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两性感悟
45190400000018

第18章 婚姻篇(1)

婚姻是每个人的终生大事,是人一生中的必由之路,是人生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转折和建家创业的新起点。

明末思想家李卓吾说:夫妻,人之始也。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有兄弟然后有上下。夫妻正,然后万事万物无不出于正矣!

禅语日: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婚姻既然是千年善缘,故而人们应百般珍惜,干般呵护。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牵了手的路,一定要走好。

仓颉造字,创意十分深刻。比如婚姻的婚字,从女从昏,好像是说,当一个女人头脑发昏时就会做出结婚嫁人的决定。又如丈夫的夫字,好像是说当一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和一种责任这两道绳子捆住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夫”。

有人说,“婚姻的来临就像小孩换牙一样自然”,“戒指是戴给姑娘的紧箍咒”,“手镯是锁住婚姻的手铐”。而美国人安·比尔斯在他那本惊世骇俗的《魔鬼辞典》中却说:订婚——是为获得一个母夜叉而戴上脚镣。新娘——是一个把“良”好前程抛诸身后的女人。

(第一章)婚姻中的一些称呼和传说

老婆和老公的来历

在中国,关于、丫头、姑娘、婆娘、老婆、老公的称呼都包含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位宰相名叫常思新。他因官高权重,便老想纳个小妾,又怕妻子不同意,于是便写首诗贴在妻子的床头。妻子回家见床头有诗曰:“黄瓜下架不当菜,落叶朽木不是材;荷败莲残藕身老,六月韭菜被人笑”。妻子一看丈夫以“老藕”喻“老偶”,就知夫有变心纳妾之意,于是也回赠一首诗曰:“下架黄瓜嫩变老,幼树当材人耻笑;稻熟吹糠见新粮,胜似婆婆亲如娘”。常思新见妻子才思敏捷,以新粮喻新娘,比喻叫绝,且情深意切,顿觉惭愧,遂取消了纳妾之意,又写了一句“老婆一片婆心”贴在床头。妻子见丈夫悔心改过,便更加体贴入微,也提笔对日“老公十分公道”。

后来宰相每遇难题,妻子总是苦口婆心的加以劝解;每遇病痛,妻子好像老娘对待儿子一样关心毕至。常思新深为感动,便对妻子敬佩有加。为了答谢妻子的“婆婆之情,娘爱之心”,便将妻子改称为“婆娘”,意思是胜如婆婆亲如娘。妻子也把丈夫昵称为“老公”——以后这种称呼便被沿用至今。

另外,也有人说:女人幼年时,因头上发式梳成双、丫髻,像树丫权一样故又叫“丫头”;到了成年时,终究要出嫁,姑且在娘的家里暂住一段,故而又称“姑娘”;待出嫁后,又特想念娘亲,免不了常回家看看,这样一阵子在婆家,一阵子在娘家,扯来扯去,故又称“婆娘”;等到儿孙满堂时,婆家成了她温馨的港湾,她也懒得再去娘家,尤其父母双亡后,她再也不想回娘家了,一直在婆家呆着养老,故而就叫“老婆”。

“鸳鸯”最早比喻兄弟

鸳鸯是对永不分离的雌雄水鸟。然而鸳鸯最早并非指夫妻。《文选》中题为苏子卿诗四首的第一首就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的句子,而从诗中“骨肉缘枝叶”,“况我连枝树”等句看,显然是一首兄弟间的赠别诗。三国魏嵇康的《赠兄秀才人军诗》中,也是用鸳鸯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题名《鸳鸯》,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两个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显然,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再上溯到《诗经》、《小雅》中有“鸳鸯于飞”的句子,也不是比喻夫妻的。

把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朝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有“愿作鸳鸯不羡仙”的句子,是用来赞美美好的爱情,使人感到新鲜。以后不少人争相效仿,于是“鸳鸯”一词就变成了恩爱夫妻的代名词。

