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赢在起点-高考高分作文
45191400000040

第40章 突破发展等级的方法(2)

1.叙事类文章怎样才能写得“深刻”叙事类文章,一般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努力反映事件蕴要注意感情的升华。一件事的思想意义是多方面的,因此,立意时要力求从事件所表现出的各种思想意义中,寻找出最主要、最典型、最深刻、最动人的那一种思想意义,因为它决定事件的主要性质,代表着事件的本质。除了要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义,还要挖掘事件的深刻原因。

在主题开掘方面,可以有以下技法:(1)小中见大

“袖里藏乾坤,沙中显世界。”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记叙文要达到深刻的要求,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小中见大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切入重大而严肃的主题。

②能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同某种哲理、风格、品质联系起来。

③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优秀的文章总是紧扣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如2008年全国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举手投足之间爷爷是个老党员,祖辈是清朝遗老。他一手将我拉扯大,管教却很严厉。小时不懂事,一直很恨他:出门、回家要和家里人一一道别、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时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夹到什么吃什么,不许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许吃饭说话;睡姿要规矩,两腿并拢,侧卧;坐姿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挺胸;他人讲话不许插嘴,打喷嚏时捂嘴转脸低头……

这么多规矩,悉数如枷锁般缚在我身上,虽然知道大人的教育是为我好,却发现同龄的孩子鲜有遭受与我相似待遇。

更由于爷爷的强硬教导,我不得不从小学会自我克制和恪守纪律,这对于一个淘气爱玩的孩子来说,其实相当痛苦。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条条框框赋予我的,叫做素质和教养。举手投足之间展现的点滴细节,闪耀着人格的光辉。

于是我总将“请,对不起,谢谢……”挂在嘴边,并由衷地说出口;于是我从不任意打断他人的话而耐心地等对方说完;于是我担任三年的劳动委员,干活时总是心情愉快地哼着歌!于是当老师布置许多作业,同学们欷戯哀叹时,我默默地记下作业……

举手投足是一把尺,它是衡量人的内在含金量的标准。含金量高的人,必然,我敢说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

屠格捏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周恩来总理仪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或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道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愣是日积月累地修成了一条路……

举手是小事,投足是小事,细节更是小事。吃饭是小事,说话是小事,出门上街是小事,回到家也是小事,和一个朋友交往是小事,和一个陌生人交往也是小事,其实生活就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去做!即使是民族振兴这样的小事,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十三亿分之一认认真真去做。

我愈发地明白爷爷的良苦用心,也愈发地感谢他,他用严厉的教育告诉我,要做一个秉承中华传统的人,做一个含金量高的人。

我又何尝不希望像我爷爷一样的人多些,再多些,训导出优秀的一代。让本就风雅高贵的中华之风,代代传下去!

例文评析

由小见大是本文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个人体验推而广之,想到了名人、伟人的成功经验,并感悟到,细节成就伟大的人。由于把爷爷的言传身教和名人、伟人的典型生活细节结合在一起写,避免了抽象说理。语言有特色,流畅之中也有华彩展现。

((2)独辟蹼径)

改变传统习惯的写作视觉,单独开辟出一条新途径,使文章的内容产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新意,这就是独辟蹼径法。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扩展式,就是在通常立意上加以扩展,老中求新,是一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二是反常式,也就是与传统的立意对立,正中见反,异中求反,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在作文中,很多同学苦于写不出新意,其实如果在写作中善于运用逆向思维,那么文章就会产生全新的思想和观点,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例文(2007年北京卷):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

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接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例文评析

本文以四个场景:6岁、16岁、昨天和今天,把“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具体转化为对父爱的赞美的主题,角度独特,扣题准确,从而说明了父爱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父爱如山,父爱沉默,父爱无需多言,但在这种沉默中,包含的却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本文情感深沉而质朴,语言含蓄而隽永。

((3)实中见虚)

作文所给的话题有时是比较空泛的,而据此进行构思立意,就一定要把它落实到具体实在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意义有所依托,实化后的文章就凸现出来了。

例文见第一章中齐白石老人作画的故事。

(4)细节入微法

“盆山蕴秀,寸草涵奇”,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直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这样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

为了淋漓尽致地刻画表现对象,写作时,可把“镜头”始终对准一处,进行步步为营式的描写!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作者不避其繁用墨如泼,扣住“拳打”,一拳拳都写得很详细!鲁提辖是一拳比一拳狠,被打者是一步近一步就死地。由于小说家的精雕细刻,小说的情节波澜层层推进,一个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豪侠亦跃然纸上。运用好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具有穿透灵魂的作用。

例文,2006年陕西:

当他逝去的时候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立于山头茫然凝视远方。马啾啾兮燕山苍,众人表情肃然,音乐的旋律戛然而止,高渐离悲壮的缶声从此打住,众人起立敬送他,太子丹奉觞端酒为他饯行,临别之时,突然深深一拜,眼中满含着热泪,声音哽咽地说(“先生,燕国全靠你了……”荆轲接酒一饮而尽,上马扬鞭而去。

走在去秦国的路上,荆轲的思维极为烦乱,以往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思绪一下子飞回到往日的时光中……

秦国雄师挥戈东向,他们一举扫灭了韩国赵国魏国。一时间,秦国的兵锋直指弱小的燕国,燕国地处塞北,兵弱民穷,难于抵御虎狼之师的秦军。一战之后,燕王率师仓皇而逃,太子丹一腔热血发誓救国,他携重金求到自己门下,声泪倶下,一掷千金,赠良田,赐美姬,痛陈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自那个时刻起,自己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救黎民免于兵戈之祸,下决心苦练剑法,闭门谢客。每日练至晚上二更,闻鸡起舞,虽说技艺大进,但身赴险地,强弱悬殊,吉凶难料!田光先生曾劝阻说,不要以卵击石,况且秦王武艺颇高,身犯险境,事情如果办不成,反而让人耻笑但为了燕国的百姓,必须一搏,但愿天佑燕国!

