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05

第5章 妥善立意中心明确(2)

最后,要大胆取舍,见微知着。作文不求面面倶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将属于这一题范围内的某一点!某一侧面!某一感人片段写得深刻一些!充实一些!生动一些。如椽大笔,不一定篇篇都是妙文华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让人领略生活的况味。

例如:2006年安徽高考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读太爷世间的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是几页薄册,有的人则是一部巨着。我真的不知道太爷该算一本怎样的书,在我有限的记忆中,虽反复解读,却也只能写一写零散的札记。

自打我可以自己上下楼梯后,便经常跑到楼下的屋里。那里住着我的太爷和太奶奶。虽然他们老两口已进城多年,但仍然保留着中国农民的那种勤劳、慈爱和简朴。

太爷个子不高,脸上布满皱纹,使我最大惑不解的是他脑门上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包。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爬到他身上,伸小手摸他那包,还问他“太爷,这包是怎么回事?真好玩!我也想有一个。”而太爷呢,总是微笑着看我,不回答,将我抱在怀里。

读太爷,是一种趣味。

我从小不爱上幼儿园,每次爷爷或爸爸先带我到农贸市场绕一圈儿,看一看鸡、鸭和兔子再去幼儿园。可有一次我不知为什么死活不去幼儿园,虽然爸爸和爷爷都说带我去看小动物,但我仍是不肯上车,最后爸爸拖着我到自行车前,将我硬放在车座上,我挣扎着放声大哭,无奈地看着周围,车动了,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了我的车座,车停下来了,是太爷,我哭得更厉害了,太爷将我从车座里抱出来,哄着我,安慰着我,太爷,他爱孩子,爱我,他不忍看到孩子哭泣。

读太爷,是一种慈悲。

我们家没有人吸烟,也没有人爱喝酒,只是爱喝茶,这也许是我们家的传统,太爷也是这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先沏一杯茶,他好像很喜欢看袅袅的蒸气从杯口冒出来,很喜欢闻那阵阵的茶香,很喜欢品那茶里的苦涩,他去世时仍然悠闲地坐在床上,手里拿着茶壶,安详地闭上双眼。

读太爷,是读一种心境。

太爷和太奶奶的感情很好,从不吵架,生活得很和睦,他们好像不愿分开太长的时间--在太爷去后的第八十一天,太奶奶也去了。奶奶说太奶奶在过世的前一天曾对她说,他们明天又能见面了。

读太爷,是读一种永恒……

该文最大的特点是立意集中,大题小做。读谁?很多,但作者选择的是太爷,这是对象集中(读太爷的什么?很多,作者又选择的是读太爷的外貌,读太爷的品性(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太爷的“趣味”、慈悲”、依恋”、心境”、永恒”。这样,由大到小,由概括到集中,这是作者的感悟所在,能力所及。同时,文中在每记叙一件事后,用点睛之笔,写自己的感悟,这既是使主题集中、豁亮的技巧,也是使文章结构工巧、线索明晰的匠心所在。

三、小题大做

所谓“小”,就是指命题角度较小,涉及范围较小、较具体的文题。“小题大做”,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是从较小、较具体的“点”伸展出去,通过描写或议论来开掘、提升它的意义,从而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面貌。要想使作文变得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从较小、较具体的“点”伸展出去,通过描写或议论来开掘、提升它的思想意义,从而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面貌。这种立意的方法,能达到以小见大、以微知着、以古知今、以近知远的效果。这是使作文立意深刻常用的一种技巧。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滴水见阳光”的艺术效果。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父亲在南京车站上告别前为“我”买橘子的一幕,这也是一件“小事”,但反映了父亲对“我”的挚诚的爱,而且能捕捉到表现父亲爱的关键点,抓住了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描写得细腻生动,催人泪下。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深厚的父子情谊。

“大”和“小”是对立统一的。“小”是“大”的一部分,“大”必须通过无数的“小”才能体现其本质特征。当然,写作选材时,也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小”和“大”是有一定的分寸和尺度的,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就会“小”得琐碎,“大”得不当。所以“小”要小得典型,“大”应有个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扩大。例如前面提到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作者就是通过这一“小事”,反映了父亲对“我”的挚诚的爱。这既是父子间小爱,也是人间大爱。与此相反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写《小草》散文时,先描写其生长的环境表现其平凡与顽强的生命力,这是恰当的;接着在最后与目前的保护环境意识相联系,又大谈环境意识,这就太夸张了。

那么,小题怎样大作?

首先,要判定哪些题目是小题。如2008年高考上海市作文题目《他们》,是小题,但要通过“他们”表现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这就是大作。

其次,要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虽然处处描写“小”,却要时时表现“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中选小,小中见大”,按照这条原则去做,我们的作文就可取得“视一斑而窥全豹,见一叶而知天下秋”的效果。

再次,可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精神品质联系起来,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借文题中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同时,还可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使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这也应注意。如1998年的小作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文义是够小的,但却可以切入“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的大问题。

