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诊所。夫妻都是“医师”或者心理医生,都想治好对方的病,甚至根除对方身上的“坏毛病”。都想把对方改造得像自己一样。然而他们往往不是连对方的好习惯也治掉了,就是起了反作用。
——是服役。建立在“报恩”、“还债”基础上的婚姻,完全是一种为了尽义务的终生“志愿兵”。在“还债”思想地指导下,服役者对主人俯首帖耳,百依百顺,甚至逆来顺受,恨不得下辈子再为其做牛做马。
——是一台“天平”。在婚姻的天平上,夫妻各站一边,经济分配、享受娱乐、孝敬父母,一切对等,若一边稍不平衡,天平便会跌倒。但愿这台天平精确度不要太准,否则斤斤计较,报废率就太高了。
——是一台戏。许多人为了保持和维护原本不太美满的婚姻,偏要故弄姿态,一辈子在表演中生活:或演独角戏,或演二人转,表演得越好婚姻就越“巩固”。倘若唱起对台戏,那便会原形毕露。
张先生说的似乎都是大实话,都是对现实婚姻的种种观察和总结,然而总觉得太凄凉,太伤感。其实男人和女人就是两个正负磁场,不论走到那里,活到多老,都会两性相吸。
婚姻是人类两性关系合法而公开的组合,她就是一男一女组成的小小合作社。也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小、最有力量、最具繁殖能力的一个细胞。那些对婚姻有成见,感到不舒服和爱发牢骚的人,是由于对婚姻异想天开,不知满足的人。根源是由于他们对婚姻寄予了太多而又太高的期望,人们若想追求浪漫,最好永远生活在恋爱阶段。如果想结婚就必须丢掉包袱,抛弃幻想,回归现实,踏踏实实地过好日子。
婚姻的本身是朴实而平淡的,它根本离不开“俗不可耐”的柴米油盐,有时还不得不品尝几丝苦涩。人们往往把婚姻称为喜事,其实喜从何来?当宾归客散后,留下的便是两个人终生的劳累:米面之累、子女之累、争吵之累、疾病之累、衰老之累、一辈子的拼搏、奋斗之累。正如一首打油诗所说:“琴棋书画酒诗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皆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们如果带着初恋的浪漫和年轻时的风花雪月走进婚姻,那么婚姻不仅会令你失望,而且还会以死亡向你抗议。然而,你若带着责任和义务走进婚姻,婚姻就会向你展示无限的魅力。比如同样是种桃树,农民想的是吃桃子、卖钱,诗人想的是赏花、葬花,这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人们也许会认为农民很俗吧,但高雅的诗人葬完花后也得吃饭哪!因为肠胃不会只满足于月下赏花。农民结婚,一般想的是生孩子、过日子;而城里人,尤其是有文化的城里人总想些什么蜜月呀,良宵美景呀,诗情画意呀,歌厅酒吧呀,沉浸在浪漫的爱情中不能自拔,稍不顺心如意,便会大吵大闹,觉得不是上当受骗了,就是当初瞎眼了,但就是不检查自己对婚姻的要求是否过高了?
结婚后,人们一般都由主人变成了奴隶。当小家庭的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你若在妻子生日那天送她一束花,不被她责骂才怪呢?当妻子累得腰酸背痛,需要你帮她洗衣时,你却到电台去为她点了一首歌,她高兴得起来吗?婚姻就像无形的绳索,捆住了夫妻的手脚,他(她)们还浪漫得起来吗?
