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45168500000056

第56章 李文斯敦的非洲之旅

李文斯敦生于1813年,是最著名的非洲探险家,同时也是深受非洲人爱戴的传教士。

1853年,李文斯敦开始了他的非洲之行。他首先率领探险队沿赞比亚河向上游进发,穿过非洲大平原来到南纬11°附近,发现了刚果河。

1855年,李文斯敦又从赞比亚河上游出发,沿河顺流而下,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维多利亚瀑布。

1856年,李文斯敦在赞比亚河口以北处驶入印度洋,成为第一个横穿南半非洲大陆第一个欧洲人。

在李文斯敦后来对热带中非的回忆中这样说道:“南纬8°线以南的中非是一个高原地带,高原的中部稍低,周围峡谷纵横,河流沿峡谷向海洋奔泻……这个地区使人们联想到以淡水湖著称的北美地区。它也能与具有湿热的谷地,茂密的森林与高原而闻名的印度相媲美。”

一次,李文斯敦在一所大学接受荣誉学位时在台前为世人展现了惊人的一幕:他将一双手用绑带挂在胸前,肩头忽然露出曾被非洲狮子利爪撕去一大块筋肉的疤痕,皮肤晒得像牛革一样粗黑,全场学生无不备感震撼,鸦雀无声。这位伟大的传教士在深入非洲内陆的途中,经历了无数次危险,多次被狮子袭击;在一次深入非洲内地工作时,先后患热病30次;雇来的挑夫也多番挟带他的财物逃走;被好战的土著攻击过;被大猩猩包围过:被黑奴贩子追杀过……

李文斯敦在深入非洲丛莽时,时常经历半饥饿、半死亡的情况,还曾经与外界断绝通讯,但他仍然坚持加速完成探测新地的工作。为的是要后人可循他的路线,带福音宣讲队和基督教学校到非洲去。

还有一次,李文斯敦的挑夫偷走了他的药箱,使他在一个热病猖獗的地带,渡过了四年没有药物、令人难以置信的艰苦生活。

在后来的探险和传教中,李文斯敦忍受着疾病的摧残,靠人抬担架前进。他在信中写道:“倘使良善的主容许我制止内地贩奴的滔天罪恶,我甘受苦饿而毫无怨尤,我将以整个心灵感谢他的圣名。”后来,李文斯敦在行程中逝世。他死后不久,非洲的奴隶市场终于关闭了。

李文斯敦曾来到了非洲最黑暗的地方,发现了许多非洲不为人知的湖泊与河流;每有所获,都寄回伦敦大学作研究。他更竭力遏止当地贩卖黑奴的勾当,改革当地的陋习。李文斯敦后来被尊称为“非洲之父”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