在作文中,漫画式题目就需要“小”题“大”作,揭示其深意。

四、虚实转化

清代刘熙载在《艺橄》里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好,以草树写之。”写作往往要虚实转化,这样主题才能表现得深刻而全面。比如我们写山,光叙述山的海拔有多高、几个峰、多少个谷,这样山的气势表现得不好,又给人的印象不深,如果我们描写山冈的云雾、山腰的瀑布以及奇松异石、峰峦叠嶂等,那么山的伟岸、山的险峻、山的气势马上就会凸现在我们面前。我国古代绘画中所描绘的传说中的龙,往往是在云雾中露出一鳞半爪,但观者所感觉到的则是一条完整的巨龙。近年的高考题目如《尝试》《车站一瞥:》《肩膀》等属于这类写法。如以根”为话题的作文,是采用“以实写虚”的方法来写的。

对于“虚题”要实写,“虚题”一般从哲学、道理、精神层面命制,比如《北京的符号》《人与路》《季节》、2008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目《坚强》等。如对于“人生”这样的话题,有记叙某个人的一辈子的事的,也有写一类人在一定社会形态及其观念下选择的生活方式的。作家路遥先生的《人生》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的主题,也反映了新时期新农村的某些矛盾,凝聚着作者对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也有写人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

“虚”和“实”是相对而言的,实题要虚化,是构思立意由实到虚、由个别升华为一般!虚题要实写,是指不空谈道理,要将立意落到某个具体的人、事、物、景等载体上。一篇文章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才能虚实转化,虚实相生,才会内容丰厚,立意深刻。

五、多维立意

角度是指作者站在什么位置,以什么样的视角,以及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审视、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描写景物、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评论问题等。万事之物,由于观察者站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作者审题时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就不同。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恰可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审题时要变换认识思路,从相似角度、正反角度、空间角度、辩证角度和组合方式等方面来思考,提出新认识。虽然立意点有多个,但还需要确立一个来突破。选点突破是文章立意集中的表现。

如对薛谭学讴》可从多方立意为: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这则寓言如果从薛谭的角度选点:

①由“辞归”联想到:骄傲自满,切勿浅尝辄止;

②由“乃谢求反”联想到:要知错改于曰;

③由“终身不敢言归”联想到:青出于蓝还要敢青于蓝,要有创新意识,敢于说“不”。从秦青角度立意,可确定为:

④要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诱导。

通过对比分析,①②立意一般,③有批判精神,④有针对性,选③立意就新颖。

六、逆反立意,独出心裁

有些观点,随着时代的变易而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采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方法,突破思维定式,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往往会别有洞天,使文章见解新颖独特、熠熠生辉。

比如,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崇尚愉快教育、探究学习科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今天,应当倡导学生这样立意: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又如对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辩证分析,在我们安乐祥和的社会主义国度,尤其是对生活条件逐渐奔小康的家庭来说,提倡“生于安乐”,论述如何“生于安乐”应更有现实意义。

七、顺时立意(与时俱进法)

观念要有时代气息,要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合上时代的节拍。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别于过去的任何时代。时代在前进,我们的观念也应该与时倶进。事实上,人类已经跨入新世纪,我们对原先的许多观念都作了新的思考,出现了新的含义。例如写一个老实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老实人多半是驯良的、听话的、与世无争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对“老实”的一种解释是“规规矩矩,不惹事”;而我们今天不这么看,当代的老实人应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讲,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有些人不敢提的不同意见!等等,如果以“老实人”为话题,写成记叙文,我们就应该在文章中尽量反映新的时代观念,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如果还是死抱着旧观念不放,立意又如何出新呢?当然,“老”的观念,如果处理得当,也能出新。如“各人自扫门前雪”是老观念,但今天看来,未必就一无是处,至少能强化责任意识。

热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极限体育运动员不断冲刺极限,“更高更快更强”体现了人类挑战极限,不断突破的精神,拉一个弹簧,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

在某些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在另外的领域,又需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

请以“极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那是个冰冷的冬夜,我和朋友驶过一处我们不太熟悉的城区,汽车突然滑出道路,撞入一户人家的前院。我们用力推车,附近人家有好多人也出来帮我们推。最后把车推了出来,我们要赔偿房子主人前院所受的损失。

他断然拒绝了,笑着说:“看见大家同心救急扶急,留下几条车辙算得了什么?”

大家都多一份友爱,世界就多一份温馨。

请以“互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思路提示

1.可以从以下角度入笔:①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②写一种“体验”极限的感受。③极限是绝对存在的,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能给自己无限加压,不然,后果是过犹不及。④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的承受力已达到极限,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得以生存,使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⑤极限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盲目地向极限挑战,是无视客观规律的表现,结果可想而知。

2.“互助”这个话题的实质是爱心。爱心是美德的种子,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社会温情,是对他人的同情关注和给予,是人的德性良知和教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人性基础。爱心付出的回报就是你得到别人的爱。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拥有一份爱心是难能可贵的。大家都多一份关爱,世界就多一份温馨。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话题作文的写答,一定要走出“互助”仅指“互相帮助”的狭窄立意,要从爱心这一根本进行深层次挖掘多角度立意,方可写出深刻新颖的文章。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长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一曹丕《典论·论文》。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考点阐释

自2001年以来,《考试大纲》写作的“基础等级”第三条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也是衡量考生作文内容的一条重要标准。《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也将此项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情”就是感情;“意”就是思想、旨趣和观点。文章的作用大至经国治世、承载思想、传承文明、宣传真理,小至反映民俗、抒写性灵,都应以能鼓舞人心、开启智慧、乐观向上之为要。“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内容是学生心灵美丑的折射,考场作文如果满纸消极思想和错误认识,阅卷老师势必对你的品行评价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