用有限的篇幅。
事实上,这是非常重要的,让被管理者“坦白”自己的个性,是对该人人际知觉的最好的调查,这种调查是任何客观观察所不可能取代的,因为它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两个问题:“我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别人怎样与我共事”。
现在有的管理者不做这样的卡片或表格,并不是他们对每个下属的个性了如指掌,而是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懒于做这项细致的工作。
管人最忌心态浮躁,对于制度的过分依赖显然助长了这一浮躁心态。但请千万记住,只要是关于人的工作,细致入微地关注人的方方面面永远是不可缺少的。
背后批评下属是愚蠢的表现
人的心态看不见、摸不着,是无形的,唯其如此,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工作上也是如此。比如,有的管理者有意无意地在背后议论、批评有缺点、犯错误的下属,就是心态浮躁的一种体现。这看似一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但这个细节如果不注意,有时就会造成十分被动的管理局面。
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人们都比较讨厌背后说自己“坏话”的人,如果这个人恰好是自己的上司,员工的感受是显而易见的。
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愉快地工作。但是这种和谐的群体气氛,常会被一些无聊的小事所破坏,使大家的心里蒙上一层阴云。
当某人不在场时对其说三道四,这是破坏群体和谐的大敌。虽然言者未必怀有恶意,然而,由于谈论的是一个不在场的人,言论很易出格,让人听起来不无诽谤之感。
而这些背后议论一个人的言论,传来传去常常在无形中被夸大,尽管传话的人可能并无恶意,但一旦被受议论者听到后,足以使其伤透心。人类最难控制的器官是舌头,最难压抑的欲望是说话。想要堵住一个人的嘴巴,恐怕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些背后议论的话语几经相传,最后被本人听见时,已经是恶意话语之集大成了。相形之下,被议论者对那些背后议论者的反感和气愤程度,是可以想象的。随之而来会产生永远不再与那些议论自己的人说话、共事的思想,也是毫不奇怪的。这样一来,和谐的群体气氛必然遭到破坏。
某人不在场时,绝对不要对这个人的行为做任何不负责任的评论。这是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应有的起码修养。哪怕是没有一点恶意的议论,也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会给集体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如果真想给某人提批评意见的话,最好和其本人面对面单独进行,在没有他人参加的场合下,有条有理、心平气和地交谈。既然讲的目的完全是为了他好,那么,就应该在没有他人的场合讲。随便轻率地说话,或单纯为了发泄私愤而信口开河,都是一个人不成熟的体现。
尤其是酒后言谈更需要特别谨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你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的,不会得到别人谅解,往往被当成“酒后真言”。有的人想得简单,认为酒后说出来的话一般人记不住,然而正好相反,别人会记得分外清楚。
总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不谈论不在场的人,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管理者更是如此,仅个人的性格可以粗放豪爽、大大咧咧,但在这样的细节上是无论如何不能“粗”的。
以正确的方式释放积极的信号
管理者会有意无意地在一言一行之间释放出不同的信号,这些信号有积极的,如赞许、鼓励、宽容、帮助;有消极的,如发怒、责难、批评、蔑视等等。管理者必须清楚,这些信号会影响到下属的工作情绪和状态,决不可等闲视之。
管理者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从而让下属尽量多地接收到正面的信息。其中,微笑和正面的鼓励是最方便、又最有效的两种信号。
喜欢笑口常开的人还是喜欢板着面孔、面无表情的人呢?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前者,既是如此,身为管理者为什么不投大家之所“好”,充分利用微笑这一武器帮助自己进行人员管理呢?在现实生活中,微笑是组织良好的人际关系、调节各种矛盾的润滑剂。微笑就如同阳光,它能给你的下属带来温暖,使他们对你产生宽厚、谦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它能缩短你与下属彼此间的距离,产生心理上的相容性。
通过微笑来实施管理,是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发自内心地对下属尊重、信任和关怀,不要视下属为路人、为仇敌、为发泄自己不满情绪的出气筒。
虽然微笑不能代替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微笑却有任何好制度、好方法都起不到的大作用。
对下属的工作不能吹毛求疵或鸡蛋里挑骨头,而要多做正面肯定,发现长处,发掘优点。
可以想象,上司或者老板,整天一副严肃、冰冷、生硬的面孔扣在下属心上,下属整天战战兢兢、恐惧不安、心理紧张、心情压抑,哪里还能积极、主动地发挥,哪里还能保证做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怎么完美无缺,也都难以让企业组织创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业绩来。
如果企业的所有管理者,时时刻刻用微笑面对每个下属的每一件事,就会在企业内,创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驱散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可能存在的阴霾。让下属心情舒畅,不仅能使每个人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且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所向无敌的高效团队。企业形成了这样一种团队,就不再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本身就直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哪个管理者不向往这种状态?
