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孔子的故事
45208500000016

第16章 喜得鲤子

孔子成亲之后,心无所忧,更加专心地履行着委吏的职责,事事亲力亲为,廉洁的作风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贤能的才干更令他得到了鲁王和一些贵族的欣赏,这些人都有将他招拢的意向。

在履行职务的时候,孔子也没有放下学习的心,四处寻访名师。凡是在某一方面的学术上有专长的人,不论年龄,不论贵贱,都亲自上门拜见,虚心请教。

有一个老人家曾这样说过:“孔子这么勤奋好学,会的东西多得我们都叫不上名字咯!”在春秋六礼:礼道、乐器、文字、算术、射术、驾车之中,驾车是最后的一样,孔子知道后,虚心地说:“我也只会驾驭一下马车而已,是个普通学礼人罢了。”

这天,孔子正在孟府中,听南宫适说起周朝国都流传有一位博学的老者,叫做聃季,正在国都的书库任职。孔子听到昔日恩师的消息,心里既欢喜又兴奋,知道聃季先生一切安好,心里也十分安慰,他和南宫适商量着什么时候去周都拜访探望。

这时,孟家的一个家臣匆匆跑了进来,对两人行礼,就道:“孔先生,您家夫人生了!生了个大胖男娃呢!”

孔子的手心不由得握紧了,和南宫适听到消息,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两人快步出门,乘车向孔家赶回去……

孔子成亲不久,亓官氏就有了身孕,鲁昭公知道后便赏给他一间新的宅房,一家人都搬到了宽阔的新宅之中。等孔子和南宫适一路急赶到家时,曼父一家和仲孙大夫等人早已到场,纷纷向孔子祝贺。孟皮一见弟弟,就扯住了他的手臂,脸上掩饰不住喜悦,道:

“仲尼,你当爹了!我当伯了!呵呵……”

孔子也很高兴,连忙快步走进房内。只见妻子亓官氏正卧在床前,怀抱着一个精灵活泼的婴孩,用锦布包裹着,一见孔子归来,就眉开眼笑道:“夫君,快来看我们的孩子!”

孔子从妻子的手中接过自己的孩子,看了又看,心里既是欢喜,又是感叹。想当年,在尼山之上,父亲也是这样抱着自己的吧……先人已逝,没想到如今自己也做了父亲了。

孔子得子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平日相交的友人都前来祝贺,农夫们挑着蔬果,拎着鸡蛋,仕官贵族们送来补品、贺词,连季氏一族也派家臣仲梁怀送来了贺礼。

很快,孔子的儿子已经满月了。这天,按照礼仪,孔子在家中设宴,邀请亲友宾客,一起为儿子定下名字。

众人在席间谈得正欢,你一言我一语的,孔子却还未拿定主意。这时,就听堂外有人宣报:“大王送来贺礼了!”孔子连忙起身相迎,一出门,就看到一位仕官正手执錦旗,身旁站着两个侍卫,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盘。仕官见到孔子,上前作揖道:“大王知道孔先生喜得麟儿,特命我等送上贺礼,以表祝贺。”说着招呼手下,将木盘奉上。

孔子恭敬地双手接过木盘,只见盘中清水冉冉,一只漂亮的红头鲤鱼正在水中欢快地摆弄着身体,游泳滑行,心里顿时明白鲁王对自己崇礼尚道的欣赏和认可,特送与“礼”同音的“鲤”前来祝贺,个中韵味,自有妙处。于是他再三拜谢,让人将鲤鱼放到后院的池中好好供养,然后对众人说道:“孔丘承蒙各位关照爱护,十分感谢!现得大王恩典,赠送锦鲤,我的心里更是高兴……为了感谢大王的美意,我决定将孩子的名字定为鲤,字号伯鱼吧。”

大家都很是欢喜,觉得孔子明贤达礼,又得到大王的欣赏,对他更是尊敬起来。

不久后,孟氏一家便向鲁昭公推荐,任命孔子担任司职吏一职。

在古时,伯是兄的意思,仲是弟的含义,所以孟皮当初被起字为伯尼而孔子则叫做仲尼。成语“不相伯仲”也有此同一含义,表示两兄弟之间相差不远。

因为孔子的儿子叫做鲤,所以孔子的后裔都不愿吃鲤,即使吃时,也会用“红鱼”的名字来称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