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感冒的防治问答
45185200000022

第22章 自我防治(1)

1.什么样的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答:感冒全年皆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多发病,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为传播途径,多数为散发性流行行,通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比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人可以在一年内有时可多次发病。由于感冒对以下五种人的危害极大,故应特别注意加以预防。(1)心脏病患者;(2)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婴幼儿;(4)老年人;(5)孕产妇,尤其是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

2.预防感冒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预防感冒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它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最基本的办法,如坚持有规律的合适的锻炼身体坚持冷水洗浴。

(2)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做好防寒工作。

(3)避免发病诱因,如有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疲劳,特别是晚上加班工作使身体过度劳累。

(4)注意呼吸道病人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等。

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偏方可以预防、治疗感冒?

答: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感冒。

(1)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可预防感冒。

(2)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3)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4)鼻疗法

1)冷盐水洗鼻腔:一般情况下,鼻腔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过滤、加温、保湿,鼻腔黏液中含有溶菌酶、干扰素和各种抗体,是灭菌的好帮手。但是,鼻腔在污染、干燥的情况下,鼻纤毛的运动就会受到阻碍,黏液分泌也会受到影响,脏东西还可以使鼻腔内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建议平常要注意尽量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不要用手抠鼻子,不要揪鼻毛。冷盐水洗鼻既锻炼了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又能除垢,保持鼻腔的湿润,可以促进感冒及流感早日痊愈。

具体操作:人向前弯,用20mL的注射器抽足自配淡盐水(用3g食盐,冲200mL凉开水,天冷再稍加一点温水),去掉针头,将针筒对准一只鼻孔射10mL,再换一个鼻孔再射10mL,轮换冲洗,直至将水洗完。在淡盐水射进去的同时,配合吸气,把水吸进去,再由口里吐出来,一两次可能不习惯,但会很快掌握的。洗完后,会感觉鼻孔畅通舒适。

2)滴鼻疗法: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在酸碱环境中易受到控制。预防可采用食醋或小苏打控制病毒生长或用盐水滴鼻。用凉开水配成5%浓度的食醋溶液或6%的小苏打溶液,任选一种,感冒时立即滴鼻,每3小时滴一次,每次每个鼻孔2滴,多数病人2~3次可愈,总有效率达90%以上。如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着凉症状后,可立即用盐水滴鼻。方法是:取凉开水加适量盐,配成淡盐水。将盐水慢慢地滴入鼻中,两个鼻孔交替进行,每天重复两次,一两天内有时就可以远离感冒困扰。

3)鼻孔塞药疗法:取白芷3g、冰片0.6g,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密封,用时取药粉适量,药棉裹之,塞入一侧鼻孔内,每侧鼻孔交替塞30分钟,每日3次,3日为1疗程。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的预防。

4)鼻子插葱: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

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葱条太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棉。

(5)按摩: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活血祛淤、舒筋利节、解除拘急、消肿止痛、扶正祛邪、延缓衰老的功能。当人体患病时,它能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抵御病邪,使正盛邪退,阴平阳秘,解除疾苦,恢复健康;在人体无器质性损坏时,它能使机体内部正气旺盛,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强身、保健作用。常用来对感冒、流感以及其他外感性疾病进行防治。

1)穴位按摩法:

①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治风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现代医学还认为经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也可用双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直至发热。

②合谷穴:把手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点即是合谷穴。合谷穴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开窍的功效,经常按摩可以通经活血,疏风散邪,强刺激可使人发汗,从而达到预防流感的作用。首先,用右手的拇指按压住左手的合谷穴,指压的同时并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按摩,然后再反方向进行转动按摩,这时会有酸麻胀感向手心扩散;接着,反过来以左手拇指按住右手的合谷穴,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按摩,每次按摩64次。

③大椎穴:取穴方法较为方便,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大椎穴。强力按压此穴位,能增加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对感冒、流感作用明显。首先,深呼吸,在气止时用食指强力按压穴位,缓缓吐气。经6秒钟后,再慢慢放手,以此要领重复做10~30次。此法对发烧、咳嗽有非常明显的疗效。

④风门穴: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cm之处。操作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可请他人帮忙),连续做10次。

⑤风池穴: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主治感冒、流感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

按摩方法为:双手十指自然开张,紧贴枕后部,以两手的大拇指按压双侧风池穴,用力上下推压,稍感酸胀。每次按压不少于32下,多多益善,以自感穴位处发烧为度。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时,按摩也有减缓病情的作用。

⑥擦涌泉穴:古人称为搓足心。涌泉是前足心的穴位(在脚底前三分之一处)。中医认为常擦足心能固肾暖足,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等作用。可防治感冒、流感等病症。具体做法是:先泡洗双脚,再用右手握住右脚趾,用左手摩擦右脚的涌泉及附近的足心,直到足心发热为止。再将足趾略略转动,然后放开双脚向上、向后尽量翅起足趾,再收缩足趾,像这样反复翘、按摩数10次。右脚做过之后,换做左脚,方法如前。