既然婚姻如此不能浪漫,麻烦的事儿太多,但人们为啥还一定要结婚呢?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故事说,在远古时候,男人和女人原本是合在一起的一个球状的人。由于神惧怕人的力量无穷,便千方百计把这个球状的人分成了两半:阳面一半是男人,阴面一半是女人。而被分开的那两边时时都想与另一半重逢,并想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朝朝暮暮,耳鬓厮磨,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于是人世间世世代代的男男女女便不论多苦、多累,都要朝思暮想、寻寻觅觅地找到适合他的另一半,这便产生了动人心弦,无穷无尽的男女之恋。
《圣经》中也说,耶和华神抽取了男人的两条肋骨,制造了女人。也许这些男人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不缺少肋骨的人,便在不停地寻找用他那两根肋骨制造的那个女人。如果寻到了适合他的那两条“肋骨”,他们便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如果不是适合他的那两条“肋骨”,他们也许就要互相排斥,磕磕碰碰,闹不到一起。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婚姻矛盾,他们甚至想抛弃不属于他的那两条“肋骨”,再去寻找真正属于他的那两条“肋骨”。
传统的男男女女也许思想守旧,今生都想非要找到他的另一半不可,所以总想结婚。而思想开朗、前卫的男人和女人不但不想或不急于寻找他的另一半,而且对有着传统观念的人还不无幽默地讽刺、指责说:一辈子不婚是怪物,因爱结婚是错误,生了孩子是失误,维持、忍耐是执迷不悟,离婚分手才是觉悟,离了又结是一误再误,离了不结方为大彻大悟……听听,这不婚是怪物,结婚是错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原来他们找到了一条“新路”——试婚、同居或者只恋爱不结婚。他们不要孩子,不负责任,说合则合,说散即散,喝下一杯“忘情水”,就与“往事干杯”——但是这却为扰乱社会埋下了不少隐患,使人们的道德品质也抹上了一层深灰。
但是,谁又能想出更加高明的办法呢?连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萧伯纳也无奈地说:“让结婚的结婚,让不结婚的不结吧——反正到头来他们都会后悔”。既然结婚与不结婚者将来都要后悔,那还是结婚的好——毕竟结婚是人生的一种神奇,一种体验,一种收获,一种创造。尽管婚内有不少苦涩与艰辛,但毕竟也有不少甘甜与享受。比如一个喜欢旅游出门的人,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并吃尽了千辛万苦,最后又回到了老窝;而一个从不愿出门的人,他始终守着老窝。两个人最后终究会老死在窝里。然而前者曾经拥有过世界,他是充实的,辉煌的,满载而归的。而后者虽然十分安逸却是两手空空,活着是行尸走肉,死后是僵尸烂肉。
既然结婚比不结婚的好处多多,那就应认真考虑如何让我们的婚姻更美好、更幸福一些的问题。
(第三章)善待婚姻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毫不犹豫的走进婚姻殿堂,有的不但结一次婚,而且多次结婚——比如当代希腊女船王,一生结婚30多次;美国一位中年男子20年里在全美各地娶了24名妻子……一些人怕结婚,尽管小心翼翼,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结了婚;有的人生理上并无缺陷,却宁愿为僧为尼或一辈子打光棍,就是不肯结婚——这种人也许是个自由自在的潇洒酒客,也许是个怕苦、怕累的胆小鬼。
明末大思想家李卓吾先生在他的《初潭集》中说:“夫妻,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夫妻正,然后万事万物无不出于正矣”。所以说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是人们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性的转折,也是人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有人甚至说,一辈子不结婚的人,实际上算不得一人完全的人,至少是一个经历不完全的人。
