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古今大量的针灸临床实践都证实,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针灸学家也十分推崇足三里穴的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作用,认为足三里不仅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治疗许多病症如感冒、流感等。
②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约三寸处,胫骨后缘。从内踝至阴陵泉折作十三寸,当内踝正中直上三寸之处取穴。或以本人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放干内踝尖上基上便是。
三阴交穴属脾经,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之功效,主治肝、脾、肾三个脏器病变,经常点按或艾灸三阴交,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各种疾病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中老年人有强壮保健作用,也有很好的预防感冒和流感的作用。
③关元:关元穴位于腹部之正中线上脐下三寸。使病人仰卧,由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折用五寸,在脐下三寸处取穴。中医认为关元为一身之元气所在,为男性藏精、女性蓄血之处。艾灸关元对强身健体预防疾病,预防流感有一定作用。对于全身性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痛、腹胀、消元气不足、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中老年亚健康状态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用于保健灸最好让医师给患者做好标记,以便患者施灸或家人施灸万无一失。
④命门: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多属一致。补命门的药物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经常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同时可以强身健体,对于预防疾病,预防流感有一定作用。
(16)火罐:火罐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尤为流行。现在常用的火罐疗法,是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淤血的预防治疗方法。火罐之所以能够预防疾病,主要是应用火罐的负压作用、温热作用和对人体的调节作用,达到保健的目的。预防感冒、流感的拔罐用火方法有以下几种:
1)走罐疗法:亦称推罐,即在拔罐前,先在颈背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或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颈背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对风寒感冒有较好的辅助预防作用。
2)留罐疗法:亦称坐罐法,指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部位上。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镇痛效果较好。主要取颈部大椎穴、风门穴部位。操作方法为在局部拔火罐l~2只,一般留置10~15分钟,以罐下皮肤紫红为度。每日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3日。
拔罐注意事项:①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②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③有自发性出血和损伤性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④在拔罐过程中如出现烫伤,小水泡可不必处理,任其自然吸收;⑤如水泡较大或皮肤有破损,应先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液,然后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包敷,保护创口;⑥拔罐时患者要有舒适的体位,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的火罐;⑦注意选择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掉罐;⑧拔罐动作要做到稳、准、快。
(17)刮痧:刮痧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法,刮一刮,不仅能排出身体内的“毒气”,而且能够舒筋活络。操作时,取冷水半碗作为润滑剂,右手食指和中指弯曲,沾水,先在病人鼻梁上部、颈部、胸部、脊柱两侧处,自上而下刮之,先轻后重直至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斑点即可。然后左手拉患者手掌,右手掌从患者的肘关节往下擦至腕关节处数次,再抖动若干次,并抓住手指关节朝外拉,听见关节响声即可。随后,左手抓住患者下肢,右手从膝关节擦到脚掌处若干次,双手抓住脚掌抖动数次,并抓住脚趾朝外拉,听到关节响声即可。最后根据患者体质服藿香正气水10~20mL,患者立即会感到舒服轻松。
(18)中药浴足疗法:中药浴足疗法预防风寒发热、咳嗽用辛温解表法,预防风热发热、咳嗽则选用辛凉解表药,疏风清热,进而达预防目的。发热、咳嗽夹湿则选用解表药与芳香化湿,和胃止呕药并用,故疗效满意。具体足浴处方如下:
1)贯众叶100g,荆芥、苏叶、防风各30g,薄荷20g。水煎取汁,混入水中足浴。用于发汗解表,主要用于风寒发热、咳嗽。
2)选用川椒、红花、苍术、细辛、防风、羌活、独活、麻黄、桂枝、艾叶各25g。加水煮沸15分钟倒入水桶中,待温时将双足浸入其中,然后逐渐加热水(温度以双足能忍受为准),共浸泡30~40分钟,使周身出汗,每日1次。主要用于风寒发热、咳嗽。
3)麻黄、桂枝、紫苏各15g,生姜、甘草各10g,如法足浴,适用于风寒发热、咳嗽。
4)银花、连翘各50g,桔梗、薄荷各30g,豆豉、大力子各20g,甘草10g,如上法足浴,适用于风热发热、咳嗽。
5)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9g,白芷、柴胡、生姜各12g,如上法足浴,适用于发热、咳嗽挟湿者。
热水浸足疗法,可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流旺盛,加强汗腺功能,通过出微汗而散热。同样可以达到预防流感的作用。将开水倒入小桶里,待温至双足可耐受放入,水没至踝关节上,尽量保持水温,约半小时出微汗,体温即可逐渐下降。此法预防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尤宜。
(19)中药泡澡法:对感冒、流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茵陈蒿40g、艾草40g。将中药材洗净放入布袋中,入锅中大火煮滚后改小火煮15分后取出,将药液混入洗澡水中,调好温度,身体入药水中泡5~10分钟即可,不必再冲掉。剩下的药包还可再重复煎数次,直到药汁已无色为止。
茵陈蒿性味苦、微寒,可抗菌、抗病毒,民间常用来防蚊虫叮咬;以艾叶泡澡,可借由其纯阳的性能,透过水的热力,穿透皮下组织,来增强微血管循环,使苦寒、辛热、辛温之功效透达全身12经络,进而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也能调整免疫细胞功能。
2)浴水中可加入甘菊、嫩松叶、薄荷、桦树叶等。每300~400g植物原料需要用一桶开水泡,然后滤入浴池进行洗浴。
(20)敷贴涌泉法:脚底穴位外敷法是在传统医学经络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穴位和药物的特点,将有关的药物置于穴位局部的皮肤、或穴位浅层、或穴位深层,通过经络、穴位以及药物的药理作用,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舒经活络、补虚扶正、祛邪外出,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穴贴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也是传统医学外治方法之一。脚底涌泉穴是脚底主要敷贴穴位之一,利于药物对涌泉的刺激和药理作用,以疏通经络,加强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风热型:取白芥子9g、鸡蛋清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清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高热者。
2)风寒型:将小麦粉与辣椒粉调成糊状,以湿布敷贴在整个足底,大约2~3个小时。
3.感冒常用的饮食疗法有哪些?
