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21

第21章 改掉孩子的懒惰习惯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比别人更用功,比别人更勤奋。他们深深知道,任何伟大的梦想如不付诸行动,一切也只是空想。唯有勤奋才能将梦想变成现实,也只有勤奋才能让自己出人头地。

有一位学箭的壮士,怀着满腔热情,找了一位百步穿杨的师傅。准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迅速成为一名射箭高手。哪知道,好不容易让人收他为徒后,师傅却一不教他拉弓,二不教他搭箭。教他干什么呢?要他每天在百步之外,盯着墙上一只苍蝇那么大的小圆点。并且告诉他:什么时候这个小圆点看成有斗笠大的时候再来找他。这位壮士心里虽然感到可笑,但还是拗不过师傅,只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皇天还真是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终于成功的达到了师傅的要求,师傅再让他拿起箭,结果无师自通般就达到了百发百中的效果。

这位壮士的成功,在我们常人看来非常了不起。可创造这一成功的原因却非常简单,就是锁定目标之后,专注地一遍一遍重复再重复。你看到,这就是勤奋的结果。

很多我们看上去很难的事情,例如赢得数理化竞赛、考试成绩全校第一、器乐演奏获得名次等,在勤奋的作用下,都将变得容易起来。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懒惰往往主宰着他们的时间,像一幅枷锁一样限制他们的前进。

作为家长,应该努力的督促孩子克服懒惰,催促孩子行动。的确,惰性人人都可能有,但很多孩子在学习中所反映出来的那种懒惰的思想行为尤其令人担忧。例如,上课听讲像听评书、不动笔、不动脑、不做记录;写作业、交作业拖拖沓沓;做题不抄题目,不写过程,只有答案;假期作业不到最后时刻不会去做;抄写课文用省略句代替。诸如此类的懒惰习惯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刻苦精神,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长此以往,孩子就离学习这个圈子越来越远,精神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本是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就这样因懒惰而葬送了美好的前程。

面对懒惰这样的一个强大的敌人,就需要孩子和家长共同努力给予克服。懒惰是一种不良习性,很多孩子对父母都有依赖性,当依赖性发展到一个极端就成了懒惰。因此,家长要适时控制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绝不能代劳。作为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找家长,而应该先由自己独立处理。学习也是这样,有疑难问题,先自己解决,不要动不动就向老师、家长求助。同时要磨炼孩子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力是克服懒惰的力量。

有的孩子学习懒惰,是因为对功课不感兴趣。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于是就懒懒散散地对待学习。这时,家长要从各方面激发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有趣的内容,灵活轻松的学习方法会令孩子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容易了。

有时候,孩子因懒惰造成学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难度小、短时间就能达到的要求,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使孩子继续努力。这样学习下去,孩子在达到了一个个目标以后,懒惰的习惯就逐渐被克服了。

但是,有的孩子却是处于十分勤奋刻苦,但是成绩并不好的状态,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产生畏难情绪,逐渐疏于学习,变得懒惰,没有上进心。其实,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符合学习规律的好方法,例如:教孩子合理运用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等等。孩子一旦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就会很有兴趣地坚持走下去,那么,懒隋的毛病就无所依附了。

有些孩子虽然也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没有严格执行。当天的学习任务必须当天完成,不能拖拖沓沓。否则,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实,学习的过程很枯燥,而且竞争激烈,压力很大。如果缺少鼓励,孩子就很难把学习的兴趣保持下去,从而变得消沉、懒惰。因此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哪怕孩子有一丁点进步,家长都应该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为他摇旗呐喊。在孩子失败的时候,鼓励就更重要了,哪怕一句安慰的话,也会让他信心倍增。

家长在听到孩子的豪言壮语时,总会满怀欣喜;在看到孩子士气高昂的样子时,无限骄傲。但是家长更应该告诉孩子成功并不只是几句豪言壮语,几分昂扬斗志就可以得到的。成功应该靠的是勤奋的工作、学习,靠的是自身惰性的克服。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