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42

第42章 对孩子不要总是唠叨不停

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不一定就是打骂,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也会给孩子带来难以言表的伤害。

不少孩子会觉得父母很唠叨,亦有父母认为孩子不听管教。在这场无止境的家庭角力中,究竟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心理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太唠叨,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发展。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父母面对未成熟的孩子,又不懂如何满足孩子的要求,唯有强迫孩子去顺从。这样,父母愈叨唠,孩子愈希望得到自主,孩子愈希望得到自主,父母便愈唠叨,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曾见诸报端的“徐力杀母案”,令全国人民震撼,为什么一个年仅17岁的孩子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

徐力的母亲一直对儿子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希望儿子永远都是万人之上的。因而不断地给儿子施加压力,每次考试母亲都要求儿子考全班第一。徐力不想令母亲失望,就拼命学习,由于母亲工作压力非常大,因此,她对儿子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经常唠叨儿子的学习,甚至连儿子最喜欢的足球也给封杀了。可是母亲从不关心儿子的感受与烦恼,还没等徐力说出自己的苦闷,母亲已经开始她没完没了的唠叨了。

长此以往,徐力越来越感到对母亲的厌烦。终于有一天,母亲又开始了她的唠叨,徐力找到了一把榔头,毫不犹豫地向母亲的头部砸去……

多么触目惊心的悲剧,可是在悲剧背后,我看到了徐力杀害母亲的导火线就是母亲的唠叨。母亲的唠叨给孩子增添了无形的心理压力,而当这种压力长期积聚在心理而无法得到释放时,总有一天会找个突破口爆发出来,那么就会令孩子失去理智和情感,后果将不堪设想。

做为父母要知道,尽管孩子需要父母的体贴与照顾,但是他们一般都不喜欢父母过多的唠叨与管束。据调查统计,98%的父母被孩子指责为唠叨。而父母自己曾承认,只要见到孩子,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要多说几句,多强调几次。

心理专家认为,唠叨就是永远一个标准,一种腔调,在孩子身上翻来覆去地重复那几句话。常听孩子说父母的话都能背出来了,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但是父母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唠叨,而是觉得这是在教育孩子、关心孩子。其实不然,关爱应该是让孩子感到温暖和理解,并对孩子有实际意义上的帮助,而大事小事都要管,最终又没有讲到点子上的唠叨,只能让孩子产生反感并急于逃避,而且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的威信。

要想做孩子喜欢的父母,就要在平时减少对孩子的唠叨,还给孩子一个清醒的头脑,还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1)保持冷静和理智

很多父母对孩子不满意时,就爱唠叨没完。其实孩子非常讨厌唠叨。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和冷静。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唠叨的欲望,就替孩子想想,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开明的父母,而不是时刻唠叨的话筒。

(2)重视身体语言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信任,重视与赏识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亲吻,一个手势,都可以对孩子传达各种情感,而且这些比千言万语更具有力量。

(3)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有些父母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做到。而一旦孩子不愿意做,或做不到时,父母就会旧病复发,唠叨没完。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父母又何必去为难孩子呢?

(4)转移注意力

父母可以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可以找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也可以去朋友家聊聊天,或者把想说的话写在日记里。特别在心情不好时,别训斥孩子,可以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平缓一下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