并且,微笑管理,还是一个不需要增加投入的管理。它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的只是管理者发自心底的一个微笑——轻轻地面部肌肉运动而已。因此,它又是一种能给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高效管理。
当然,我们所说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是有适度有节制的笑容。它既不是那种“笑面虎”的笑里藏刀,也不是那种只会打哈哈的无原则的滥笑。
①笑面虎的笑是暗含恶意的笑,他的笑容下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动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虚伪之笑。
②无原则的打哈哈之笑,只会让你的下属觉得你毫无内涵,虚伪又做作,从而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我们所推崇的微笑决不是以上两种微笑,它应该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是自己乐观心态的真实体现,并把这种乐观的情绪传染给你周围的人,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态,充分发挥工作干劲。
另一种积极的信号是对下属多一点正面激励、多给一些掌声。
下属勤勤恳恳地工作,有时会取得好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这时,管理者一定要给予鼓励,及时送上你的掌声,有时你仅是给下属一点真诚的掌声,那份善意的作用就会远远大于金钱和任何物质的东西。
世上本就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也没有人生来就高人一等。既然如此,那又有谁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会一帆风顺呢?下属也会有挫折、伤痛、懊恼、泪水等等,一切都是在所难免。下属跌倒了,管理者要鼓励他爬起来,这说起来很简单,但让下属做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当周围是一片冷嘲热讽的时候,谁又能够依然潇洒的爬起来?这爬起来的支点又何在?没准会让下属真的就永远不再试图爬起,来它个一劳永逸。但倘若这时耳畔响起了管理者的掌声,即使这声音是那么的单薄,恐怕下属也会知道该怎样去面对失败。
当爱因斯坦带着相对论走上科学殿堂的最高讲台时,又有谁知道他就是那个曾被老师评价为“弱智”,而在母亲的掌声中成长起来的巨匠?试想,如果离开了母亲的掌声鼓励,或许“相对论”还只是个在未来时空漂浮的名词,“E=MC2”也还只是个无法破译的密码。
给下属一点掌声,虽然它不是鲜花,也不是太阳;但它却可像一滴甘露,让百花绽放。职场的路上有太多的坎坷,也有太多的崎岖。当下属在黑暗的包裹中泪流满面时,管理者一定要想到:有一个希望就在你的手中,有一个梦幻就在你的掌声里。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桌”;管理者或许不是“伯乐”,相不出一匹千里马;但只要你善于给下属一点掌声,相信——天公必会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们生活中会碰到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总是板起一幅面孔,以指责和抱怨为能事,好事情在这样的人嘴里也只有坏处;另一种人是,总以微笑对人,感恩于别人一点点的帮助,经历了多大的挫折也总是展示自己最阳光的一面。前者身上释放出的总是一些让人不快的消极信号,而后者正好相反。每一个管理者不管个人的性格如何,从管理的效果考虑,都应该努力做后一种人,这就需要从细节入手,从心态上不断调整自己。
工作中注意一言一行的细节
管理者天天要和下属打交道,彼此之间熟悉以后,有些管理者便忘掉了自己的身份,言行举止变得随意起来。要知道,下属心中无时无刻不存有一丝戒备,你的一个不经意的言行细节也许会让他增加对你的负面评价,而这对工作显然是不和的。
为此,管理者需要在以下细节处多加注意:
一是言行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现代商场中,为了工作的需要,酒席越来越为企业所重视。在同客户的交往中,为了缩短彼此的距离,酒席便排上了用场。在密切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中,有时酒席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职员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时,为了给予表彰和鼓励,可以摆一桌酒席激励士气。
酒席宴上不同于在工作场合,其气氛更是与工作气氛大相径庭。因此,酒桌上的言语也应区别于工作上的言语,此时的上下级关系也不那么明显,酒席间的谈吐要符合当时的气氛,否则便不能称为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身为领导,在酒桌上不要随便发表议论,要放下上司的架子,让职员消除距离感。多听他的意见,给别人多一点空间,尽量不要损坏酒桌应有的气氛,在酒桌上要照顾别人的面子,千万不要谈论某人的缺点,使其下不了台。
领导应付酒席,只是一种象征。绝不能开怀畅饮。在酒席上作为领导如果喝得大醉,不但会误事,而且会失态,损害自己在下属心目中的形象。
一个成功的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能和职员打成一片而又不失身份。酒席上气氛活跃,领导不但可以和职员同乐,而且还可以借向职员敬酒的机会,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称赞及鼓励。比如向职工们敬酒时,可以这样说:“你们在前一段时间干得不错,希望再接再厉,干出更好成绩。”对单个职员,也可以这样说:“祝贺你在工作中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再加把劲,来,干了这杯。”在这种气氛中,也可以和职员随便聊一些轻松自如的话题,如一场众所周知的足球赛。有了共同的兴趣,谈得投机,就会使职员很快消除距离感,增加了对领导的好感,认为领导善解人意,平易近人。对于这样的领导,职员如不给他卖力,真是良心说不过去。这样一来,酒桌倒成了领导收拢人心的好场所。
所以,成功的领导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在任何场合下,都要能发挥自然,表现出色。
二是明确自己想表达什么意思
有些领导对下属下命令和提意见,都用一个态度一个语气。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下属误解,从而导致工作上失误。
譬如,一个厂长,欲推行绿化工程。他率领了有关人士,作现场巡视时,一边走一边指划着,“这里可以种些夹竹桃”,“这里可以种些杜鹃花……”一个月以后,这里都遵照厂长指示种满了植物,而厂长没有提到之处仍是老样子。过了一段时间,厂长突然想起了这件事,便将总务科长叫到了办公室:“上次谈到的绿化计划,你还没有呈报上来,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啊!那一件事,早就实施了。”“谁下的决定,我怎么不知道呢?”
