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07

第7章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2)

在我国历史上,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忠于楚王,热爱楚国,心系楚国人民。当他被放逐时,忧愁忧思乃赋《离骚》。《离骚》至今放射着爱国主义光芒。林则徐是爱国的,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至今激励着我国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辛勤地工作着。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小说和剧本,它们都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

在国外,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人民在国土沦陷后难以抑制的悲愤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甚至连比利时的小男孩也明白国家一词的含义。请看习作《妈妈的礼物》,到了家里,妈妈递给我一个盒子。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铜铸的撒尿的小男孩,这是什么礼物!还珍贵呢?我没好声气地把它还给了妈妈。妈妈见我这个样子,笑了,爸爸却严肃地告诉我,这个孩子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当年,布鲁士人攻打比利时时,偷偷点上了炸药!要炸毁这个布鲁塞尔城,那长长的隐蔽的药线被这个小男孩发现了,他在来不及告诉大人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撒尿浇灭了药线,救下了这个城市,比利时人感激这位小英雄,为他立了纪念碑,这个小铜像就是按照纪念碑上的孩子形象铸造的,这时,我才明白,妈妈送给我的这个礼物,是希望我能和这个孩子一样,爱自己的故乡,爱自己的祖国,听完爸爸的话,我觉得这个闪闪发光的小铜像好像有了生命一样,太可爱了,于是,我又从妈妈手中接过礼物,郑重地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一件小礼物,展示了一家三口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心灵。

3.聚焦时政,共建精神家园文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文章的主题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自撰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达了读书人对社会的关注。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格局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尤其是中学生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耳闻窗外事,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形势的变化,关注未来,关注精神家园的构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开创时代精神。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作文要介入国内外的热点话题,表现对当今社会的正确认识,能挖掘出事物的内在意义,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如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的作文题,写作时要紧扣时代脉搏,引领青年关注未来,仰望星空,追求真理、自由、博爱、正义,勇敢地担当时代责任。2007年湖南卷《诗意地生活》的文题,写作时要引领人们超越平庸的物质生活,关注心灵,关注自己的精神家园。

热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看到小狗那么可怜,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她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另一扇窗。从这个窗口望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而空,心里顿时明朗起来。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刚才你开错了窗。”

人生之旅,我们不也常常开错“窗”吗?

请就“人生之旅开错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全新思维:写好本题首先要准确把握话题材料的寓意。这个故事本身是多义的。不同的人,由于思维角度、感情倾向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理解。若从小女孩的角度看,她看到了悲惨死去的小狗,也看到了美丽的玫瑰园,哀伤与欢乐都经历过了,如果她的认识、情感因此变得成熟和完整,那么开错窗又何妨呢?若从外祖父的角度看,他希望年青一代的眼里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玫瑰”,老一辈的指引作用在这里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若从故事整体意蕴的角度考虑,可以指出开错窗是人生的必经之旅,我们应适时地调整前进的方向,去寻找美好的未来。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我长兄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他能事先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人们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上述材料讲的是名医扁鹊对治病的见解,这种见解对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不无裨益。根据你对这则故事的理解,请就“事前、事中、事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全新思维:本题写作时要特别关注“事前、事中、事后”三者的关系,不能抓住其中一点大做文章而不及其余。如果把话题的“事”与原材料中的“病”进行类似联想,那么可以将“事”看成是一种弊端,或一个问题。例如对人们所关注的腐败现象,可以采取事前防范(制度制约)、将腐败扼制于萌芽之中或重拳治腐谈三者齐抓共管,确保吏治清明,特别要强调防范重于惩治。如果把“事”看成一门管理的学问,那么可以得出: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还可以把“事”写成一个事故,比如火灾之类,通过编拟故事的形式,写出灾前、灾中、灾后人们的评价或得出的教训。本题中的“事”也可以写成“好事”:事前认真论证决策,事中不断修正,事后认真总结,各得其所。

(第二节感情真挚的要求)

一、什么是感情真挚

所谓“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

“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

“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生活、社会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意思是说文章靠的是以情动人,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尽管辞采丰富,读起来同样索然寡味,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的确,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写人叙事也好,绘形绘景也罢,无不蕴含着感人肺腑、引人共鸣的真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文章都是情感类文章,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家都是平实地写生活中的琐事,实话实说。他们那朴实本色的情感使读者流下或激动或辛酸的泪水!事实告诉我们,写作文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因此,我们在写作文之前,不妨先想一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感情!是对某个事物的喜爱还是厌恶?是对某个人的热爱(感激(思念还是憎恨!是快乐还是忧伤?是欣喜还是愤怒?是赞美还是蔑视……当你确定要表达某种感情时,就能写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了。