想到这里,荆轲加快了步伐,急忙赶路。

秦王政在诸侯中以凶暴闻名于世,又自负先祖强大的基业,鲸吞六国,而他本人武艺精湛,根本就没有把天下的群雄放在眼里。他听说燕使带来了燕国降书降表,于是他带长剑,盛气凌人地端坐于朝堂之上,等候着荆轲的到来。

荆轲上前,心平气和地翻着地图,一点一点地向后翻着。

也许弱者永远摆脱不了被命运戏弄的当图穷匕首见时,荆轲忙上前抓住利刃,朝着秦王猛剌。双方一场生死搏斗就此展开,殿上秦国武士的怒吼声没有使荆轲退缩胆怯,秦国大臣百般阻挠也未能使他有半点分心,但秦王仗着长剑终于将荆轲打败。伤痕累累的荆轲临死之前,使出全身力气,把匕首投向了自己的强大敌人。英雄长叹一声,含恨而死。

后人对荆轲此行的做法往往褒贬不一,但有个叫司马迁的人,把荆轲的事迹列入了,史记。原因很简单,荆轲挑战强者的勇气令人钦佩:他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虽败犹荣!

例文评析

本文角度新奇,故事曲折,语言精练。文章围绕人物精心描写,通过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等描写方法,细致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强者的英雄形象!

(5)融入理性,感悟升华法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纵览世界,洞察人情,用心感受,用心体味,方能感受到真情的可贵真理的永恒,方能写出动人的华章!用心感受,联想人生,便会体味和解读出生活所折射的丰富内涵和深邃哲理,显现出高远的志趣!写记叙文时适时适当地加上一些议论之词,精妙的议论常可以使文章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可以在叙述中渗透感悟,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的感受领悟思考,从而表现对生活独到的认识(也可以托物言志,将自己的气质精神情操等蕴含在一定的物象之中(还可以在抒情中融入理性色彩,使文章情理相融!例如:

感悟生命

天地万物,如此之多。天的无边无际,地的无边无界,如此广阔,孕育着成千上万的生命。上帝赋予万物以生命,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目的)以各自生命的独有姿态对待自己,展现生命的意义。

大自然中有些生命转瞬即逝,有些千年不亡。但它们都在努力地使自己的生命发光发亮,尽显其颜色和风米。

杉树身躯挺直,直插云霄,在浩浩人间站立起来,在一年四季中从不换色,坚强固执,一生都以笔直的姿态面对酷暑严寒,风霜雨雪,直至多少年以后耸入云端。

蜗牛是带着家的生命,它虽然走得很慢,但它也从不放弃每一小步,如果它没有了家,它就会失去保护,失去自己的生命。它一生都要背着它,以这种姿态使自己生存,即使是那么累,以完成壮烈的生命旅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小步,都是它生命的一部分,都是它生命的延伸。

雄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仰慕。惊叹它强有力的翅膀,在浩瀚的天际中翱翔。多么自由的生命!展开双翅冲向云端,搏风击雨,俯视大地,又似乎在号召万物奋发向上,它把自己的生命全都倾注在翱翔蓝天这一追求上。

人们总喜欢赞美生命,即使是一块默默无闻的石头,又或许几棵不起眼的野草,都可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感悟。他们又喜欢探索生命,赞叹万物各种的生命姿态,赞叹它们以最佳姿态面对风云雷电,装扮这个世界,世界也因此而绚烂精彩。

我们对待人生,难道不应该也像大自然中的生命一样吗?像杉树一样坚持执着,努力向上;像蜗牛一样,即使是那一小步,也不放弃;像雄鹰一样,展开自己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梦想,创造出更广阔的天地。

大自然的万物站起来了,因为它们以生命的姿态去对待了,那我们人类又何尝不该以生命独有的姿态去对待生命展现生命呢?感悟生命,做到坚持,永不放弃。追求理想,才能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

文章习作者的构思是较为精彩的,由自然界的万物这个面落笔,展现了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姿态;然后又以杉树蜗牛雄鹰这几个动植物为点,勾勒出生命的不同形态和轨迹,做到点面结合;然后又由远及近,由物及人,水到渠成地引出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发人深省。

2.议论文章怎样才能写得“深刻”许多考生写议论文,习惯于“观点+例子”,不善于在“论证”这个关键环节下工夫,不会全面辩证地分析看待事物,偏执一端,肤浅幼稚。要克服这些缺点,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这种写作方法的关键是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大处着眼”是指文章“大气”,有独到的眼光和高远的立意,能揭示出深刻的意旨。“小处落笔”则是指写作对象要小,要具体。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必须把现实生活融入作文中,不要就事论事,尽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到深的大致顺序是:自我!家庭!集体、阶级!民族)国家!人类宇宙。

请看2003年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