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康熙的故事
45208700000007

第7章 初探虚实

初探虚实

三藩起兵

双方交兵

大获全胜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年幼的康熙皇帝运用智谋捕治鳌拜,开始亲主国政以后,面临着一大堆难题。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战乱,使人口大量死亡流徙,田园荒芜,百业凋敝,灾荒频仍,民穷国贫。顺治末年,岁缺饷额四百余万两。而当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妥善解决三藩之事。

所谓的三藩,就是指明末农民战争时期,由投降清朝的汉族大官僚所组成的地方割据势力。他们伙同清朝统治者一起镇压了农民革命,因而被清朝封为藩王,割据一方。

清朝政府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守云南;封耿仲明为靖南王,驻守福建,后来耿仲明父子相继死亡,由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袭藩王爵位;封尚可喜为平南王,驻守广东。三藩都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又是清初破坏统一的三个分裂割据集团。吴三桂是三藩中最凶恶的一股势力。他在明末农民战争时期,曾经多次向多尔衮请求帮助,后来开放了山海关投靠了清朝。

在清朝入关后,他也是剿灭农民起义的急先锋。后来吴三桂被封为藩王后,依靠手中掌握的权力,大肆进行分裂割据活动。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掌握着任免官吏的大权。吴三桂推派的官吏,号称“西选”,当时“西选之官,遍天下”。在经济上,他掌握独立的财权,仅俸饷一项,每年就达九百余万两白银。

为了稳住吴三桂,年幼的康熙皇帝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派明珠做赐婚使,从皇族少女中选一庶出公主,赐号建宁,把这个建宁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吴应熊三十多岁,十分精明强干。作为吴三桂的长子,他一直住在北京,表面上授予侍郎之职,实际是人质。当时三藩都要把儿子或孙子的一个或几个留在北京,这是惯例。这一次,为了奉旨完婚,吴应熊得到皇上允许,提前半个月回来准备。结婚之后,他这个驸马,又要去北京做人质了。

建宁公主于康熙九年三月被送往云南,与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完婚。赐婚队伍走了3个月,六月初,抵达贵州。这一天,赐婚队伍终于走到了云南昆明。一阵号角声过后,只见一名军官前来报告:“平西王前来迎接公主鸾驾。”

音乐声中,一群侍从拥着一名将军来到军前。这位将军身材魁梧,皮肤略黑,头发黑少白多,年纪虽然大了一点儿,但是却步履矫健地大步走过来。明珠心想,这一定是吴三桂了。只见他走到公主车前,跪倒磕头,说:“奴才平西亲王吴三桂,参见建宁公主殿下。”

参拜完毕,吴三桂和明珠一起上马,引导公主入城。巍峨壮观的平西王府高高地矗立在云南府城郊的玉华山上。这里原先是明朝永历故宫,吴三桂接手之后,又大加修整。经过吴三桂近30年的经营,平西王府无比富丽堂皇,和皇宫内院也相差无几。明珠这次来,表面是赐婚使,实际目的是奉康熙皇帝命令,来打探吴三桂有无谋反的动静。

当明珠安排完公主后,心想我如何才能探到吴三桂的虚实呢。这时外面有人禀报说吴三桂要请明珠大人明天去看他练兵,明珠就知道探听虚实的机会来了。第二天,明珠带领随从来到校场阅兵。

明珠看见一队队兵马在台下操练,果然是兵强马壮,训练精熟。明珠说:“王爷,您可真让人佩服。皇上骁骑营的亲军,说来惭愧,如果和你的兵马打仗,一定会输的。”吴三桂很得意,笑着说:“明公夸奖了。小王是行伍出身,训练士卒,是我本分的事儿。”

只听得号炮轰轰,众多将士齐声呐喊,声音响彻四野。明珠心想:“吴三桂兵马这么厉害,一定要尽快报告皇帝,早做准备。他的心里不由得暗暗焦虑,但表面上又得敷衍吴三桂:“王爷,我这次来,皇帝让我跟您说,您在这儿好好做官,将来你的子孙世代都在这里当官封王。”

吴三桂听了很高兴,说:“皇上真的这样说了?”“是真的。皇上希望您忠君爱民。”“难道我还不够忠君吗?”“可不是嘛,王爷如果不是忠臣,天下就没有谁是忠臣了。”吴三桂被明珠夸奖得很高兴。明珠见他心情好,便试探他,低声说:“皇上得到密报,平南王尚可喜和耿精忠要造反!”吴三桂听了,脸色立刻变了。

本来,吴三桂阴谋造反,原本是想和尚、耿二藩一起商量的。他一听皇帝说尚、耿二藩要造反,吓了一大跳,以为皇帝已经得到了什么风声。他哆哆嗦嗦地说:“是……是真的吗?”明珠正要借这件事探一探吴三桂的口风。现在,他看见吴三桂听见二藩要谋反的消息,竟然吓成这样。更坚定地证实了吴三桂与二藩密谋的传闻。

于是,明珠笑着说:“本来呀,说三藩要造反的话,皇上天天都会听到,全是捏造,皇上从来不相信。”“是,是。皇上圣明,皇上圣明。”“不过,这一次二藩要谋反的事,却有一些证据,你好好监视他们,随时向朝廷报告。”“谨遵圣命!尚、耿二藩如果谋反,老臣立刻出兵消灭他们。”“皇上说,吴三桂为国忠心,他一定会消灭二藩,不用朝廷费一兵一卒。”“请皇上放心,老臣在这里训练兵马,不敢疏忽。”“我把王爷说的话一定照实告诉皇上,皇上听了,一定会高兴的。”吴三桂心里十分高兴,心想:这么一来,我训练兵马、调兵遣将,皇上一定不会怀疑了。明珠见吴三桂忽喜忽惊,便对他的心意看得一清二楚。他这次来,不仅对吴三桂的实力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探听到了他的口风。明珠回宫后,立刻奏请康熙皇帝训练兵马,防备吴三桂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