“怎么会呢?!你在某月某日巡视工厂时,就下达了指示,我特地记录下来了。”
这就是一场误解造成的工作失误。其实厂长心目中认为这项绿化工程需要一笔大的经费,那些话只是为下属计划作参考的,没想到下属竟把它当成命令了。
而作主管的虽没受训,心里也抱怨死了:“怎么说了,又不算呢?随便说说不是指示,那上次搞重修扩建,也是在酒席上随便说的,起初自己还没在意,听到了他第二次督促才知道那是个指示。于是赶紧弥补,最后他说得越来越重要,差点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挨批评”。
其实做领导的,对下属说话也不可太随便,因为下属会把你的一字一句都当作指示且奉行不误。不过,最关键的一点还是领导应该把自己对下属的意见和指示分开,遇到指示,要特别强调说明,交待清楚。譬如说:
“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不是命令,你们可以斟酌着自己制定一个完备的计划。”
“你可以找我商量。但决定权还是在你,这一点,你要搞清楚。”
“你们先提出绿化方案,让我看看以后再说。”
如果厂长对下属这样的强调一下,就不至于再发生类似的事。再说,到合适的时候再下达命令,也比那些经常性的指示威力大得多,如果你胡乱说了一大通,下去后只能让下属瞎猜“那是意见还是命令”?这样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工作的失误。
三是和下属开玩笑应该注意节制
作为上司,偶尔与你的下属开个玩笑,也是未尝不可的,而且,玩笑在很多时候能够迅速增加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但开玩笑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混入一些讽刺的话。
譬如有些上司在下属因工作不顺利而消沉时,见面时还要和他们开玩笑:
“为何这样颓丧,失恋了吗?怎么像个落水狗似的。”
“看来再优秀的人,到底也还有失败的时候。”
这就是讽刺。有些下属听到你这样的话,只能苦笑一下了之。而对于有些敏感的下属或许会直接回敬你:“不要讽刺我,好吗?”“不要再讽刺下去了。”
因此,在下属遭到挫折失败时,你只有鼓励他们,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告诉他们,“不要紧!把失败原因找出来,下次改进。以后在这方面多加小心点就是了”。玩笑不要乱开,这个时候也不宜开玩笑。
还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下属,即使他们成功了,你无意的讪笑,也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感。对于这种下属犯了错误或失败了,就给他们明确指出来,要严肃点,一本正经点更好。对于那些对你存在着较强依赖的下属,讽刺他就等于推他入地狱,和他们开玩笑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讽刺,就是这个东西,不注意混进玩笑中,就会失去下属对你的忠诚。一个好的上司,应该是完全有能力避开这个陷阱的。
四是与下属的谈话方式也很重要
在用人上,一个老板讲话和提问的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很可能使下属产生不愉快。这样,让下属带着情绪工作,比背个大包袱参加赛跑还艰难,有时候,说话的方式不对,还会引起下属和你搞对立。因此,老板要对此特别注意。
老板不仅要考虑到下属的工作情况及成绩,还应该了解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和内心的烦恼。因此,老板讲话要极为慎重,注意不要伤害到下属的感情。
如果老板和下属之间一不小心产生了对立,老板应该主动以鼓励的方式去消除它,而且这样做还会使下属发挥出全部的能力来,从而为自己培养出得力的助手。下面我们从两个实例中体会一下两个谈话方式的优劣。产生对立的谈话方式:
老板:喂,你最近的表现可不大好啊!
下属:这就是我的最大努力了。
老板:努力?我怎么没有发现啊……
下属:我难道不是在工作吗?
老板:你就用这种态度对我说话?!
下属:那你要我怎么说呀?
老板:你真太自以为是了,想和我搞对立?!
产生顺从的对话方式:
老板:小刘,你最近表现可不太出众啊!年轻人,努力工作才好嘛。
下属:我尽到努力了,只是能力低……
老板:你是不是有心事?
下属:妻子住院了……
老板:是吗?你怎么不早说。有必要的话你就先请几天假在家里照顾一下病人吧!
下属:事情已经过去了。
老板:噢,那就好。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人的言行习惯很多是天生的,后天往往难以改变。但是如果这种习惯对于管理工作会造成伤害,管理者就应该下定决心去改变它。其实高明的管理并非包含什么高深的管理理性,恰恰是在这些管人细节处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