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点军校送给男孩的成长礼物
45205200000046

第46章 团队的力量来源于合作

西点军校十分注重培养学员合作的精神,在很多训练项目中,都要求合作才能够完成,让学员们懂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合作才能发展。

新学员在日常活动中都会养成彼此帮忙的习惯。在团队生活中,学员体验到团结合作的好处。他们看到在团体中每一个人都会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变得微小、依赖或默默无闻。

合作永远是使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而只顾自己的人不会让别人受益自己也不会受益。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明白合作对自己、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意义。一个放弃协作的人,也会被成功所放弃。这是每一个西点人都遵守的至上原则。

一般而言,团队协作模式对个人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成员除了应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有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团队精神,有时甚至比成员的专业知识更加重要。

在西点军校有个说法叫“你得合作,才能毕业”。比如说,有些学员文化成绩很好,运动成绩却不行,有些人恰好相反。所以就把这两种人组合起来,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毕业。这些都很好的解释了个人与团队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合作,与周围的人互通有无,才能共同进步。

只有团队协同作战,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团队成绩。

1945年,瑞典皇家医学院决定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弗洛里、弗莱明和钱恩三人。授奖词中把青霉素的发现称为“现代医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贡献”,并特别强调指出,这是“不同科学方法为了共同目标而协作的杰出范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类经常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很多人由于受病菌感染,往往不治而终。然而,当时的医生对这些病菌了解甚少,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做垂死挣扎。

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的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希望自己的科学研究来改变这个状况。十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探求消灭病菌的方法,研制杀死这些人类死敌的药物。

1928年夏季,弗莱明发现一种绿色霉菌的分泌物能有效地杀死凶恶的葡萄球菌。他把这种绿色霉菌称为青霉菌,把青霉菌的分泌物命名为青霉素。

有人建议他去申请专利,这样他就可以因此而发财。当时,弗莱明家累很重,还时常需要亲戚们的接济,所以这位大人物的建议也让弗莱明心动。但经过一番考虑,他还是谢绝了这一建议。

弗莱明知道,要把滤液中含量极少的青霉素提炼出来,并制成一种临床使用的药物,光凭他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还需要许许多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在英国皇家《实验病理季刊》上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并呼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这一研究工作中来。

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也一直在对天然的抗菌物质进行研究。他历来主张不同学科的学者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弗莱明的发现公布以后,弗洛里决定和才华出众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一起,共同进行青霉素的系统研究。

从1939年开始,在弗洛里的主持下,一批热心的科学家自愿组成了实验攻关小组。细菌学家加德纳和山德士负责青霉素培养,钱恩负责从滤液中提取青霉素。山德士还研究出一种能测定青霉素含量的简便方法。

培养液中青霍素的含量是极少的,要处理好几吨的滤液,才能得到一点点青霉素。科学家每天要洗刷几百个大玻璃瓶,培制十多吨培养液,还要接种、分离、干燥……工作十分艰苦。

但科学家们都不以为苦,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研制出青霉素制剂,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1940年,弗洛里等终于得到了最初的青霉素制品,它的杀菌能力空前强大,经临床实验,这种青霉素制品的发明是成功的。

然而,从青霉菌中提炼出来的青霉素实在太少了,远远满足不了医学上的需要。为了寻找高产菌种,解决青霉素含量过少的问题,弗洛里等人四处奔波,终于在垃圾箱的西瓜皮上找到了高产的优良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成倍增长。同时,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炼方法,不断提高青霉素制品的纯度,使它能成为临床用药。

青霉素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使许多恶性疾病再也不能猖獗,无数面临死亡威胁的病人得到挽救,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青霉素医治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人们一致把青霉素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发现。

成长路标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力奋斗的过程。共同的团队远景,是团队前进方向和团队向心力的保证。人没有脊梁要“散架”,而合作是团队力量的脊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合作才是完美的,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实现双赢。合作可以是你与父母之间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还可以是你与老师之间的,当你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相处时,你就会感到团队的力量。

西点名片

在西点野战营有一个“组合桥梁”活动,学员被分成35人一组的几个小组,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组合桥梁的任务,看哪一队先把桥梁搭好。这可以激发学员士气,促进学员合作精神。

小小练兵场

你找个伙伴,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夹住准备好的一只大气球,规则是球不能破、掉落,行走1000米。回来后对应下面三种结果,你得的是哪一个()

A。两人靠的太近了,球破了,共同认真总结教训(得分80)

B。两人走成了八字形,球掉了,两人相互抱怨(得分0)

C两人走路基本平行,夹着球顺利到达终点(得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