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68

第68章 给孩子找一个竞争对手

人争一口气,只要有竞争对手,就会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斗志,而斗志正是意志力的一种体现。

许多孩子缺乏斗志,动不动就放弃,原因就是缺少竞争对手,从而失去了目标,如果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确定一个竞争对手,这样,孩子做事时的目标就明确了,意志力也就能够得到增强。

(1)给孩子寻找一个可超越的竞争对手

有了竞争对手,孩子就会坚持不懈地想要赶超对手,这时,孩子就不得不发挥自己的意志力,不断努力。

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差,有一次,他居然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他的父亲意识到孩子缺乏竞争精神,于是对他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你已经是最后一名了,你再也不会退步,而是只会进步了。只要你找一个竞争对手,你就能慢慢赶上去。”

然后,这位父亲教孩子找一个比自己的学习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同学作为竞争对手,并努力去赶超他。孩子暗暗努力,终于超过了这位竞争对手。

在孩子成功后,这位父亲又让孩子找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些的竞争对手,这样,孩子又开始了暗暗努力,结果也成功了。就这样,这个孩子靠不断竞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你发现孩子的意志力比较薄弱时,你可以为孩子寻找一个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可以是同桌、邻居家的孩子等,当然,这个竞争对手应该是孩子认识的,并且是孩子认为他在意志力方面确实比自己略胜一筹的。最好不要寻找那些年龄比孩子大得多、意志力特别坚强、坚持性特别好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无法超越的心理,从而降低竞争的动力。

(2)让孩子多参加竞赛

有一篇关于中日孩子参加夏令营情况的报道:

中日少年这次登山的探险活动,全程用时14小时,目标就是征服1053米的原始荒山——黑姬山。

在登山之前,日本孩子做了认真和充分的准备工作。三十多名少年探险队员全副武装地集合起来,逐一检查背包里的鞋子、雨衣、水壶等是否合格。晚上,全体少年探险队员集体住宿。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日本队员整理好被褥,悄悄地睡了。而看看中国少年登山队的表现:在来营地之前,不少队员不知道应该带什么东西,因此而缺少必需的用品。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中国队员说笑打闹,兴奋不已。这一夜,中国队员大多没睡好觉。

在第二天的登山途中,走在前面的日本队员,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男孩女孩表情单纯,但脸上却都写满了坚毅:“我在登山。”

中国队的男孩女孩一路说说笑笑,情绪高昂时还放声高歌,而日本队员为了保存体力,都在悄悄地走路。

登山的路越来越难走,到处是洪水冲出的深坑,队员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艰辛。日本队员虽然比中国队员年龄小,却一步步地扎实有力地朝前走。而中国队员步履沉重,只想休息。日本向导考虑到中国队员的情况,示意大家休息。

休息时,中国队员大口喝水,一杯接着一杯,再看看日本队员,喝水有所控制。随团的老师告诉中国队员:“咱们刚走四分之一的路程,喝水要有控制!”中国队员一下子清醒了,可再看看水壶里的水,已经剩下不多了。

当翻越最后一座山时,领队老师把队伍引到一座更难走的山路上,虽然山坡上齐腰深的植物丛中开满鲜花,十分美丽,但陡峭的山坡却让人难以控制身体,队员们纷纷摔倒。在领队老师的身后,跟随着一帮日本男孩子,他们紧紧相随,一步也不落后。快到山顶时,日本队员说说笑笑,举杯饮水,以示庆贺,而此时的中国队员已是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

当一名记者问一个13岁的中国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男孩说:“不是我们不能干,是我们不会干,爸爸妈妈要求我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要干。我长这么大,什么家务活都没干过,当然就比不过人家了。”

的确,中国父母大多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活,不让孩子参加其他活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隐患。

事实上,父母不仅应在家中与孩子进行竞赛,还应该鼓励孩子与其他人进行竞赛。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竞争毕竟是不公平的,父母的力量往往强于孩子,同时,有些父母倾向于谦让孩子。但是,在外面的世界中,竞争是非常残酷的,根本不可能出现谦让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适应激烈的竞争社会,磨炼孩子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意志力。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多参加班级中的竞赛、学校组织的竞赛及其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