戒指的演变和佩戴

金戒指的起源在罗马时代。当时只有罗马的元老院和执政官才能享有金质戒指,一般市民根本无权占有。把金戒指作为结婚信物则始于第五世纪。不过教会还未承认这种婚俗。当时一位作家曾经说:“金子代表高贵、恒久和永不变坏,同时也代表结婚双方的慷慨、诚恳和永恒”,于是这一风俗才逐渐成为时尚。

戒指为何要戴在左手无名指?因为古英国人相信左手无名指的血管直接通往心脏,所以在讲英语的国家都把婚戒戴在左手无名指上。而在法国、德国或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不论男女都把婚戒戴在右手无名指上,因为他们认为右手是用来宣誓的。不过,中古世纪的新郎把婚戒轮流戴在新娘的三个手指上,以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最后再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这样,左手的无名指就成为所有英语系国家佩戴婚戒的传统习俗。

关于钻戒的传说源自15世纪。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用钻戒向柏根地的玛丽许下海誓山盟。他的亲信大臣便呈文说:“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镶有钻石的戒指兑现誓言”。麦西米伦采纳了这个提议,这个仪式便流传至今。后来,人们都认为钻石是由高度的热情和压力孕育而成的,是人类所知硬度最高的物质。因此,钻石就成为永恒不渝的爱情象征。而孕育钻石的热能就代表着炽热的爱情,所以富有的人们便以钻石代金,把送钻戒视为爱情的最高象征。

到了21世纪,为了表示刻骨铭心的爱情,英国一些情侣则独出心裁——结婚时要交换自己的DNA骨戒——而这种骨戒必须要双方忍受从自己身上拔出智齿并取出一片下颌骨的痛楚,然后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它培育制成“骨戒”,并须耗费11700美元(见2006年1月4日《兰州晚报》27版)。

新娘为何要戴手套

在中古世纪,准新郎提出了象征爱情的信物,以稳定心上人的心。当时,许多绅士便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应了他的求婚,于是新娘戴手套就成了一种习俗。

何为“蜜月”

“蜜月”的来源起自欧洲古代。当时,新婚夫妇在30天内,或者直到月缺时,每天都要喝由蜂蜜发酵制成的饮料,以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古时候,人们认为蜂蜜是生命、健康和生育能力的象征。“蜜月”是新婚夫妇在恢复日常生活前单独相处的甜蜜时光。这个习惯沿用至今,就叫度“蜜月”。

夫妻为何称“冤家”

人常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其中也有典故——这是周公与桃花女相互斗智遗留下来的。周朝宰相周公旦小时和桃花女的道行、本领不相上下。他俩结婚后老想压倒对方,互相斗法,不分胜负。一日,桃花之母病重,周公前去探望,忽然他发现岳母院中有棵古怪而旺盛的桃树,顿时发觉这便是桃花的病根,便想除去桃树。周公对岳母讲“桃者,掏腾一空也,凶多吉少,而且会导致家中老小皆病”。岳母听了心中吃惊,便下令砍树。正在家中睡觉的桃花女忽然一阵心痛,惊醒后她屈指一算,知是周公正在砍她的命根,幸而树根尚在,便没有伤及性命。桃花顿时伤痛地说:“冤家呀,冤家!原来夫妻是冤家呀!”从此冤家一词便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流传至今,并且往往是妻子埋怨丈夫为冤家。

原配为何叫“结发妻”

唐朝贞观年问,有位叫贾直言的官员含冤被流放他乡。临行前,他伤心地对妻子说:“我此去生死难测,你还是改嫁为好”。妻子哭着说:“请夫君为我梳一次头好吗?”丈夫便为她认真地梳发、扎结,并用一方绸帕包住。临别时,妻跪地发誓说:“妾之发为夫君所结,今后,若非夫君亲自动手,发结将永远不动。”

