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79

第79章 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性别意识开始增强。这一时期,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起异性,希望了解异性,并希望得到异性的友谊。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孩子开始成熟的一种表现。可是,有些父母对此却非常敏感、非常担心,唯恐自己的孩子在与异性交往中不慎“出轨”——早恋。

其实,西方人认为,应该从小就鼓励孩子们和异性交往,孩子有了异性朋友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的,令人羡慕的,是要保护的。通过交往,可以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了解异性的心理,为将来的人际关系,以及真正爱情的来临做准备。事实正如此,青春期正是个体性机能发育、发展到性机能成熟阶段,其发展变化迅速而短暂。随着生理在激素作用下的急剧变化,孩子产生了性心理适应,即与性生理、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问题,当然也包括与异性交往的心理。这个时期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心理发展。随着第二性征、性器官和性机能迅速发育,少男少女们开始意识到两性在生理、行为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体验,于是进入心理学上的异性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产生思慕情结。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里,男女孩子之间互相产生好感和爱慕,出现向往、接近、眷恋异性交往的渴求,如喜欢一起学习,结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有的女孩子在日记中倾诉自己对身边某个男孩的爱慕之情,有的孩子追星等,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形式。孩子热衷于异性交往是成长中正常心理现象。这种感觉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但绝不是早恋。

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朋友,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孩子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

反之,如果父母禁止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会因此失去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能很好适应。

上课铃声刚响过,曹老师走进四年级三班教室。

“老师,小菊给我写纸条!”一个男孩大声地说,周围的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还有的同学在偷笑。

曹老师不以为然地问:“写的是什么?”

“我爱你”,话刚说完,班级就像开了锅,同学们又是哈哈大笑又是冷嘲热讽。就在这时,小菊正巧进来了,同学们开始指手画脚地说着,小菊好像也觉察到了什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曹老师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她甚至有些生气起来,小小的年龄,怎么能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呢?

于是,曹老师追问起女孩来:“你这是干什么?从哪里学来的?”

小菊本来就感到意外,现在一听老师的问话,不禁更紧张起来,“我,我……不知道。”

“你懂吗?你这是在早恋。”曹老师的音调又提高了一倍。

小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呆呆地站在那里,“哇”地一声哭了。

从此,同学们发现,原本开朗活泼的小菊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总是独来独往。

显然,曹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凭一句“我爱你”就断定小菊的行为是早恋行为,这实在是谬论。也许,小菊只是对那个男孩产生了交往的欲望罢了,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我爱你”三个字的含义,在她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种交友的表达方式。本来,孩子之间的爱慕和相互吸引是人之常情。但由于此段时期是求学黄金时期,某些老师、父母担心孩子幼稚、冲动,影响学业,常持反对态度,戴“有色眼镜”凭主观臆测,给孩子施加压力,用“早熟”“早恋”来界定孩子们的这种情感需求,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或者向孩子发难。这样做,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易造成性心理偏差,影响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时还会让孩子错误认为,两性交往是低级的、丑恶的,以至与异性相处时紧张、恐惧而形成社交障碍。另外,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帮助”,还可能会迫使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真的谈起恋爱,以示抗议。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呢?

(1)持正确的态度

孩子在区分男女时,往往是根据衣服、发型或声音,如果改变了人的外表特征,许多孩子就认为其性别也随之改变了。所以,男女孩子在一起游戏时,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早熟,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间天真纯洁的友谊。

(2)顺应孩子的心理规律

孩子热衷异性交往是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父母对于孩子与异性的交往应采取客观、积极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父母坦然、积极的态度能消除孩子过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学会与异性融洽相处。因此,父母要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从小习惯与异性小朋友友好相处,上学期间不光结交同性伙伴,也与异性同学健康地交往。这样做,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

(3)交往情感要适度

随时提醒孩子,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一个度,也就是要有分寸。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是以情感上的相互吸引为基础的,但要保持适度,不要投入太多的感情,不痴迷于对方,只把对方当做朋友。不要故意疏远,也不能过分亲密,要保持适当的心理和空间距离,既要热情、亲切、随和、融洽,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又要把握好分寸,做到近而不狎,疏而不远。要尽量避免身体部位的接触,做到诚恳待人和热情大方,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要恰当地表现自己。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与异性落落大方、合理、适度的交往。

(4)对孩子的感情持宽容、理解态度

如果发现孩子在与异性交往中萌发了早恋苗头,也不可训斥打骂,要冷静清醒地对待已经发生的感情。父母应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感,并告诉他们:青春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过早陷入感情的泥潭,错过黄金般的学习时机,可能会给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留下很大的遗憾。同时,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吸引力,避免孩子过多地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