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列宁的故事
45208300000036

第36章 哥尔克村的最后岁月

离莫斯科40公里远的郊外,有一个哥尔克村,这里草木繁茂,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秀丽的大自然环抱着三幢两层小楼。正中间的一幢坐东朝西,门口六根雪白的圆柱支托着一个三角形的尖顶,南北两侧各有一幢差不多高低的小楼:列宁晚年病重时,经常住在这里。

1918年9月25日,列宁遇刺后不久,俄共(布)中央就决定把列宁送到这里疗养。因为这里的房子,十月革命前,曾经属于莫斯科市长雷因博特,里面设备很好,有电灯照明和电话通讯设备,而且村予离莫斯科又不远。但是,对列宁来说,这里的空气虽好,克里姆林宫办公室的空气更加吸引人。三个星期之后,他便急着返回了莫斯科。

繁重的工作严重地损伤了列宁那曾经受过枪伤的身体。1919年年初到1921年夏天,列宁又多次被迫停止工作,来到哥尔克村度假休息。列宁在休养期间,仍然坚持抱病进行紧张的工作。仅仅1921年7月间,他就写下了155封书信以及各种文件。感到劳累时,他便起身来到窗前,欣赏一番哥尔克村的自然风景线。有时,他也到附近的小河中去游泳,或者去紧邻的莫斯科市委疗养院玩击木棍的游戏。

1922年3月下旬,列宁抱病出席了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出席党的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列宁因身体健康的原因,主动提出退出中央领导核心,斯大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自从1921年秋天以来,列宁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两个月的5月26日,列宁突发严重中风,右肢瘫痪,言语不清,有时甚至不能说话。在医生的敦促下,列宁不得不来到哥尔克村,作长期休息。经过医生三个星期的精心治疗,病情略有好转。可以走路和说话,但体力与精力都大不如以前。

1922年12月,列宁第二次遭到病魔的袭击,以至于右半身也瘫痪了。苏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对列宁采取隔离治疗措施,以便让列宁免受干扰,静心养病。除夫人、胞妹、几位秘书以及医护人员外,严格禁止其他人员看望、接触列宁,身边陪同人员也不准与列宁谈及国家大事。

列宁意识到,自己面临着死神的挑战。作为职业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还有很多话要说、很多事要做,要他绝对静养实难办到。他向党中央提出请求,让他每天有一定的时间口授关于政治问题的意见,否则拒绝治疗。政治局讨论同意列宁每天口授5分钟,由秘书将内容记录下来。

列宁抓紧每天这5分钟的宝贵时间,把反复酝酿深思熟虑的意见,艰苦地条理好,克服剧烈的疼痛,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口授了最后5篇论文和两封信:《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在这些论文和信中,亲自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他总结了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的工作,指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任务、道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