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08

第8章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1)

夫街谈巷说,必有可米;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一曹植《与杨祖德书》选用的时候,可就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要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要找个把柄,便扣下来,不让过卡。

一茅盾《有意为之》

考点阐释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是作文“基础等级”对作文材料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文章的材料丰富,有足够的材料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二是文章的思想感情饱满,能表达自己的深层情感体验。具体到文体,主要表现为记叙文的六要素要完备,人物刻画细腻,感情动人,情节曲折;议论文中的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说理明白;说明文能体现说明对象的本质,顺序明晰,资料翔实。作文评卷细则明确要求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文章材料不足是影响学生得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节材料的积累)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统帅”;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士兵”。

当前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是个快节奏社会。读书、体验、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夫,不可否定,可不少同学由于平时各学科负担过重,时间有限、升学压力大,往往不愿意或不善于捜集整理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写作材料,这样便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

其实,学生十二年来的生活阅历不算少,又学过了五六百篇优秀课文,读过了至少百篇的名篇或名着,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接触了众多现实中的模范人物,可以说学生自己已经是一座丰富的材料宝库。可为什么写起作文来抓耳挠腮、捉襟见肘,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点既琐碎又陈旧的材料呢?静心思考,原因有三一是不善于积累,二是不会整理,三是不会变通使用。

一、捜集材料的原则

对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考查会发现,弘扬主流精神的!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够体现历史意识的!具有思辨力的材料大受欢迎。这些材料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为写作大添光彩。因而,在对材料进行捜集的时候要注意几个原则:

1.人文和思辨性

就是要捜集那些关注人的发展,体现人类的智慧、品质,文化含量较高的材料。如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有多种思路,比如细节决定成败、从身边小事做起,等等,这些中心更能关注人的发展,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导向性也非常明显。

2.历史和现实性

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现实焦点问题可以捜集。高考作文话题是开放的,它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和现代都有典型意义,因而材料的选择范围还是非常广阔的,这就要看学生们的脑袋中到底储藏多少了。具体来讲,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典故、名人逸事、成语故事、名篇佳句、焦点问题,等等。这些故事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它关注人的品质、人的发展,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并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再经过作者寓言化的处理,这些精神的表达就显得更加含蓄,更具深度了。如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四川省的作文题是坚强(等,就体现了现实性这一原则。

3.主流和异向性

在历史!现实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异样的形象和声音传达着深刻的理性和浓厚的情感,它们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往往能为文章融入新鲜的血液,这样的形象和声音不妨根据需要捜集一些。当然,对这些材料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滥用都只会适得其反。选择这些材料的作用主要还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提高全面认知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动中国和世界的新闻人物!奥运会主题等是首选。2007年全国I卷、II卷,2008年全国II卷都涉及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4.集中与一致性

材料要集中地表现中心,不能让材料漫出中心,要追求材料本身与中心的紧密。

二、积累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作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生活的“加工”过程,因此,新鲜的作文材料,也只能从生活中来。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开发作文资源,才能让考生的作文流淌出清新的生活之水。

积累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1.生活积累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捏斯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高考作文考查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能力。学生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难免使视野受到局限,不论学习多么紧张,但一定要处处留心,善于观察,用心体验。留心观察,便能捕捉住那一闪而过的美好瞬间;留心观察,才能挖掘出那深埋在平凡小事中的闪光点》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家乡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

(1)留意生活小事

《红楼梦》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体现的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但也是写作中积累材料的一条好方法)生活中原本有许多美妙的东西只是我们的心灵太匆忙、太浮躁了没有好好地去品味、去把握它。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恶行重大的囚犯一人关在独居房中整天看不到其他人也无法和任何人说话三餐都是由墙上的小洞送进来的。

有一天,一只小蚂蚁爬进他的牢房。他看着蚂蚁四处爬动因为穷极无聊就把它放在手掌上把玩喂它一两粒米饭,晚上则把它关在自己的茶杯里。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从来不懂得欣赏蚂蚁的可爱,不觉怅然若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当中一定有许多我们未曾发现的奇迹,它们应该说就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一如冷冬里的阳光,因天气的寒冷而被我们忽略了它的暖意。