20年后贾直言平冤昭雪而回,当他看到妻子的发结还是老样未动时,感动得老泪纵横。从此“结发妻”一词便流行开来,沿用至今(见2006年《读者·乡土人文版》53页)。

(第二章)婚姻比喻

自古以来人们对婚姻中的夫妻除了鸳鸯之外,还有如下多种比喻。

伉俪:伉是对等,俪是成双。意为门当户对,十分相配的一对。

画眉:典自西汉张敞为妻画眉的故事,比喻相亲相爱。

鹣缣:鹣系比翼鸟,雌雄总在一起;缣是比目鱼,不并列不游。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长相厮守。

琴瑟:两种不同的弹拨乐器,音律和谐,悦耳动听。比喻夫妻关系融洽幸福。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雌为凤,雄为凰。象征祥瑞,相亲相爱。

齐眉:典自举案齐眉。后汉学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的和眉毛一样齐。形容夫妻互相尊重,待如宾客。

连理枝:两株不同的树靠得很近,枝条相互交错穿插,难分难离。比喻夫妻百年和好。

龙凤:龙和风都是神物,一般指帝王和美女的结合,如龙凤呈祥。

有人说:婚姻貌似爱的结合,实际是为了传宗接代。婚姻让男人缴械,让女人卸装。一对男女赤裸裸的生活在一起,便破除了最后的神秘感。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再帅气、美丽无比的男女,她最像的其实是猴子,然后才是什么花呀、凤呀的。原来婚前人们把比喻的次序弄颠倒了,待他们将次序再颠倒过来时,神秘感已渐渐远去,爱心也就与日俱减,这便是婚后男人为何懒得说“我爱你”的根源所在。

凡结过婚的人都会尝到婚后的苦辣酸甜,于是他们按各自的感想对婚姻又作出了种种比喻,最常见的比喻大致如下:

婚姻为何是“坟墓”

婚姻是爱情的果实,婚礼是恋爱成功的庆典。然而婚姻如果不能让爱情长青、永驻,那么婚姻就不可能长寿,甚至短命。于是不少在婚姻中受伤的人便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好像人们一旦结了婚,爱情就会死亡。这个论调虽然被不少人认同,但是它却是个貌似真理的谬误——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么一年一度的婚庆即是“扫墓”了?既然是坟墓,为何人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往墓坑里跳呢?

其实,婚姻是爱情的目的和目标,是爱情的成熟和升华,也是爱情的延续和正果。真正的爱情都是为了婚姻,没有婚姻的爱情是空虚的徒劳。因为婚姻还是让人们得到了许多好处也对人们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至少是让人们愉悦了心身,繁衍了后代,完成了人生该有的生活体验。只因人们把握不好各自的心境,没有认真地兑现婚前的许诺或誓言,或者对婚姻质量要求过高,或者婚前的思想准备不足,所以才冤枉了婚姻本身。

说“坟墓”者,大多是婚姻的失败者、不满者或空想主义者。如果爱情真的死亡了,还可以离婚、再婚,何必悲哀、感叹,将婚姻一棒子“打死”呢?人们切勿相信一生一世只能爱一次,也别想往一生一世必须爱多次。只要实事求是,随心、随缘即可。牛郎、织女式的爱情只能是“空中婚姻”。

婚姻何以是围城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借用安德烈王爵之口,曾经对彼尔说:永远不要结婚,朋友,尤其在没有看清女人面目的时候。否则你就犯了不可救药的错误了。结了婚,你每走一步都是错误,除了客厅以外,一切都走不通了,你就要和宫廷奴才、白痴们变成一伙了!这段话说得刻骨铭心。惊心动魄。老托让安得烈把婚姻说成围城,甚至是监狱。

既然前人一再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那么当初自己为何高举爱情的旗帜,如猛虎下山似的要勇敢“攻城”呢?既然攻入城池,为何不坚守阵地,守护胜利果实,却又要向外突围,甚至请人帮助解围呢?而后又毫无记性地又向另一座围城发动总攻,甚至教导自己的子孙也要前赴后继地“攻城”呢?孔子曾经说飞蛾扑火是愚不可及,看来人们也只是一群没有记性、耐心和缺乏韧性的高级飞蛾而已。