禅语中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一对夫妻既然是人世间的“千年善缘”,所以应该对婚姻百倍珍惜,千般呵护,像一代伟人马克思、周恩来那样,用严肃而又认真的态度对待婚姻——关爱对方,创造幸福美满的佳话。
端正婚姻态度和认识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好女人需要好男人来滋润,好男人也需要好女人去塑造。只有夫妻双方同心协力,共同用心去呵护对方,才能把婚姻这座“城池”经营得固若金汤,风光无限。
爱迪生童年时候,看到母鸡孵出了小鸡,心中突发奇想,自己也拿个鸡蛋钻到草堆里去孵,后来他成了着名的科学家。其实婚姻也像一个鸡蛋,就看你是不是一个能孵出小鸡的好母鸡。那些有耐心、有毅力、有热心的人一定能使婚姻春色满园,四季常青。
人们在恋爱时,应该像雄鹰一样的高瞻远瞩,睁大眼睛去认真选择自己的最爱。结婚之后,就应像猫头鹰一样平心静气,对婚姻中的问题睁一眼闭一眼,不要太计较,应该用智慧和耐心去经营,要使婚姻处于一种和谐、互补、理解和相互容纳的良好状态。
大千世界,花花绿绿,无不充满诱惑。倘若一方偶尔失误,乃至失足,对方一定要懂得原谅,善待谎言;要用自己的温情去感化、去挽回;要允许对方犯错误,更要允许对方改正错误。既不能单凭自己的怀疑去冤枉对方,也不能在确定事实后得理不让人,没完没了地计较、叫劲。冷淡对方,其实是一种失策或日下策。如果不是自己决心不要婚姻了,就应该用良好地策略去处理矛盾,用积极地态度去解决矛盾。如果能够宽容大度地去关心和感化对方,便能使“雨后”的天空更加晴朗。
人常说:男人酒后话多,女人婚后话多。男人耍酒疯和女人爱唠叨都会使婚姻充满危机。当然不喝酒的男人和不唠叨的女人组成的夫妻也并非没有矛盾。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矛盾充满了世界各个角落,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同样,家庭和婚姻中也包含了许多矛盾。没有矛盾的婚姻是没有的,或者是难得一遇的。除了热恋阶段和婚姻之初,从两个环境中走到一起的夫妻肯定会产生矛盾的。
婚姻中有了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处理矛盾。人们应该以积极地态度,平和的心态,平心静气地去处理好每一次矛盾。夫妻之间互相尊重,对对方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要运用“祸兮,福所倚”的辩证法,把每一个矛盾冲突的妥善解决,变成促进夫妻和美的一种动力和黏合剂,使婚姻更加美丽。
人人都要正确地对待婚姻矛盾——人们既然因挚爱而结婚,那么这种爱的结合竟然连一点小事都不能容忍吗?如果人们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摩擦都动辄要亮出离婚的“红牌”去处罚对方,那么你是否忒小气、忒脆弱,或者忒霸道了点!
害怕牺牲最好别当兵,害怕溺水最好别游泳,害怕领导批评最好别工作,害怕婚姻矛盾的人,最好别结婚。一旦下定决心进入了婚姻,就要以平静的心态,宽阔的胸怀去接纳对方——不但要喜欢对方的所有优点,也要接纳对方的一切缺点。有些缺点也许可以改造,有些缺点也许根本无法改造,这就要在爱的基础上去包容和理解。如果谁想充当“监狱长”,刻意致力于改造对方,甚至吹毛求疵地在鸡蛋里挑骨头,那么改造与反改造的意识就会形成更大的矛盾,弄不好还会收获苦恼和伤心,甚至会品尝失败的苦果。
婚姻的本质就是包容,就是包容对方的缺点,把它视为对方的特点,而不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地谈判;婚姻是你推我让的餐桌,不应为一桩琐事硬要争个高低、上下;不讲道理,泰然处之,是婚姻的最高境界;凡事随一随、让一让,事情就过去了,更不必没完没了的计长较短;遇事相通些、看开些,天塌不下来,反而会使婚姻更加和睦、和谐。
