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79

第79章 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没有责任心的孩子难以成才。现在有些父母不太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总想着替孩子承担。

素有“领导人教父”之称的美国丹尼斯·韦特利博士告诫天下的父母:父母最需要给予孩子的不是金钱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生活、负责任地工作。这位人类行为心理学博士认为,给孩子再多的物质财富,多年以后他们未必能记得,反倒会滋生其坐享其成的人生观念。只有让孩子从小就具有责任意识,将来他才会成为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和对组织、社会尽职的人。

日本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学者高桥敷先生当年在秘鲁的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曾与一对来自美国的教授夫妇比邻而居。一天,这对夫妇12岁的小儿子不小心将足球踢到了高桥敷先生的家门上,一块很大的茶色玻璃被砸得粉碎。

虽然发生了这样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高桥敷先生和他的夫人还是很宽容。按照东方人的思维,他们估计那对美国夫妇会很快登门道歉。然而,他们想错了。第二天一大早,那个闯祸的12岁男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送来了一块用于赔偿的大玻璃。

小家伙见到高桥敷先生,彬彬有礼地说:“叔叔,对不起。昨天我不留神打碎了您家的玻璃,因为放学之后商店已经关门了,所以没能及时赔偿。今天商店一开门,我就去买了这块玻璃来赔偿您。请您收下这块玻璃,也希望您能原谅我。以后我会小心的,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请您相信我。”

高桥敷夫妇不仅原谅、而且喜欢上了这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他们在家款待孩子吃了早饭,而且还送给他一袋日本糖果。事情本来可以就此画上句号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拿着那袋糖果回家之后,那对美国教授却出面了,他们将那袋还没有开封的糖果客气地还给了高桥敷夫妇,并且解释了不能接受的理由:一个孩子在闯了祸的时候,是不应该得到奖励的。

美国教授夫妇的做法,让人觉得有点儿不近情理,但又合情合理。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中国孩子及父母身上,或许更多的是这样处理:父母很真诚地领上孩子去道歉,或者孩子任性不肯出面让父母代罪……即使出现了善教育的父母,等孩子高高兴兴带上糖果回来时,中国的父母也一般不会让道歉重演。好汉做事好汉当,孩子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理应让他自己向人家道歉、赔偿损失,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作为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教育责任就是要告诉孩子懂得人活在世上要承担责任,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对自己负责任,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无论生活贫困还是富裕,都要让孩子有一颗负责任的心。如果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劳动,不肯干苦活,好吃懒做,贪心十足,那将来一定是家长的灾难;如果家长只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无所谓,那将来家长也一定会受到惩罚。父母教育孩子负责任应以身作则,如果家长自己整天也是好吃懒做,下岗在家玩玩麻将、喝喝烧酒,那样对孩子的成长将是毁灭性的损害。敢于承担责任,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当从父母自身开始,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这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一,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第二,教育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第三,让孩子履行自己的诺言。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自己许下的诺言,就应该尽力去履行;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即使是不情愿做,也必须认真对待,这既是对别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第四,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有一个孩子上街时把自行车丢了,父母就让他做有偿劳动来挣钱,等挣足了钱,再买自行车,并告诉他买了以后要锁好车。

有了责任感,孩子才会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事;有了责任感,孩子才会时刻准备着伸出一双援助之手,展现自己的爱心和力量;有了责任感,孩子才会将个人融入社会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成就自己将来的人生之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