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5208500000024

第24章 出走鲁国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马上向弟子们解答先前的疑惑,而且讲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在周都的一些经历。

他向弟子们说起聃季时,曾说:“要说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聃季先生,真的很难……鸟儿会飞啊,但是能被箭手射落;鱼儿游得欢快啊,但是会让渔夫网住;连地上奔跑的猛兽们,也会落入猎人的陷阱里。我想,只有那能在天上飞,也能在水上游的神龙,才可以与聃季他相比较了!”

在这段时间里,杏坛前有了更多的弟子加入。因为孔子的教学有教无类,上至贵族,下至农民或者商人的子弟。随着贵族出使,商人流动,孔子的名字也渐渐传开来,这使得各国一些地位低下却很想学习知识的子弟慕名而来,弟子的数量与日俱增。

然而,一场影响鲁国的大变故很快到来了……

话说,鲁国三大贵族中权力最大的季氏一族的家主季平子,向来就很喜欢玩斗鸡的游戏,他经常和鲁昭公的侄子昭伯一起斗鸡,两人为赢得面子,都想方设法赢对方。

一直以来,季平子总是赢多输少,后来昭伯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季平子在鸡的翅膀上涂了辣椒,每次都将自己的鸡弄得睁不开眼。昭伯知道原因后很是气愤,于是回家在自己的鸡的爪子上装了锐利的铁钩!这下他的鸡没等被辣椒弄瞎,就将季平子的鸡抓得遍体鱗伤,哀嚎不断。

季平子在鲁国一向心高气傲,从来只有他欺负别人,没有被人欺辱过的,这下更是难咽一口闷气。于是干脆来硬的,派了阳虎把昭伯的家给封了起来。

事情传到了鲁昭公耳中,他知道后十分气愤,觉得季平子简直是欺人太甚,连自己的面子也不给,多年来一直积压在他心头的无名火顿时爆发出来,他决定讨伐季平子。

季平子得到消息后,马上计划先下手为强,于是加紧训练士兵。事情传到鲁昭公耳边,心急又没有打仗经验的鲁昭公马上让自己的军队去攻打季平子。但季平子早已联合了孟、叔两个贵族一起抗衡鲁昭公。

在鲁昭公的士兵和阳虎的人马战斗时,旁边又出现了季氏的援兵。双方力量悬殊,鲁昭公的军队很快被打败了,鲁昭公见自己唯一珍贵的军队眨眼就没了,又伤心又愤怒,无奈只好趁着混乱逃到了齐国去了。

昭公一走,鲁国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原先三家贵族的结盟也随之瓦解,互相争夺起鲁国的领地和统治权来,闹得国都上下鸡飞狗跳,民不聊生。

这时的孔子无官无权,不能用自己的力量维护君权,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鲁昭公被迫流亡国外时,孔子三天三夜都合不上眼,脑中乱做一片,又是担心国君的安危,又是感叹鲁国的命运,想起鲁国本是圣人周公的封地,没想到如今下臣谋君,犯上作乱,礼道崩坏于此,真是天大的悲哀。

眼见季平子独断专政,全然不顾他人的反对,自己登台执政。孔子对鲁国的命运已茫然心灰。他左思右想,决定离开鲁国,去齐国看望国君。

于是孔子让弟子们打点一切,收拾好行李,告诉大家愿意跟随自己离开鲁国的就一起前往齐国,不愿的也及早回家,照看父母。

孔子回到了家中,交代好家里的一切,抱了抱儿子孔鲤,让他在家要听母亲的话。他握着妻子亓官氏的手,脸怀歉意,深情地道:“你嫁给我多年,一直没能给你富贵,真的很抱歉。。。。。。只是我不能眼看着国君陷危而不顾,现在要离开家乡,到外面寻找力量光复鲁室了,在外奔波,多有不便,你要在家好好照顾自己和我们的孩子……”

亓官氏也紧握住丈夫的手,含泪凝视,依依不舍。

最后,孔子把自己这些年来积攒的所有钱财都拿了出来,交给了妻子。终于和弟子们一起坐上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奔驰,出了曲車城,向鲁国边境驶去了……

三辆马车,载着孔子和子路、颜路、曾点等几个亲密的弟子,在崎岖的山道抖抖颤颤地前行着,像年迈的老者,在夕风中缓缓朝西前行,驶离鲁国。

几天后,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离边境不远的泰山之下。巍巍的山峦树木葱郁,绿浪翻叠,夜幕降临,狼嚎虎哮。

孔子和弟子们在山脚的池边安营歇息,众人围坐在池边的山石上,微风中舒展连日来疲倦的身体。忽然一阵山风刮过,吹来了一阵悲伤的哽咽声,哭声动容哀伤,让听者心里也泛起了一丝伤感。

于是孔子带领着弟子们向哭声的方向寻去。只见泉水上游一块石头上,正坐着一个五六十岁、山野打扮的妇人,手上拿着祭奠的冥纸,一声声哭得伤心。孔子上前,缓声问道:“老夫人,您为什么在这里哭泣呢?您的家人呢?”

老妇抬起红肿的眼睛,见孔子面目和善,也放下了警惕,抽泣着道:“我们一家四口住在这泰山山脚,平日以打猎为生,我的公公五年前上山,数日未回,最后只寻到了几块骨头……我的丈夫一年前更被老虎咬死,没过多久我的儿子说要给他爹报仇,结果又死在了猛虎口下……这不是折杀我的命吗?!我的命啊!!”说完又失声痛哭起来。

大家听了,都深深感到同情惋惜。曾点上前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到城里居住呢?”

老妇答道:“我们原本就是住在城里靠耕作为生的,但国家连年战争,苛捐杂税重,还会把家里的男丁全部抓走,根本连一天都无法生存啊!”

孔子听了,心有所感,悲叹道:“苛政猛于虎啊!”他转过身来,对弟子们说:“你们以后如果做官,一定要谨记……”

孔子安慰了老妇一番,给了她一些米钱,然后带领弟子们离开了。这一夜,大家都难以入眠,孔子心系天下百姓的痛苦,天还未亮就重新起程,一路马不停蹄,急着寻找救国的方法……

很快,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齐鲁的地界石碑前。孔子和弟子们下了马车,眺望着身后祖国的山河,看着自己生活了35年的国土,蹲下了身,用手掌轻抚着脚下的土地,心里百般不舍。他向着防山的方向拜了三拜,深吸一口气,毅然和弟子们登上马车,扬鞭向齐国进发!

随着鲁昭公逃亡,季氏执政,从此揭开了孔子长达三十多年、流离坎坷又丰富精彩的列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