抬眼观望,那些迎着旭日,或追随夕阳,互相搀扶着对方,漫步在街头、河畔,相依为命的老人们才是令人感动的一抹美丽的风景。此时他(她)们谁也离不开谁,感情、感动、感激、感恩已经成为他(她)们全部的精神财富——人到此时才算拥有了整个世界,而婚姻已经不再重要了——难道他(她)们先前就没有过矛盾?非也。他(她)们正是在经过无数次地摩擦之后,才组合或修炼成了一对阴阳互补,互相包容,完全吸纳了对方的“太极图”。
婚后的男女为何会产生许多矛盾?盖因结婚之前,恋人们只看到对方的优点,看不到对方的缺点;只听到对方的甜言蜜语,听不到对方的污言秽语。一旦成为夫妻之后,两个人不论从关系上、环境上,尤其在心理上都不知不觉发生了许多变化。
其一,洞房花烛使千金小姐一夜之间贬值为“老婆”,一对恋人由先前的追随关系变为法律关系。夫妻两个人,尤其在丈夫的心目中油然产生了一种进入“保险箱”的心理,认为生米煮成熟饭,煮熟的鸭子难飞,因而婚前的小心、细心、毕恭毕敬的样子不见了,轻声细语难闻了,怠慢之心日渐产生了,甚至大男子主义的本性日渐暴露无余了。这就为婚后的矛盾埋下了危机。一个天天埋怨责怪,一个时时吹毛求疵。难怪许多女士动辄便大骂:“都怪我当初瞎了眼……”大有上当受骗之感。
其二,人常说距离产生美,有道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婚后的男女由先前的间断性接触变成24小时耳鬓厮磨,先前的空间、距离没有了,美感、思念也淡化了。两个人接触得越紧密、越全面,互相的思想意识、作风、态度,尤其是缺点就暴露得越彻底——先前的神秘感、渴望欲,随着婚礼的音乐,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无遗,再无什么神秘可言。于是矛盾也随之而来。据有关资料研究,当今世界各国离婚率最高的是婚后二至五年的青年夫妻,几乎占全部离婚者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一方面和美国专家哈赞研究的“爱情最多能保持18至30个月”的论点相吻合,一方面也和一些专家关于“人们因不太了解而结婚,又因十分了解而离婚”的论断相一致。
其三,婚前的人们是一男和一女相恋爱,而婚后的男女,特别是女人要和全家乃至全族人相“恋爱”——作为妻子的女人仅仅爱她的丈夫还不行,她必须同时爱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他家的族人、亲戚和朋友。如果她处理不好和公婆、妯娌、邻里与亲友等人的关系,也会给婚姻带来许多麻烦。
陆游的爱妻唐婉虽然美丽、温柔、有才气,但因婆婆不喜欢她而被逼遭休。《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爱妻刘兰芝也是因婆婆不喜欢而逼迫“飞走”的。所以,作为一个贤惠的妻子,她不但要爱丈夫,而且要孝敬公婆,喜爱妯娌、兄妹,还要和睦邻里,做到“八面玲珑”。否则婚后的矛盾便无处不在。当然作为丈夫的男人也要和“泰山”家的上下左右搞好关系,否则不但岳父岳母不喜欢,首先就过不了妻子那一关。
由此推之,爱一人即是爱集体、爱大家,实际上婚姻中的男女关系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处在婚姻这张“关系网”中的小媳妇不能再像做大姑娘之时那杨的单纯和轻松。只有像薛宝钗学习才能在婚姻中左右逢源,上下和顺,游刃有余;若像林黛玉那样高洁孤僻,便会“四面楚歌”,受不完的气;假若像王熙凤那样过于尖酸刻薄,又会四面树敌,处处招恨。
出了闺阁,走进婚姻的女人,不管她是否参加了工作,实际上她已经步入了社会,因而便不能再像做闺女时那样的任性、浪漫、充满幻想,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只有放下小姐的架子,担起主妇的担子,才能使自己的婚姻充满愉快与幸福。
婚姻质量的好坏,往往在于婚前抉择的正确与否。职业选错,尚可再度调整调动。但爱人选错,岂可轻易更换?所以婚前一定要认真抉择,而抉择的关键在于知足——明知婚后还会遇到更大的“麦穗”,但是也必须无怨无悔。须知,犹豫不决是会浪费岁月的,而岁月既是生命,为了不使生命,特别是为了不使美丽的青春岁月白白流失,人们必须珍惜恋爱季节,必须做出潇洒地,铁板钉钉地选择。胸脯一拍:“对!就他(她)了,不管将来如何,我认了!知足了!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