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451714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给孩子吃什么,怎么吃?”这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给孩子怎么吃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他们成人后的健康状况,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一环。

(1)按时按量吃饭

对每个人来讲,一日三餐定时,就能够形成固定的饮食规律。让孩子按时定量吃饭,使两餐间隔时间在4~6小时,这正是肠胃对食物有效地消化、吸收和胃排空的时间,可保证充分、足够地消化吸收营养和保持旺盛的食欲。

根据孩子的食量给予适量的饭菜,并坚持要求他们顿顿吃完。千万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吃多,更不能依着孩子爱吃多少就吃多少,一顿饱一顿饥,然后用零食填补,这会影响下一顿的食欲。同时会养成任性、浪费的不良习惯!

定点吃饭,养成习惯,这需要从小开始。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可以让他坐在童车里,放在固定的地点喂,再大一点就可以在大椅子上放小凳子垫高,或给孩子准备一张可调高度的吧台椅,让孩子围餐桌与大人共同进餐。

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固定的用餐地点,而且要让孩子在吃完自己的饭菜后才能离开座位,这样坚持要求,持之以恒,孩子就会形成吃饭时间一到就去找餐椅的意识和习惯,而不致养成追到哪儿喂到哪儿的不良习惯。

(2)不要偏食

孩子偏食的原因虽然有身体的因素,如消化不良或食物过敏反应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和心理的因素。比如,某些家长自身的偏食影响,某种食物过多、连续吃形成厌恶反应,或家长限制孩子吃某种食物而造成孩子的不愉快体验并予以拒绝等。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做到:要有意识地用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如“今天的拌黄瓜真好吃,又鲜又脆”,或“我最喜欢吃肉丸子了,真香”等,从而激起孩子的兴趣和食欲。

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去尝不太爱吃的食物,如“我们来当小白兔吧,小兔最爱吃青菜萝卜了”,“看谁先让小鱼到嘴边池塘里”,对越小的孩子,这种方式便越奏效。

特别注意不要用欺蒙哄骗或强制性方法让孩子吃某种食物,这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不如暂时放一马,停一餐,待他肚子饿了,情绪愉快了,再引导他进食。

(3)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从小养成的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坚不可摧的,“给孩子吃什么,怎么吃?”这是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给孩子怎么吃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和他们成人后的健康状况,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一环。

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赖性的,每一个孩子在八九个月时就有自己拿勺子“吃饭”的欲望,尽量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因孩子吃不好而去限制、指责他。同时,可以提供一些条件和帮助,比如给孩子围上围兜以防弄脏衣服,在地上铺一张塑料纸任孩子漏洒,洗净孩子的手让他去抓,同时还要注意教孩子用餐具的正确方法,指导孩子学习怎样不会把饭粒洒落在地。

创造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一个方法。一个整洁有序、愉快的进餐环境,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让孩子感受进餐时的快乐气氛,进餐时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是有益于消化的。最应注意的是,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尽可能地避免在餐桌上批评、训斥孩子或对孩子进行严厉的说教,因为这会破坏愉快的进餐气氛,既降低孩子的食欲又不利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也不一定有效,反而得不偿失。

家长只要坚持让孩子独立吃饭、好好吃饭,动点脑筋,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游戏气氛,持之以恒正面鼓励,不断强化,就会使孩子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

(4)慎选零食和饮料

对于各类零食,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是零食确实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兴趣,调整孩子的味觉感受;二是现在的零食越来越丰富、精美,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辅助食物,适时适量地给孩子吃一点是可以的,也是必需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吃得太多,也不要在饭前吃,更不能饭不吃,零食补。不要养成以饮料代水代汤的习惯。因为饮料中过多的糖、糖精及化学添加剂都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并妨碍孩子对白开水的补充,所以一定要慎吃、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