2)按摩鼻翼法:按摩迎香穴可舒经活血、清火散风、健鼻通窍。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也可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每日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一方面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另一方面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质排出体外。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尤其在感冒初起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盐包按摩:取食盐1000g,生姜七片,葱白七个,药用艾条三根(去掉卷艾条的纸或改用艾叶一把)。一同置锅中炒热至约80℃左右,后置于一清洁的白布内(最好用两层新白布),用绳子扎一下,即可。趁热用盐包按下列顺序、方向按摩患者:先背、腰,从上而下,从中间至两侧,及双下肢后由外侧至足按摩;后胸、腹,再同样从上而下,从中间至两侧按摩胸、腹;再从上而下地施术于双下肢前侧至足。每日1~2次(盐可反复使用多回,但每次使用前都需炒热再用),每次30~45分钟。

4)双掌推腮法:每日起床后,用双手掌贴在腮颊部,缓缓地以中等力度同时往头上推移,至头顶后双手掌再同时往头后推到枕部即止,连续做10次。

5)搓鱼际法:手掌的大拇指根部,由于肌肉明显突起,形状如鱼,故医学把这个部位称为鱼际。中医学认为鱼际的中心点有一个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的穴位叫鱼际穴,它具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能。每天坚持搓按鱼际穴,能增强肺主皮毛的功能,从而改善易感者的体质状况,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对咽痛、打喷嚏等感冒、流感早期症状,也有明显的疗效。

搓鱼际方法很简单:两手鱼际对搓,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皮一样,一只手固定,另一只手搓动,大约搓十余次时,鱼际开始发热,这时意想热气沿手臂进入中医所说的肺脏,持续两分钟左右,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时就可交替两手,搓另一只手了。这个方法不受地点、时间限制,随时可做。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6)擦抹疗法:现代医学认为处于胸骨后面、纵隔前方的胸腺,是一个主宰免疫系统的组织,对人体抗感染及延缓衰老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胸腺在性成熟后不久便会停止发育,逐渐萎缩一直到老年,其重量会减少到比刚出生时还小。同时人的免疫功能亦随之下降,便会经常感到疲劳,也就会经常患感染性疾病了。有研究表明,经常摩擦胸部,使外力对胸腺产生良性刺激,可促进胸腺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

擦胸的方法:自行将双手摩擦至发热,用手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对胸部剑突处至颈下区进行摩擦,直到皮肤微红,有轻微热感为止。但须注意,用力要均,以防擦伤皮肤。如此早晚各一次,坚持进行,是会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当然发热、咳嗽时还可用一些特殊的擦胸方法促进疾病的恢复。具体操作如下:

①有发热、咳嗽症状,特别是咳嗽严重时,可取鹅油和葱汁混合,擦抹胸口。

②有发热、咳嗽症状时取半杯萝卜汁加上1茶勺盐和1汤勺蜂蜜调匀,擦抹胸口。

③如果患者处于发热、咳嗽症状初期,可将桉树油(约11滴)和桂皮叶油(约2滴)倒入30g植物油中调匀,擦抹于咽喉部和胸部,一天重复数次。

④葱白头、生姜各30g,食盐6g,白酒1盅。将前3味药共捣烂呈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前后背、手足心及腘窝,涂擦1遍后,让患者安卧,一般30分钟后即汗出。

(6)香油拌蛋。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对感冒预后的咳嗽不止也有良效。

(7)可乐煮姜。鲜姜30至50克,去皮切成碎片,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特别好。

(8)冷水洗面。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也可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应性。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

(9)热风疗法。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也可使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入鼻孔,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繁殖,从而使感冒、流感症状得以改善,使感冒、流感早愈。临床证实,一些感冒、流感患者曾接受温度43℃或30℃的热风吹10分钟的预防,结果病程缩短一半,症状明显减轻。也可用开水一杯让其热气熏蒸鼻孔,每日2~3次。

(10)呼吸蒸汽。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做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11)白酒擦身。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腘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全身汗出,但应注意不宜出汗过多。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12)蒜泥蜂蜜。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13)牙膏疗法。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额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别挤上一小段牙膏,静候10分钟,症状即可有所减轻。适用轻型感冒。

(14)人中穴涂清凉油:人中穴定位于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处,本穴为经络上督脉手足阳明之会。中医认为此法防流感效果和缓,无毒性,也不会刺激胃肠道,所以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使用。

具体方法是:将双手洗干净,用手指取少许清凉油,涂抹于双侧鼻孔下人中穴以及鼻孔内侧的黏膜上,每天用3~4次即可。每次用药后,鼻孔周围的皮肤都有清凉的感觉,鼻子可嗅到清香之气,人也会感觉轻松舒爽,精神倍增,正进邪退,人感染猪流感之邪对于个体来说有可能就此却步。在感冒发生期间或猪流感流行期间使用此法,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预防方法。

(15)艾灸:艾为辛温、阳热之药,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灸用以陈旧者为佳。点燃后,热持久而深入,温热感直透肌肉深层,一经停止施灸,便无遗留感觉,这是其他物质所不及的。因而,艾是灸法理想的原料。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艾灸预防流感预防越早越好。若出现高热、咽疼、流黄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预防的施灸方法: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旋转施灸。

2)治疗的穴位选择: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命门。以上穴位用艾条温和灸,每次20分钟;也可取0.3厘米姜片置于穴位上隔姜灸大椎、曲池穴,每天2次,连灸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