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64

第64章 带孩子体验野外生存

让孩子到野外体验一次特别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激发他与同伴团结合作的潜能。比如,学校或其他一些社会组织,可以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野外训练营,以增强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

从生存能力来看,现在的孩子大不如以前。出现这种变化,关键还在于家长不重视、舍不得让孩子锻炼。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城市中正在兴起的从事野外运动的休闲时尚,正是过去“野营拉练”的翻版。既然目前没有哪所中小学举行野营活动,那么家长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这样的野外活动,多少也能起到开阔眼界、锻炼孩子生存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广州,目前规模较大的野外运动俱乐部有10多个,会员上万人。只要体验过露营的乐趣,每个人就都会像追逐爱情一样追逐这份锻炼。这种露营活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休闲式的,说穿了就是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边露宿,一边欣赏大自然,追求的是轻松惬意;另一种则是锻炼式的,就是“与天地斗,其乐无穷”。

每位参加过露营的家长和孩子对此都是津津乐道,有说不完的感受和故事。许多家长也希望孩子有机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可是总担心孩子娇生惯养,平时没有经历过这种“苦日子”,担心他们适应不了。其实,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的野外生存适应能力,再苦再累也不会比平时在学习上追求100分难。

许多案例表明,孩子的适应能力完全出乎家长意料,而且年龄越小适应能力就越强。家长那一辈人之所以对他们有错误印象,就是因为家长过分娇惯宠爱孩子了。

既然要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那么每次露宿至少要能做到:生篝火、起点从煮方便面开始的野外烹饪、基本结绳与系索技术、就地取材用天然资源如树枝树叶等建造基本棚舍、学会在野外净化饮用水、在野外寻找食物等基本求生技术。除此以外,还应当学会掌握基本的地形学(如何看地图,辨别方向,测距等)、导航等技术。

只要孩子们都把心中的刻苦精神发挥出来,就没有必要担心他们不会享受到用马口铁器皿在营火上烹煮食物、用睡袋在草地上席地而眠、观看天上北斗星的乐趣。

除了参加学校和社会统一组织的各种活动外,家长还很有必要和孩子一起从事其他带有类似于野外训练营的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放虎归山”,让孩子了解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在大自然里学会生存的本领。

某年暑假,正当其他家长都在纷纷筹划带孩子去哪里玩的时候,一位家长突发奇想,决定带刚刚读完初三的儿子去西双版纳的野象谷探险。抵达野象谷的时候,正是下午2点。放眼四周,到处是以前只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热带丛林。看着周围那些遮天蔽日的树木,听着此起彼伏的各种虫鸣和动物叫声,既令人兴奋,又感到紧张。似乎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保持着警觉,都在盯着他们这群入侵者。

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从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向导告诉他们不用怕,因为这里最可怕的是野象群。虽然野象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事实上,到了野象谷看不到野象群才遗憾呢),可是只要保持远距离,而且不去攻击它们,它们就不会主动攻击人。这些野象凭借着超声波,在20千米以外就能彼此进行联络,而且它们还有复杂的记忆,头脑中存有每种和它打过交到的生物的“犯罪记录”。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他们走了一段路以后,忽然发现背包里的香蕉全被喂给了跟踪他们的大象。也许是野象没有翻到他们的“犯罪记录”,也许是“吃了人家的嘴软”,总之并没有伤害他们。

晚上,他们睡在搭建在树上的帐篷里——那些五颜六色的、挂在树上的小房子。上面有床,也有电话,各种生活设施齐全。各个房子之间可以通过树上的空中栈桥走来走去。虽然安全,可是他们仍然担心得一夜没睡。

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他们父子俩都感到,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度过的最有价值、最刺激的一段时光。

中学生的生存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许多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最有体会,他们在国内习惯了猜题和揣摩老师意图的训练,到国外后最薄弱的不是学习能力甚至不是外语能力,而是生活能力和决策能力。遇到自己必须独立做论文和做研究时,他们就头痛无比。

生存能力表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面临困难时摆脱困境的能力。让孩子经历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是锻炼和培养孩子生存能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生存能力的训练,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这种训练,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坦然面对困难并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的能力和经验,而且非常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智慧。

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都有待于改进。教育应该有利于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因为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