(2)关注家庭生活

家庭是人们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家庭生活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温馨无比的爱意、酸甜苦辣的悲欢等都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及北上求学的生活体验,没有作者精细的观察和真挚的报恩情怀,便不会有《背影》的问世。

高尔基着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小说通过“我”对幼年时的家庭苦难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反映了19世纪末俄国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3)关注家乡生活

家乡的山水、风俗、人情、人文景观等,经过饱蘸情感笔墨的点染,都会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古人借月思乡,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公元725年李白25岁时辞亲远游,初离蜀地写下的。可见,四川是诗人的故乡,初次离乡的李白难免心生离愁别绪,挂念家乡之事。因此,李白在借峨眉月抒写离愁时,不自觉地融进了丝丝乡情。这就是“思乡的明月”的雏形。他的又一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动形象、情真意挚、意境新奇,是中国思乡诗的代表,被誉为一首“无比精粹而不失伟大的东方乡情曲”,它创造了在中国诗歌中独树一帜的新“月象”思乡的明月。

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唱出了不同年代、不同经历的人们对故乡的心声,抒发了对家乡无限的爱恋之情,描写生动真切,语言通俗质朴,乡土气息浓郁。

2008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都市和乡村,是我们的栖息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望。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情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不管是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熟悉的生活影子,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来。

请欣赏200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凡·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让人悠然神往。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地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倭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吸。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痩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着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是的,故乡是宽阔的,不管我们成功与失败,它都会接纳我们。生活赋予了每个人一个生存和展示的舞台,朝气蓬勃的中学生,应果敢地走出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行列,大胆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擦亮尘封的眼睛,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观察故乡的风土人情,高山流水,去感知风花雪月,去体验世态炎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生活,并调动缤纷绚烂的生活积累去塑造生活。

(4)关注校园生活

校园里“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追求和梦想,有我们的喜怒哀乐。这个领域简直丰富得无与伦比,只要把其中的一部分写出来,就无异于写出一个光辉的宇宙”,刘国正语)。只要我们善于用智慧的双眼打望校园,校园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同学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我们的心中荡起情感的涟漪,都会化成写作的素材源源不断地流进我们的文章中来,变幻出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了十多年,对教师、对课堂、对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应该最有发言权!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故事生动感人!只要我们慧眼识菁菁校园、真情绘师生风采,深入开掘,就能采摘到真情的花朵,谱写动人篇章。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怎样去选择呢?

①记叙有关老师的事老师,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人之一,老师做的事,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果能把老师做的某一件事情描述得很具体,写出详细的经过,就是一篇好作文。从哪些方面写老师做的事呢?一是写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事。例如,有位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老师马上把他背到医院里治疗,又有一位同学上学时被雨水淋湿了衣服,班主任把自家孩子的衣服拿给他换上等。二是写老师辅导学生学习的事。例如,老师给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补课、老师教学生学电脑等。三是写老师自己的事。例如,老师钓鱼、洗衣服、打球等。

②记叙同学之间的事

同学们到学校读书已有几个学年了,每个人都天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活动、玩耍,同学们在一块儿做些什么事情,都会看到,都会听到,有的同学自己也做了。只要选好一个事例,就不愁写不好了。写些什么呢?一是写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例如,班上有位同学忘了带文具盒,没有笔和橡皮,另一位同学主动借给他,又如,班上有位同学成绩很差,成绩好的同学都主动帮助她,她的成绩提高很快。二是写同学在校学习的事。例如,课间十分钟在做些什么呀、做广播体操情况呀、考试经过呀、做智力游戏呀等。三是写拾金不昧的事情。例如,有位同学拾到钱包后马上交给了老师等。

③记叙校园内的各种活动

校园,是同学们的乐园。大家在校园里读书、写字、绘画、跳绳、拔河、踢毽子……校园里的事可多着呢,既有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又有同学们自己开展的文娱活动,有的活动同学们自己也参加了,有的活动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写些什么呢?一是要记住校园里的一些活动场面,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活动场面写,例如,“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文艺演出、乒乓球比赛、儿歌咏唱会等。二是要写清楚校园活动的经过,例如,要写一次校园义务劳动,要先写劳动前的准备,再写劳动过程,最后写劳动后的感受。又如,要写拔河比赛,应该写出这次比赛的具体过程。

(5)关注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