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绵羊的选种
一、选种的作用
好羊产好羔,次羊产次羔,这是公认的道理。绵羊是有性繁殖动物,能通过生殖细胞把它的外貌、特性和生产性能遗传给后代,这称为遗传性。历史悠久的品种,其遗传性比较稳定;历史较短的品种或杂种,其遗传性不太稳定。选种就是在大群绵羊中,把那些生产性能高、育种品质好、体格健壮的优良个体选择出来,以扩大繁殖;再结合对劣质个体的淘汰,从而达到改良绵羊的目的。除了遗传性之外,绵羊还有变异性,也就是后代常发生与双亲不一样的某些性状。绵羊固有的或变异后出现的性状,有的对人类有益,有的对人类无益。我们可以在各个世代中经常选择有益性状并淘汰不利性状,以不断提高群体中优良遗传基因出现的频率,降低和消除劣质基因出现的频率,从而使整体羊群质量不断改良和提高。
选种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绵羊改良和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最基本的育种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往往只要选准少数几只甚至1只优秀种公羊,将其扩大利用,就会大大加快羊群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新品种的育成。因此,绵羊的选种工作,无论在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或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都是需要经常坚持的。
二、选种方法
绵羊的选种,主要是指种公羊的选择,要从被选的后备公羊中,反复进行比较,最后确定要选的公羊。这一程序,一般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进行:①根据个体本身的表现——个体表型选种;②根据个体祖先的成绩——系谱选种;③根据旁系品质——半同胞测验成绩选种;④根据后代品质——后裔测验成绩选种。这4种方法是相辅相成、互有联系的,应根据不同时期的资料合理利用,以提高选种的准确性。
(一)根据个体表型选种
个体表型值的高低是通过个体品质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的结果来衡量的。因此,要首先掌握个体品质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的方法。此法标准明确,简便易行,尤其在育种工作的初期,当缺少育种记载和后代品质资料时,是选种的基本依据。
表型选种的效果,取决于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程度,以及被选性状遗传力的高低。
1.个体品质鉴定
(1)鉴定的方式、时间和年龄。绵羊鉴定有个体鉴定和等级鉴定两种,都是按鉴定项目和等级标准准确地进行并评定等级,不同点是前者须把鉴定结果逐项记载,而后者则不作个体记录,只写等级编号。进行个体鉴定的绵羊包括特级、一级公羊,各级种用公羊,准备出售的成年公羊和幼年公羊,特级母羊和指定作后裔测验的母羊及其羔羊。除进行个体鉴定的以外,都作等级鉴定。
绵羊鉴定的次数、年龄和时间,因其本身品质和产品方向而不同,一般应在其主要产品品质的特征达到充分表现,且有可能作出正确判断的时候进行。
毛用羊和毛肉兼用羊通常都在周岁后第一次剪毛前作一次基本鉴定,特级公、母羊和基本公羊也常于第二次剪毛前再作一次补充鉴定。为了培育优良羔羊,根据初生羔的初生重、体质、毛色、毛质、体格发育等作初生观察鉴定,凡品质恶劣不能作种用的公羔及时去势。羔羊断乳分群(4月龄左右)时,根据体重、体型、毛密、毛长、毛细、毛色和体格大小等再作一次断奶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组编羔羊群。
羔皮和裘皮羊品种的鉴定时间与毛用羊不同。羔皮羊在生后3日内羔皮品质最好时鉴定;裘皮羊在生后1月龄左右鉴定,有时在一岁半第一次剪毛前根据个体发育、体形、毛质和毛色等再作一次补充鉴定。
(2)鉴定的人员和准备。作为育种用的大型羊群,最好由熟悉羊群情况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担任鉴定工作;其他羊群也要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鉴定工作。鉴定人员在开始鉴定前,对羊群各项记录如配种、产羔、断奶、体重、毛量、公羊品质和饲养管理情况作详细了解。其他鉴定用品如鉴定记录表、耳标及耳标钳、米尺、消毒药品、羊毛细度标本、临时分群栏、台秤等都要事先备妥。
(3)组织羊群。经过鉴定的羊群,最好按等级分群。按等级分群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优羊优饲,实行科学养羊;二是按各等级特点选择合适的公羊配种。在羊比较集中的地区,应把特级羊单独组群,以便实行个体选配。等级羊(如一、二、三、四级)按等分群,以便为每个等级的母羊选择适当的公羊配种。在羊数较少的地区,难以实施上述组群原则时,可适当变通,把相近等级和类别的羊酌情合并,但这样组群时,群内的每只羊都需要打上等级号,以便进行选配。按上述办法组群后,在补充或淘汰羊时,就容易调进或调出。
