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就杰出孩子的100堂情商课
45189000000039

第39章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不断变化的时期,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理解能力差,缺乏克制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分辨能力差,做事情不计后果。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孩子很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成为“问题少年”,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时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正逐渐渗透到家庭和校园里,这些不良风气不仅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会让孩子的意志力减弱,经受不住诱惑,还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目前,对孩子最有影响的不良风气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吸烟的诱惑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吸烟率正在呈上升趋势,50%以上的中学生尝试过吸烟,其中男生占绝大部分。而大多数学生是源于好奇心的驱使,从尝试发展成习惯的。调查还表明,56%的吸烟学生中,第一支烟是在同学的诱惑下开始的。

白桦是西安某中学的初三学生,有着五年的烟龄了,开始抽第一支烟是因为一名吸烟的学生从家里偷了一盒“大中华”,他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抽了一支,从此染上了烟瘾,偷偷地背着父母、老师抽烟,还结交了一批社会上的抽烟朋友,经常结伴滋事,学习成绩也滑落了下来。后来没钱买烟,就在学校门口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几次以后,被学校保卫科的人抓住,学校将他开除。

(2)网络的诱惑

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人数超过1600万人,未成年人上网成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有些孩子因过分地迷恋网络,经不住诱惑而成为“俘虏”;有的孩子因沉湎于网络而导致不与人交往、性格冷漠、脾气暴躁、辍学、离家出走、偷窃等行为。

据报道,青岛一名年仅11岁的小学生曹某,对网络非常迷恋。有一天,他一个人在家玩电脑,中午父亲回家时喊了他一声,他猛一回头,当即就昏倒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危险。拍片显示:第三至第五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隙变窄。医生就诊后认为,曹某的疾病与长期玩电脑姿势不良、时间过长有关。

(3)赌博的诱惑

近年来,赌博行为开始渗透到一些校园里。尤其是在一些纪律涣散、管理松弛的学校。有的学生竟公开在校园里赌博;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通过传递纸条和打手势的方式赌博。参加赌博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赌博是他们逃学和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有的孩子则是经不住别人的诱惑,而进入赌博场地的。赌博不仅会分散孩子的精力,影响学习,而且赌博一旦上瘾不易消除,既浪费了时间,还会引起诸如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疾病。

孩子的赌博方式多种多样,有现金、实物,甚至是侮辱性的惩罚。孩子开始赌博时,只是觉得好玩,但时间久了,就会逐渐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据江苏省的一家报纸报道,一名姓周的女士打电话向报社求助,她的儿子因痴迷赌博机,已离家出走38天。同时向报社打电话反映孩子赌博的是一位姓刘的女士,她说,她的儿子在游戏赌博室里一连泡了23个小时,将500多元现金全扔进赌博机里。

(4)黄毒的诱惑

在黄色的诱惑面前,孩子似乎显得更无能为力。一些不法经营者,见利忘义,向孩子兜售黄色书刊、音像、图片等。特别是影视剧等一些黄色描写、互联网上色情的泛滥,更是诱惑孩子的直接因素。

一名15岁男孩因迷恋黄色录像,将家人给他的300元学费全部买了黄色光盘。在同学处聚众看黄色光盘时,被民警发现拘留,他见到母亲后,第一句话就是:“妈,我不想上学了!”

(5)暴力的诱惑

影视剧中武打、侦探等剧情的描写,是孩子的暴力诱惑主因,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对影视剧的模仿过程中,无意之中就成为暴力倾向者,甚至是罪犯,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对校园的渗透,校园里经常有以大欺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勒索的现象。

广东省广州市某区某学校的杨森,是一名初一学生,有一天被几名学生堵在校园外,勒索保护费,由于杨森身边只有300元钱,没有达到勒索者的要求,便被打成了脑出血。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1万多名学生的调查统计显示,约有40%的学生在校园外遭遇过校内外的一些人的勒索。

(6)追星的诱惑

青少年阶段是心理上的“第二次断乳期”,由于这时孩子独立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摆脱父母的依附而自己独自设计未来。因为脱离了父母的依赖而产生了“情感真空”,此时容易形成偶像崇拜,加上学习的压力和精神生活的贫乏,孩子极需要抚慰和情感沟通,明星便成了他们理想化的追求目标。

据一所中学“谁是我最崇拜的人”为题的随机调查显示,孩子们最崇拜的人不是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科学家,而是歌星影星。对明星的偶像崇拜,已成为青少年的主要追求对象,有些孩子为了明星甚至离家出走、自杀等。

四川成都市初三学生方玲,是歌星谢霆锋的歌迷。谢霆锋在成都演出时,她偷走家中的1000块钱,500元钱买了门票,400元钱买了鲜花。在献花中拥抱了谢霆锋一次,回来后便宣布:这辈子非谢霆锋不嫁。

美国成功学家奥里森·马登说过:“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航船的话,那么人生本能的欲望就是吹动我们生命之舟向前航行的风,而理智则是驾驶这艘船的舵,如果没有风,船无法航行;如果没有舵,船就会迷失方向。”

美国某传媒公司对全美各监狱的162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详细调查,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受住本能的诱惑。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到走进社会参加工作,他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满诱惑。面对诱惑,能够忍住诱惑的孩子,成年后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著名的“糖果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拿着一些糖果对一群4岁的孩子说,如果谁想马上吃,就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就可以吃到两颗。有的孩子经不住诱惑,马上拿了一颗糖果吃掉了,而有些孩子却坚持着,他们或闭上眼睛不看那些糖果,或唱歌转移注意力,或在一旁自言自语,20分钟过去了,他们终于得到了两颗糖果。

米伽尔一直把这个实验进行了下去。这些孩子长大后,那些吃到一颗糖果的孩子易孤僻、易受挫,面对压力时逃避,没有耐心。而那些得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多是事业的成功者。

在希腊神话的传说中,海上有个半人半鸟的海妖,常以美妙的歌声诱惑经过这里的海员,一般人都经受不住她那美妙奇怪歌声的诱惑,让航船接近她,结果一艘艘航船触礁沉没了。当奥德修斯航行经过女海妖的岛屿时,他事先用蜡封住了船员的耳朵,然后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以避免被女妖美妙的歌声所征服,最后他的航船抵御住了海妖的诱惑,顺利地完成了海上航行。

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从孩子开始对事物有分辨力的时候,就应该教会他忍耐和选择。”所以,为了让孩子不被一些不良习气所诱惑,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就要及早培养孩子抵制诱惑的能力。

(1)测试孩子的抵制力

可以给孩子一个智力测试题,当他正确回答后,仍不要做出任何对与错的反应,而是反问他:“真是这样吗?”这时,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说不对或犹豫不定时,说明孩子的信心不足,面对诱惑容易陷入其中;如果孩子十分肯定地回答,说明他对诱惑的抵制能力还是较强的。

(2)让孩子学会说“不”

给孩子创造机会来拒绝别人,培养孩子做事有主见、不被他人左右的性格,在别人给孩子东西时,告诉孩子说:“我不要。”当有人提出和孩子一起去花园摘花时,告诉孩子说:“我不去。”

(3)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一般来说,对诱惑抵御力差的孩子,自主意识差,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有“随风倒”“犹豫不定”等毛病。所以,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对于一些事情让孩子果断拍板。即使判断错误,也不要抱怨孩子。还要帮助孩子提高分辨能力,认识到欲望过强对人的危害性。

(4)控制孩子的占有欲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样样满足,孩子的东西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减弱孩子的占有欲,提高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孩子就不容易被外边的一些诱惑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