1.情要美

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抒爱国主义之情,抒社会主义之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发的感情,迎合哪些品味的趣味,诱发人性人情中哪一种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个性素质和心境不同,他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应当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2.情要浓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情感有浓淡之分,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告诉我们,作文选材要选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动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有一个朋友去看望他,敲几次门,都没人回应。这位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一问,才得知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得不能自已。大凡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推及到高考,大凡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浓烈感情的结晶。

3.情要真诚

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这样就发生了情感共鸣。对现代人来说,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是健康的人格。

叶圣陶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套话。”(《学作文报题词》)这种实话实说,用朴实本分的情感,使读者流下激动(心酸泪水的写法,就是生活写真法。文章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情满于山,与海意溢于海,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要有真情,首先要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要用饱含感情的双眼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生活的滋味。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人,经常与亲人交流,尽可能多地浏览报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亲情(友情(爱情(人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是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小事,能让人深深领略生活的况味,如果把它与下来,就能够引起读它的人的感动,朱自清的《背影》文就是范例。

4.抒情方式要多样化

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的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要写好真挚的感情,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起码必须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还要充分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文,既有描写,又有叙事、抒情,作者把真切强烈的感情融入叙事描写中,因而使那些家庭琐事的叙写和个人哀乐的抒发更增添了令人荡气回肠的力量。

名题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党的十七大召开时,全体与会代表在国歌声中肃立默哀,大会期间,胡锦涛同志三次提到“铭记历史”。自古以来,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古鉴今,正确地、认真地总结历史经验,对当今和未来的发展都十分重要。

请你以“历史的启迪”为话题谈谈你的理解、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点拨: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面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只是观看,历史是应该给我们一些启迪的。什么样的启迪呢?大处着眼立意,国家兴衰,国防、外交、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都有启迪,形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任何一条措施都值得今天我们加以研究借鉴;中国历史上的反贪措施,宋代的高薪养廉,明代的严刑峻法,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秦的焚书坑儒,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四”运动对我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小处着手描述,访问名人古迹、历史景观,阅读历史名人着作,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历史演变角度探索文化、科技诸方面的问题,都与话题有关,都在可写之列。唐太宗的任人唯贤、勇于纳谏的胸怀,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呼唤……为此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构思,如吃水不忘挖井人、继承与发展、延续与传承、继承基础上的与时倶进、不要人为地割断历史等。

佳作示例

历史从那里走来我沿着你的目光,追赶你的方向,我看到鲜花开满山冈。

一、陈赓大将片尾曲历史从那里走来,点燃了希望的圣火;

来从这里出发,举起了胜利的火炬;

现实的这个驿站,我们驻足,回首,展望。

在当下纷繁之中,我静默着。沉默历史的沉,静谧岁月的流逝。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冲出了历史的回响,历史的呢喃。

“忘记等于背叛”,这几个字掷地有声。忘不掉盛唐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后民族的纷繁战乱,忘不掉大清“天朝上国”迷梦后的百年屈辱,忘不掉十年动乱茫茫黑夜低泣阵阵的悲凉……历史从那里走来,像一个剌青,时时警醒着我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抛弃历史,也就扔掉了自己的灵魂,抛弃了自己的羞耻心!丢弃了自己的爱国心,一个民族扔掉自己的历史,必然走向衰亡;一个人丢弃自己的过去,也将走向茫然,我们要典藏历史,珍爱过去。

从战火纷争中爬起来的中国,现在生机盎然,中国人的生活蒸蒸日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重要,一个个成就,一个个突破,都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兴奋自豪,在欣喜的时候,我们并不曾忘记,中华大地上的每一寸土都渗透着革命烈士的鲜血,中国的独立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中国的强大是无数志士用汗水浇铸而成的,从历史中,我们了解到文化的璀灿和博大精深;从历史中,我们找到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中,我们探索出继续前进的更好道路,历史为现实奠基,没有改革开放的策略,也就不会有中国入世的成功;没有“一国两制”的政策,也就不会有如今的港澳回归;没有过去经济特区的设立,也就不会有现在沿海经济的飞速发展。铭记历史,铭记那些留下姓名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们的伟大创造;感谢历史,感谢先辈们的奉献,

中国正如一艘马力十足的巨轮,在乘着历史之风,昂然搏击惊涛骇浪,勤劳的中国人,在沿着先人奠基的路上披荆斩棘,勇闯世界,历史从那里走来,我们沿着它的方向,看见鲜花开满山冈。

例文评析

这是一篇情采飞扬的散文,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围绕“历史从那里走来”这个线索,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点点片羽,表现了应当“铭记历史”“感谢历史”的主旨。文章材料翔实而厚重,缝合似行云流水,显示了作者驾驭材料的能力。文章语言流畅自然,充满灵动感,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