2.生产性能测定
生产性能主要是指剪毛量、体重、繁殖率、泌乳力、屠宰率、早熟性和羔皮、裘皮品质等。
产毛量的高低不仅根据原毛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净毛量的多少;故每年应从育种群抽取一定数量的母羊测定净毛率,种公羊应全部测定。
体重分剪毛前和剪毛后两种,剪毛前后称重测得。
体重的大小往往和产毛力与产肉力相一致。在饲养条件较好的地区,应选留体重大的个体,条件差时不宜片面追求体重。
体重选留的标准要根据育种计划所订的指标制定。
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畜群发展的速度,这对羔皮、裘皮品种尤为重要。繁殖力和饲养管理条件及品种遗传性有密切关系,以繁殖率的大小代表。
泌乳力的测定,以羔羊出生后15~21天的总增重乘4.3的积,代表该时期的泌乳量,4.3是羔羊增重1千克所消耗的母乳量。
屠宰率是指活重与胴体重的比例,每次测定要不少于定量头数,在秋后选择中等以上肥度的羊供测定。
早熟性与生长发育快慢有关,应根据初生重、断奶重、1岁重和成年重的比例来确定。如1岁重达到成年活重的70%以上,就算生长快,早熟性较好。
羔皮、裘皮品质可按所产羔皮、裘皮的等级比例确定。
(二)根据系谱选种
系谱是反映个体祖先血统来源、生产性能和等级的重要资料,是个体遗传信息的重要来源。假若被选个体本身好,并且许多主要经济性状与亲代具有共同点,证明遗传性稳定,就可以考虑留种。当个体本身还没有表型值资料时,可用系谱中祖先的资料来估计被选个体的育种价值,从而进行早期选种。
因此,系谱是选种的重要依据。根据系谱,还可以作出种公羊有关遗传性的近似结论,也可以了解其亲代及祖代是否曾进行过亲缘繁殖和选配效果。
系谱中的各代祖先对种公羊的遗传影响程度很不相同,以亲代影响最大,祖代次之,曾祖代更次之。在养羊业实践中,一般对祖父母代以上祖先的资料较少考虑。在进行系谱比较时,既要考虑该系谱表现的生产力水平和遗传性的稳定情况,也要考虑种公羊亲祖代的饲养水平,因为生产力的高低与饲养水平有密切关系。
系谱审查要求有详细记载,凡是自繁的优秀种公羊应作详细的育种记载。购买种公羊时需向出售单位索取系谱卡片。
(三)根据旁系品质选种
根据旁系品质选种,是指根据被选个体的半同胞表型值进行选种,即通过利用同父异母半同胞表型值资料来估算被选个体育种值的方法进行选种。这一方法在养羊业上更有其特殊意义。第一,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在养羊业中应用广泛,同期所生的同父异母半同胞羊数量大,资料容易获得;由于是同期所生,环境影响相同,从而结果也较准确可靠;第二,可以进行早期选择。在被选个体无后代时即可进行。
(四)根据后代品质选种
根据后代品质选择种公羊也叫后裔测验。个体鉴定、生产性能和血统都好的种公羊,其育种价值的高低,还得根据其后代的品质才能作出最后的结论。即便其他方面基本相近的几只种公羊,其种用价值却不见得相同,甚至相差很远。因此,根据后代品质选种是最直接最可靠的选种方法。由于选种的目的就在于获得优良后代。假若被选种羊的后代好,说明该种羊的种用价值高,选种正确。后裔测验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需时较长,要等到种羊有了后代,并且后代要长到其主要经济性状得以充分表现,而有可能作出正确评定的时候,才能做出结论。
尽管如此,后裔测验仍是大型羊场和有育种任务的羊场,以及一些重点养羊地区必须采用的选种方法。由于在养羊业已普遍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的情况下,每只种公羊在一个配种期能配成千上万只母羊,假若用未经后裔测验的公羊配种,很可能给育种工作和生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反之,通过后裔测验挑出来的优秀种公羊,扩大其利用率,就可能在短期内发挥显著的改良效果,因此,在养羊业中都很重视后裔测验。
后裔测验的方法,是把经过培育和个体鉴定的公羊,到1.5岁初次配种时,使其交配一级母羊30~50只。要求授配一级母羊是由于这样做所获得的测验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等级的母羊(一般情况下,提高一级母羊最难);假若一级母羊数量不多时,也可搭配一部分二、三级母羊,但这样做之前,须考虑这只公羊将来可能主要应用于哪一级母羊。
与配母羊及其所产羔羊,最好同群饲养,避免因饲养管理条件的差异而影响测验的准确性。此外,还应给予母羊和羔羊以适当的饲养管理和培养条件,以免影响羔羊的品质和对公羊的正确评价。
羔羊断乳和一岁半时作出个体鉴定并评定其等级。通过母女对比或同龄后代对比作出对种公羊的评价。母女对比时,可用母女各为1岁时的材料,或用女儿1岁时的材料与母羊当年的材料进行对比。两者比较,前者有年度间饲养水平的差别,后者有年龄上的差异。在饲养条件不够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同龄后代对比较之母女对比结果更为可靠。公羊前次后裔测验的结果,可作为以后公羊利用与选配的依据和参考。
(第二节)绵羊的选配
一、选配的含义和原则
绵羊选配就是根据母羊个体或等级群的综合特征,为其选用最适当的公羊进行配种,以期获得品质较为优良的后代。
