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伊索寓言·上
45176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关于他的生平,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伊索是弗里吉亚(小亚细亚中西部古国)人,但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考证,伊索应为希腊色雷斯人,曾在萨摩斯岛居住。另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伊索曾经当过萨摩斯岛的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其才智受主人赏识而获得自由。

《伊索寓言》相传由伊索创作,但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它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伊索寓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就欧洲文学而言,《伊索寓言》为后来的寓言家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人无不从中采撷创作题材。诗人、剧作家纷纷在作品中引用《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例子是阿里斯托芬和莎士比亚。古希腊的几位哲人对伊索也都情有独钟。据说苏格拉底在狱中曾用诗体改写伊索寓言,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录里数次提到伊索的名字,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伊索寓言的热心搜集者。

《伊索寓言》的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它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古代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习俗,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同样也是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为人处世借鉴的宝库。

《伊索寓言》广泛使用拟人化手法,借助动物的典型形象,突出寓言的主题,里面的角色除少数以人、植物或无生物为主角的故事外,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有七情六欲,也有贤愚不肖之分,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等,这是伊索寓言的主要特色。

《伊索寓言》尽管是古希腊的文学宝库,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种种其他原因,也存在着很多瑕疵,例如有的故事趣味低下,格调不高;有的故事宣扬“人有千算,不如天有一算”的宿命论思想,还有的故事,则反映了贵族和奴隶主的立场和观点等,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取有益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