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列宁的故事
45208300000037

第37章 长眠红场

1923年3月10日,列宁第三次脑溢血发作,连口授能力也丧失了。这次发病最为严重,而且似乎没有减退的迹象。列宁预感到不幸即将发生,所以当别人安慰他时,他回答说:“不,这是预备铃。”

5月中旬,病中的列宁被送回哥尔克村。为使列宁恢复健康,俄共和苏联政府派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治疗,他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他逐渐恢复了简单的说话能力。10月,他甚至能拄着手杖在房间里走动几步。有时,他还能翻阅报纸,指着上面的几篇文章,请别人读给他听。看到列宁的身体一天天地在康复,人们紧绷(beng)的心,似乎可以松下来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不幸降临了。

10月18日,列宁乘车回莫斯科,看望了自己居住过的房间、人民委员会的会议厅、在克里姆林宫的书房,还顺便参观了农业展览会,游览了市容。

1924年1月21日,列宁早晨醒来,觉得很不舒服,不想吃东西。经过大家的劝说,才勉强吃了一些,然后躺下休息。医生们发现他的呼吸已经沉重而不规则。他还跟前些天一样,请妻子继续给他念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听着,听着,列宁闭上了眼睛,心脏停止了跳动。

1月23日,运送列宁遗体的灵车从他居住的哥尔克村缓缓向莫斯科开去,沿途站满了成千上万为他送行的工人、农民、士兵、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刺骨的寒风中,人们哭着、喊着,跟在灵车后面奔跑着。他们那种为失去自己领袖的无限悲恸的场面,令现场采访的西方国家的记者,也无不为之动容。

虽然列宁在生前留下遗嘱,他死后要与父母一同葬在家乡。但是俄共(布)中央和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为了满足苏联人民对列宁的怀念之情,决定把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在莫斯科红场建造列宁墓,永久保存列宁的遗体供瞻仰。经过三天抢建,一座木结构的临时性陵墓就落成了。

1924年1月27日是一个晴朗而寒冷的日子。载着列宁遗体的灵柩(jiu)从工会大厦移到了红场。成千上万的莫斯科市民聚集在红场和附近的街道上,参加列宁的葬礼。当列宁的灵柩缓缓地放入陵墓时,莫斯科及全国成千上万座工厂和火车的汽笛都“呜呜”嘶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