通过选种摸清了羊的品质,再通过选配来巩固选种的效果。选配实际上是选种的继续,也是绵羊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选配要与选种紧密结合起来,选种要考虑选配的需要,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料;选配又要和选种相配合,以使双亲有益性状固定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绵羊选配的原则,是用最好的公羊选配最好的母羊,但母羊也要尽可能与较好的公羊交配,使后代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具有某种缺点如凹背或体质细致的母羊,不能用有相反缺点的如凸背和体质粗糙的公羊配种,而应该用背部平直和体质结实的公羊配种。
要扩大利用某一只公羊,最好经过后裔测验,在遗传性未经证实之前,选配可先按绵羊外形和生产性能进行。种羊的优劣要根据后代品质作出判断,因此要求育种群的羊要有详细和系统的育种记载。
二、选配的类别和方法
选配基本上可分为表型选配和亲缘选配两种。表型选配是以与配公母羊个体本身的表型特征为依据,又可分为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亲缘选配是着重考虑交配双方的血缘关系,又可分为近交和远交两种。
(一)表型选配
1.同质选配
使具有相同生产特性或优点的公母羊进行配种,目的在于巩固和提高共同的优点。如具有毛密而长的公母羊之间的选配就是同质选配。同质选配能使后代保持和发展优秀种畜价值高的特点,并使遗传性趋于稳定,但容易造成单方面的过度发育,使体质变弱、生活力降低。故在绵羊繁育中是否采用同质选配,应根据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定。
2.异质选配
选择具有不同优点的公母羊进行配种,希望其后代能结合双亲的优点。如选配羊毛密度大的公羊和毛长度好的母羊,以期产生毛密而长的后代。这种选配方式的优缺点,在某种程度上和同质选配相反。
3.表型选配的具体应用
选配中的所谓同质和异质是相对的。例如毛密的公母羊在同质选配的时候,以毛密来说是同质的,但以毛长来说,有可能是异质的。选配的性质属于哪一种,要看选配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型选配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只是主观愿望,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则是一桩十分复杂的事情。因此表型选配在养羊业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十分复杂的。下面主要谈谈其中的个体选配和等级选配。
(1)个体选配。是在绵羊个体鉴定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选配。采取这种选配方式的主要是特级羊,假若一级羊为数不多时,也可以用这种选配方式。它主要是根据个体鉴定、血统、生产性能和后代品质等情况决定配偶。
对那些完全符合育种方向,满足理想型要求,体重、剪毛量较高的优秀母羊,可选择两个类型的公羊:一是进行同质选配,让它和具有优良品质的公羊配种,使其后代具有更理想和更稳定的优良品质;二是进行异质选配,以获得结合双亲不同优良品质的后代。
根据第一次选配效果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了后裔测验的资料;假若第一次选配效果好,则以后可以继续这样选配;如选配效果不够好,则以后可以选配另外的种公羊。但应该知道,即便是同样的选配,每次所获得的后代也未必同样好,这是由于双亲或其中之一的遗传性不够稳定的缘故。
(2)等级选配。根据每一个等级母羊的综合特征为其选配公羊,以求得共同优点的巩固和共同缺点的改进。等级选配一般应用于一、二、三、四级母羊群(其中一级母羊只数不多时,也可作个体选配)。一级母羊符合理想型要求,没有明显的缺点,如作个体选配,其原则和方法同特级母羊。如作等级选配,则可选择和特级母羊配种后剩余的特级公羊。二级母羊(以新疆细毛羊品种为例)的特点是羊毛密度稍差,腹毛较稀、短。应为其选配毛密而长和腹毛较长的特级、一级公羊。三级母羊群的特点是体小、毛短和腹毛较差,应为其选配体大、毛长和腹毛较好的特、一、二级公羊。四级母羊群为生产性能低或有其他缺点的羊,可为其选配一、二、三级公羊。
根据上述情况即可推断,个体选配效果较好,但需要较多的技术力量和种公羊,故只能在少数羊中应用。而等级选配效果较差,但可节省人力和种公羊,因此仍被广泛采用。
(二)亲缘选配
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公母羊之间的选配。亲缘选配和表型选配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同质选配可能是亲缘的,也可能是非亲缘的;异质选配可能是非亲缘的,也可能是亲缘的。在养羊业中凡新生子代的近交系数大于0.78%者,或者交配双方到其共同祖先的代数的总和不超过6代者,为近交,反之则为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