婚姻是一件瓷器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婚姻的外表像瓷器一样美丽、圆润、光滑、好看,然而她的本质非常脆弱,最易破碎,而且碎而难补,补起来也不再好看、光滑,更不实用,尤其是在各自心中保存的细瓷花瓶,打碎了还能一片片拣起来修补一新吗?所以人们婚后一定要十分小心、慎重,宁肯不去擦洗瓷器上的尘埃,也千万别失手打碎了瓷器。

婚姻是个空盒子

一纸协约是婚姻的奠基石,它使年轻的夫妇手捧一只空盒回家。在婚后的日子里,两个人都得向空盒里不停地装东西,而且装啥得啥。比如你装进了勤劳关心,你就会得到关心和爱戴;你装进体贴、谅解,同样也会得到体贴和谅解;正如佛语所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甚至会像诗经中所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相反,你若装进了不恭、不敬、不关心,你也会得到同样的地不恭、不敬和不关心。倘若你装进了诬蔑和仇恨,同样会有诬蔑和仇恨在等着你,甚至要加倍“奉还”。

婚姻是一个企业

婚姻是一座两个人共同经营的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企业。起初由男人以他的财富和房产等硬件作抵押,再用他的知识、能力、成功以及体格等软件为条件进行招商征婚启示即是向社会招标。而女人却以她的姿色、身材等硬件为基础,再以温柔、贤淑等软件为条件前来投标,如果双方商榷成功,便组成一个崭新的“企业”。结婚证就是他们合法的营业执照。婚礼便是他们的开业剪彩。然后一般由男人主外作董事长,负责运筹帷幄;由女人担任总经理,全面负责企业的内部管理。在董事长的大胆放手下,总经理放开手脚去操作,两个人配合默契,互相信任、尊重、支持,这座企业便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倘若两个人互相猜忌、防备、掣肘、心存贪污货款或养小蜜等杂念和丑行,企业便会面临危机,甚至有亏损倒闭和破产重组的可能。

除此之外,也有人把婚姻比作一棵树,要时常施肥浇灌,才能根深叶茂,结出硕果,否则便会根枯叶干……也有人把婚姻比作一座房子,时间长了会屋漏墙裂,如不及时修理便会墙倒屋塌……也有人说婚姻是一叶扁舟,两个人要同心协力地摇浆把舵,若不同舟共济便会风雨飘摇,被风浪吞噬等等。

关于婚姻的其他另类比喻

有位张宝桐先生曾撰文《戏说婚姻》(见1996年8月26日《西安日报》)。他把婚姻作了十二种比喻。他认为婚姻:

——是人间男女布局的大调动、小调整。对一些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只是简单的男人加女人,组成一家子,说不定啥时过不惯了,又得重新搬家调整。

——是绑票。男士所爱的女人,被她的父母牢牢地攥住,并明确发出话来,只要你肯出钱(彩礼),我便放人,否则休想。

——是投诚起义。古往今来,多少情投意合的有志青年,为了爱情,冲破父母的封锁线,勇敢地投入到情人的怀抱,走进新的家庭。

——是产院和托儿所。历来之人都把婚姻看做是传宗接代的必须,所以许多婚姻的实质就是生儿育女。女人的责任就是终生当保姆、做阿姨。

——是牢狱。进入婚姻就是一对一的监视、看管。不许随便外出,也不让别人随意来访,不许独自出门,更不许与异性交谈,否则,破坏了“狱规”,那会够你受的。

——是戒毒所。许多烟民、酒鬼、赌徒,一旦结婚,必须“金盆洗手”。教夫有方者大有人在,这样的“妻管严”有何不好?

——是疯人院。许多人在外面人缘关系、群众影响均不错,但是一进家门总是吵闹不休,像进了疯人院一样热闹。一个说:“我今生倒了八辈子霉……”一个说:“都怪我瞎了眼……”瞧,这日子可咋过噢?

——是终生聘用。结婚证好比聘用书,妻子是丈夫的雇员,一切得按老板的眼色行事,否则便有被“解雇”的危险,但是你想“辞职”却很难。在不少守旧的“大男子”来说“娶来的妻子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