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康熙的故事
45208700000021

第21章 三次亲征噶尔丹

噶尔丹一逃回漠北,就立即着手收集残部,重新整编,并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准备东山再起。他还派人到莫斯科哭诉,请求沙皇俄国继续支持他。

沙皇本来唯恐清朝的天下不乱,见噶尔丹既然如此顽固地愿意背叛祖国,就又给了他许多的援助,让他继续捣乱。

康熙皇帝在乌兰布通战役后,并没有对噶尔丹穷追猛打。他说:“朕经过御驾亲征,体会到了在塞外用兵的艰难困苦。如果噶尔丹能安分守己,吸取教训,服从朝廷政令,就不一定要对他用武力。”康熙皇帝本着这样良好的愿望,多次派人去通知噶尔丹,叫他前来会盟,服从朝廷政令。

噶尔丹仗着背后有沙皇俄国做靠山,佯然拒绝了朝廷的邀请。他还派密使挑拨漠南蒙古的王公,叫他们也起来背叛清朝。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沙俄派人对噶尔丹说:“等到明年沙漠绿洲上长出青草,沙皇陛下就援助你火枪手1000人和车装大炮。”

“谢谢沙皇陛下!”噶尔丹一脸谄媚的笑,他卑躬屈膝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沙皇陛下的栽培!”

送走了沙俄的信使,噶尔丹又嚣张起来了。他以为,有了沙俄的援助,就又能横行一时了。

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又一次发动了叛乱。他扬言说:“我已经从俄罗斯借了火枪兵6万,将要一举踏平漠南蒙古!”

消息传到北京,清廷又一次展开争论。这一次,主和的仍然比主战的要多。不少人反复强调在塞北作战的困难,认为对噶尔丹这样的人还是以让步为妙。

主战的虽然是少数,但是态度都很坚决。他们都恳切地说:“皇上,臣等愿意在讨平噶尔丹的战争中效力疆场,万死不辞。”

康熙皇帝感动地说:“你们忠心为国、为朕,朕很感谢你们!这一次,朕决定再次御驾亲征!”他又对大臣们说:“朕深知在塞北作战的艰苦,但是事实上必须打这场仗。上次亲征,你们劝阻,只有费扬古赞成。结果是压制了叛匪的气焰,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他见大臣们都静悄悄地不吱声,就加重了语气说:“现在噶尔丹卷土重来,对付的办法还是给他来个下马威!当头棒喝!”说完,他立刻做出了平叛安排:“朕决定分兵三路。东路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为主将,率领东三省的主力部队,会同漠南蒙古科尔沁部作战。”

萨布素立即出列,应声答道:“喳!”

“西路以大将费扬古为主将,率领陕甘兵到宁夏,截断噶尔丹的退路。”

“喳!”

“中路由朕亲率禁军,到独石口,为东西路军压阵。”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是,东西两路军还没有到达。

这时,有人传说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听了,非常害怕,劝康熙皇帝说:“皇上,这里太危险了,咱们还是回北京吧。”

康熙帝气愤地说:“我这次出征,没有见到叛贼就退兵,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再说,我中路一退,叛军全力对付西路,西路不是危险了吗?必须继续向前进兵。”

然后,又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帝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在山头一望,见到康熙帝军营里十分壮观,漫天的黄旗随风飘扬。他感叹了一声:“康熙很懂治军之道啊!”噶尔丹不敢和康熙帝正面交手,连夜拔营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一面赶快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半路上截击。

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正好遇到费扬古军。清军占据有利地势,居高临下,用火枪和弓箭射击,直杀得叛军人仰马翻。正当叛军阵脚已乱,纷纷抱头鼠窜的时候,费扬古一声号令,清军骑兵举着明晃晃的大刀冲入敌阵。噶尔丹的妻子阿奴是出名的母老虎,她凶狠地率领叛军顽抗。但是,她哪里敌得过清兵。在一次近距离的肉搏中,阿奴的脑袋被劈成两半,倒地而死。

噶尔丹见妻子死于非命,吓得他无心恋战,赶快带着几名亲兵逃走。

噶尔丹从昭莫多逃走以后,丧魂落魄地想回自己的老巢伊犁去休养生息。不料,伊犁已被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夺占了。噶尔丹在城下苦口哀求说:“好侄子,让你的叔叔进去喝口水,暖和暖和吧。”

策妄阿拉布坦派人传话说:“全蒙古谁不知道叔叔是一头豺狼,喝干了自己兄弟的血来肥壮自己。如果我放你进城,恐怕我的骨头还得让你嚼碎了,你别做梦了!”

噶尔丹不得已,只好清点残兵败将,露宿在城外。这时候,他的兵已经不满三千,而且多数都已伤残,战马也所剩无几了。

这时候,他派人去请的俄国使臣格里高耶夫来了。噶尔丹就像给打了一针强心剂,脸上立刻有了光彩,他连声说:“快,快请格里高耶夫先生进来!”

一见到格里高耶夫,噶尔丹迫不及待地就问道:“格里高耶夫先生,您给我的火枪手和大炮带来了没有?”

格里高耶夫一脸沮丧的样子,迈着灌了铅似的两腿进来,生硬地向噶尔丹鞠了一躬,说道:“大汗,很遗憾我没能给您带来好消息。由于我国国内的形势和刚刚与大清帝国缔结的尼布楚条约,果洛文大臣命我代表至高无上的沙皇致意大汗,火枪和弹药目前均不便向大汗提供。”

噶尔丹的脸色一下子苍白得毫无血色。格里高耶夫又说道:“我本人和大汗的心情一样,我谨代表我本人向您,我尊责的朋友和主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歉意,望你原谅。”

噶尔丹睁大眼睛,茫然注视着塞外肃杀的秋色、枯黄而稀落的牧草,良久,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叛卖,又是叛卖!哈哈哈哈……我在两天内,受到这样大的两次背叛,也算人生一大奇遇!哈哈哈哈……”

“我说过,我本人向您致以歉意。”格里高耶夫向前一步,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伟大的沙皇彼得,目前正集中全力解决俄罗斯西部和南部边境的政治问题。以您的聪明,当然会理解,我国有我国的困难,不能过多地干预贵国的内政。为表示我本人的同情,我仅以我个人的名义赠送大汗10支火枪和相应的弹药完成这一使命后,我将怀着遗憾奉召回国了……”说完,把下颏一摆,早有两名罗刹兵抬着个大箱子进来,放在地下。

格里高耶夫轻松地吁了一口气,耸耸肩,举起手杖说了声:“再会——祝你万事如意。”他竟站起身扬长而去。

噶尔丹气得浑身发抖,“呸”地朝格里高耶夫的背影啐了一口,骂道:“流氓!骗子!”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康熙皇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他不听,仍然继续顽抗。

于是,第二年春天,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到宁夏指挥战斗。这时候,噶尔丹已经众叛亲离。三千人的军队逃走两千多,只剩下五六百人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杀了。打那以后,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

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噶尔丹挑起的叛乱被平息了。可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原来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也是个野心家。他竞效法他的叔父,发动了又一次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