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康熙的故事
45208700000017

第17章 成功克敌

随着将士们的英勇作战,很快刘国轩就支持不住了,放弃了澎湖岛。这时施琅忍着剧痛登上澎湖岛,同时得到禀报说:“蓝氏兄弟一死一伤。”

施琅十分痛心,发誓为蓝氏兄弟报仇。

两天后,250艘补给充足的战舰直抵鹿耳门,鹿耳门是通往台湾的最后一道防线。刘国轩在此设防,施琅的舰队在鹿耳门港口前扎营,千方百计诱敌出战。这回,刘国轩可学聪明了,只守不攻,就不跟施琅交战。

第三天,海上起了大风。“这样下去不行!”施琅焦急地说,“风这么大,几天之内停不了。我们必须在今明两日破敌!”

姚启圣道:“鹿耳门不涨潮,船靠不了岸,还是得设法诱敌出战。”

“我去诱他们出船,”施琅果断地说,“从现在起,全军由姚启圣指挥!”

“这怎么行?你是主帅!”姚启圣一惊。

施琅微笑着说:“只要我亲自带舰假装进攻,肯定能诱他们出来!”

“可是,搁浅了怎么办?”姚启圣顶了回去。

“那你就截断他们的后路。就这样了!”说罢,施琅就点兵出战了。

果然,在临近滩头时,施琅的战舰搁浅了,刘国轩终于派兵向施浪围攻过来。

姚启圣见诱敌成功,依计含泪命军卒向沙滩开炮。

上了当的刘国轩眼见没了退路,就向施琅紧逼过来,他仗剑大笑道:“虽然战败,活捉了施琅也是一个大功!这鹿耳门百年才会涨一次潮,看你施琅还如何脱身!”苦战了一宿,到了凌晨,施琅的战舰上只剩下三名军卒。施琅苦笑着说:“看来,这里就是我们的归天之地了!”

忽然,远远地传来水声。“潮,潮来了!”施琅激动得大喊起来。

这时,海面上还逐渐起了大雾。“真是天助我也!”后方的姚启圣也是一阵惊喜,赶忙下令接应施琅。

刘国轩再没下令进攻,他瘫软在甲板无力地说:“这是天意啊!我们只有投降了。”

鹿耳门就这样被攻下,台湾门户大开,郑克塽只得投降,台湾终于被收复了。

在台湾等待前线消息的郑克地,突然见刘国轩犹如丧家之犬似的败逃归来,知道大势已去,台湾孤零零地没法守了,只好派人到施琅军前请求投降。

施琅接到投降书,一面继续对台湾进军;一面派人飞快地把降书送到康熙皇帝那里。康熙皇帝接到降书后,同意接受台湾投降。

这年八月,施琅率领的清军水师在台湾鹿耳门登陆,浩浩荡荡地开进台湾。郑克塽率领他的部属,全都剃发改装,恭恭敬敬地夹道迎接,交出了明延平君王的金印。

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康熙皇帝高兴极了,把那天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派人疾驰送给施琅。写诗赞扬施琅智勇双全,建立奇功,安定海疆,流芳百世。后来,又授予施琅靖海将军,封为靖海侯。

郑氏投降以后,对台湾究竟如何处置,朝廷中又展开了一场争论,一些目光短浅的大臣提出个莫名其妙的主张。

他们说:“台湾乃蛮荒之地,要它有什么用,只要把台湾岛上的人全部内迁,那个没用的小岛放弃算了。”

康熙皇帝认为这事首先得征求施琅和沿海督抚的意见,他特派侍郎苏拜到了福建。

施琅听说有人主张弃地迁民,觉得这个意见太离奇了,他立即给康熙皇帝上了一份奏章,详细提出中肯的意见。为了说明台湾的重要地位,施琅特地请人绘制了台湾与沿海四省关系图,附于奏折之中,请康熙皇帝审阅。

康熙的想法和施琅等人一样,主张留守台湾。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就反复征求意见,做说服工作。

有一天,康熙接见了李光地,问他说:“如果台湾重新被外国人占领,将会对大陆的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威胁?”

李光地不以为然地说:“皇上,这次收复台湾,臣亲临现场。臣认为,有皇上的声望,几十年台湾不会有事。”

康熙批评了李光地目光短浅的思想,并指出:“如果长久来看,台湾凭什么归我有?又凭什么保障东南沿海长久的安全?”

康熙又问汉人大学士王熙等意见。

王熙同意施琅的意见,认为:“台湾有地数千里,民众10万,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放弃了一定会被外国人侵占,它会成为犯法作乱之人的藏身地,所以守为上策。”

过了几天,康熙派赴福建的钦差大臣苏拜的奏疏也已送到,意见与施琅大致相同。

至此,康熙皇帝决定不放弃台湾,而一定要把它治理好,使它成为东南沿海的一座重要屏障。

施琅认为郑克塽最后终于纳土投诚有功于国家统一,所以上奏章为他请赏。

康熙皇帝下诏令郑克坡携带族属和刘国轩、冯锡范及明室后裔朱桓等进京受赏。

康熙在台湾地方政权的建置逐渐完备,派驻重兵,增强了边防,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