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心经的人生智慧
45181400000038

第38章 后记

长期以来,在佛学院一直担任唯识课程的教学,所以许多人都以为我是唯识宗徒。不知不觉中,我自己也默许了。可是,我平常思考问题或在演讲中,往往对般若无自性空的思想有更多认可,感觉“缘起性空”更契合佛法的真义。

在此,首先要感谢在中国佛学院四年学习期间,给我在学业上有特别指导的刘峰老师。记得刚上佛学院时,我对三论宗有些偏爱。在刘峰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认真学完了学院开设的三论宗典籍。另外,刘老师还给我开小灶,单独辅导我学习了《肇论》、《大乘玄论》、《法华玄论》、《净名玄论》等,为我在佛法知见上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自中国佛学院毕业后,由于教学的因缘,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唯识宗的教学。1992年起,我开始面向社会弘法,并于1993年在厦门为信徒讲过《金刚经》。其后两年,我先后在厦门、澳洲、广州等地,多次开讲《心经》、《金刚经》。记得第一次讲《心经》时,起初大有志在必得的感觉,但讲着讲着,渐渐地心里就发虚了,印象中最后是勉强地讲完的。

《心经》只有260个字,看来简单,其实很不简单。为了参透《心经》的法义,我曾经有几个月时间,朝兹暮兹地思考着,直到感觉对《心经》的经文逐字逐句读懂,且对全文也能融会贯通了,才敢再次开设《心经》讲座。在此期间,印顺法师的《中观今论》等着作给了我许多启示。

本书收录了《心经的人生智慧》、《金刚经的现代意义》、《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前两篇是我在演讲后,根据讲座思路撰写的。在文字表达上,尽量保持演讲时通俗与活泼的特征。后一篇则是为参加学术会议而撰写的论文,讨论问题的方式会相对严肃些,不像演讲那么通俗。

最后,感谢给我提供上学因缘的母校中国佛学院,感谢曾经给过我学业指导的诸位师长,感谢本书编辑过程中帮忙校对的诸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