答:感冒极为常见,感冒后不必急于用药。很多轻症感冒,尤其初期患者,调摄适宜,完全可以不药而愈。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食疗方法可以治愈感冒。现就常用的食疗法介绍如下。
(1)多喝开水:可以加速病毒的排出,感冒时建议多喝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2)多喝鸡汤:有医学研究认为,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着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3)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也可用白菜心4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00克,切成薄片,加水1000毫升,煮至9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4)姜丝萝卜汤:用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可以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5)葱蒜粥:用干净的葱白12根,切碎,大蒜4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6)葱头饮料:用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7)姜丝可乐:用鲜姜丝10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天数次。
(8)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
(9)苹果蜂蜜水:取苹果6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后,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10)橘皮冰糖饮料:取鲜桔皮10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一日多次。
(11)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全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红糖生姜红茶有暖身去寒之功,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连服3~5天,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12)多吃佐料:多食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大蒜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在烹调菜肴时多加点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4.生活中还有哪些非口服药物防治感冒的办法?
答:感冒是一种一年四季常见的多发病流行病,到目前为止医学上尚无特别有效疗的治疗方法,目前且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但在生活中有不少用非药物防治感冒的方法,现举例如以下以供参考。
(1)针灸治法: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由于针灸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免疫功能增强,从而驱邪外出,故疗效可靠。当患感冒时,尽早进行针灸治疗,可以使鼻塞、头痛等症很快地明显减轻,并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常使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后渐渐恢复正常。
治疗感冒的常用穴位有:上星、印堂、风池、迎香、合谷、外关,留针15分钟,每日针一次,一般2~3次可痊愈。
(2)服用酵母:试验发现,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能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行性感冒无效。
(3)多睡觉:医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产生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此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康复。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4)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含钠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抗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5)熏醋法:病毒在pH值低于7.2、温度超过摄氏37度的状况下不易生存,所以以熏醋方式或是用漂白水消毒,都是创造pH值低的环境,病毒就不易生存。而目前除了以稀释漂白水来擦拭家中用品消毒外,民众也可采中国传统用的熏醋法,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家中厨房的醋(白醋),依照每个平方5~6mL的量,再加两倍清水稀释,放在炉上用小火煮来熏蒸,每次一个小时左右。醋熏时最好是门窗密闭,家人先离开房内。流行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连续一周,让醋的蒸气杀死病毒。这样可通过改变空气酸碱度,破坏病毒生存环境来杀死病毒,预防感染。熏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再保持通风良好,因为保持空气流通也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法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熏醋。熏醋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不但会引起人呼吸困难和恶心等症状,还会对皮肤和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尤其会导致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病情加重。
(6)食醋滴鼻:将食醋用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进食时多用醋作佐料有可靠的预防作用。
(7)涌泉贴药法:睡前洗净双脚,取一小块伤湿止痛育贴在两脚的涌泉穴,24小时更换一次。此法也有治疗作用,对老年人的感冒疗效甚好,一般3天可愈。
(8)呼吸保健操:具体作法如下:
1)洗:晨起以凉水洗脸或敷鼻(视体质而定)。
2)漱:盐水漱口,清除口腔余痰及微生物。
3)搓:两手伸开,对掌相搓30次左右。
4)按:两手拇指屈曲,用其第一指关节按摩迎香穴,40次左右,达热困感为度。然后手掌伸开,分别用小指关节的侧面或小鱼际处推按同侧枕后风池穴(赶大筋)不少于30次,达酸困感为度。
5)拍:两手伸开,交叉轮流拍胸,不少于20次。
6)呼:两臂伸直,向前向上逐渐高举过头,同时深吸气,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向下靠拢身旁,同时深吸气(尽量用腹式呼吸)不少于10次?。
5.如何预防冬季感冒?
答: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也是感冒的流行季节,所以要加强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隔离消毒:若家中已有人患了感冒,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尽量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房间里还应及时用食醋熏蒸法进行空气消毒,方法是关紧门窗,取食醋一斤,放在燃具上熏蒸加热使食醋在空气中逐渐蒸发掉,有消毒防病的作用,
(2)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