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绵羊
45192500000009

第9章 绵羊繁殖高产新技术

(第一节)影响绵羊繁殖力的因素

一、遗传

绵羊品种的繁殖力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的种质特性,是代表绵羊品种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小尾寒羊的产羔率为270%,湖羊的产羔率为234%,芬兰兰德瑞斯羊的产羔率为250%等,这些羊都属多胎品种,它们通常一年产两胎或两年产三胎,每次排卵数都比较多。这种多胎特性,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在一般绵羊品种中,引入多胎品种血统,就可有效地提高其繁殖力。在同一品种或同一羊群内,经常性地坚持选择具有多胎性状的公母羊个体留种繁殖,就有可能逐渐提高品种或整体羊群的繁殖力,形成多胎群体或品种,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二、营养

营养水平对绵羊繁殖力影响很大。充足的全价营养,可以提高种公羊的性欲和一次射精数量及精液质量,促进母羊发情和提高母羊排卵数量及受胎率。因此,加强公母羊饲养,特别是加强配种前期及配种期的饲养水平,实行满膘配种,是提高绵羊繁殖力的重要措施。据研究报道,种公羊在配种前50天开始补饲高蛋白质饲料,其一次射精量可提高27%;种母羊在配种前30~40天进行短期优饲催情,即每天补饲精料(豆类饲料占30%)0.25千克,产羔率可提高10.46%。母羊在配种前的营养体况对受胎率的影响十分显著,配种前母羊活重每增加1千克,空怀率下降2.3%,羔羊断奶成活率提高2%。母羊怀孕期间,假若营养不良,可能会引起胎儿死亡。据研究报道,怀孕期膘好的母羊,胎儿死亡率为2.3%,膘情差的为13.9%。

三、年龄

母羊的产羔率一般随年龄而增加,3~6岁时最高。公母羊通常在5~6岁时达到繁殖力的最高峰,7岁以后繁殖力逐渐下降。

四、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公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是指高温对生殖细胞的生成和胚胎发育产生的不良作用。夏季气候炎热,当大气温度超过30℃时,有些品种的公羊表现出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精子增多,性欲降低,甚至完全不育;母羊在高温环境下,则表现为不发情、不排卵。高温对繁殖性能产生不良作用的原因,是由于高温引起动物体温升高,采食量减少,内分泌系统平衡失调,使激素调节、酶活性和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对精子和卵子的生成以及胚胎的发育产生不良作用。

五、季节

大多数绵羊品种,发情配种都有固定的季节,并且一般都在秋、冬二季。有些品种,如小尾寒羊、湖羊等,虽可全年发情,季节性限制不甚明显,但仍以7~12月份的发情比例较高,公羊的精液品质也以这一时期最好。

(第二节)提高绵羊繁殖力的途径

(1)不间断地选留来自多胎的绵羊作种用,即从遗传上形成多胎基因群体,这是提高绵羊产羔率的根本途径。

研究证明,第一胎产双羔的母羊,其以后胎次产双羔的重复率也较高,这样的母羊所生后代产双羔率也较高。另外,引入多胎品种的公羊同当地品种母羊杂交,其杂种后代的产羔率也随之提高,并随杂交代数的增加而逐渐接近引入品种的产羔率。

(2)提高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同时淘汰羊群中的不孕羊及习惯性流产羊。

这也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羊群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羊的数量增长影响很大。一般来讲,羊群中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应占到70%左右较为理想。在适龄母羊中,各个年龄羊的结构也应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假若按繁殖利用年限5年计算,即2~6岁的5个年龄段的母羊,在保持羊群总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应各占20%;若要增加羊群总数量,则母羊的年龄结构应尽可能是一个金字塔形,即母羊随年龄增长,所占比例应下降,这样的年龄结构比较理想。

(3)在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实行密集产羔,即母羊一年产两次羔或两年产三次羔。实施密集产羔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选择健康、乳房发育好、营养体况好的母羊,年龄以2~5岁为宜;②母羊在产前产后要有较好的补饲条件;③根据当地具体条件,从有利于母羊、羔羊健康出发,恰当地安排好母羊的配种时间。

(4)诱导超数排卵和季节外繁殖。

为了提高繁殖力,可使用甲地孕酮(MAP)阴道海绵法和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600国际单位,能使母羊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发情,并超数排卵。这些激素可促进母羊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能够明显地提高母羊的产羔率。因此,在改善绵羊饲养管理条件的基础上,正确应用繁殖激素,也是提高绵羊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5)应用绵羊双羔素主动免疫法提高母羊繁殖率。

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研制的双羔素(睾酮-

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给母羊臀部肌肉注射,每次每只剂量为1毫升。在第一次注射后20天进行第二次相同剂量的注射,再过20天后绵羊即可发情配种。注射双羔素的母羊产生对抗类固醇激素的抗体,发生主动免疫反应,从而改变激素的反馈控制系统,产生调节卵巢功能、提高排卵率的作用。

研究证明,绵羊双羔素可提高母羊排卵率50%,提高产羔率16.67%。因此,采用双羔素主动免疫法为提高绵羊繁殖力开创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