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开阔眼界的探险故事
45168500000055

第55章 揭秘北极

1888年,南森提出要横跨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然而这一提议不为世人所理解,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沽名钓誉、鲁莽的举动,但南森并未因世人的轻视而动摇,在遭到挪威政府拒绝资助的回复后,他就去丹麦募集资金。

1888年5月,南森终于同5位助手乘坐一只海豹捕猎船登上了荒凉的格陵兰的东海岸。由于冰的状况考察组在靠岸之后退到了相当大的困难。8月16日他们开始由东向西艰苦地行进。10月上句,南森到达格陵兰西海岸上的戈德撤泊村。但是因为最后的一班轮船已经起航,所以他们不得不在那里过冬。经过400多英里的长途跋涉,他们最后终于精疲力竭地抵达了目的地。1889年春天,南森回到了挪威,国人的态度也因此而改变,把他奉为了英雄。

格陵兰岛的探险使南森得到了许多在极地附近生活的经验,同时也赢得了上至国王下至普通百姓的支持。1893年6月24日,南森率领“前进号”向北冰洋进发。

9月24日,“前进号”已被厚厚的冰块围住了,浮冰之间夹有能迅速冰冻的融冰浆,南森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越来越快地被封冻在中间了,现在冬天就要来了。”言辞之中透露着一种喜悦。

可这也是关键时刻了,四面看不到海水,只见一望无际,高低不平的冰原。这都是些缓慢漂移的巨大的浮冰块,但它们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发生碰撞,一块滑到另一块上面,堆积成高达了15~25尺的压力巨大的冰脊。处在其间的“前进号”随时都有被挤破的危险。

10月9日,事情终于发生了,南森在他的日记中谈到“前进”号与浮冰搏斗的情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船体摇晃,像是发生了一场地震,冰堆上下起伏着,向‘前进’号挤压过来。但船没有被压垮,冰只是把船抬起来,当压力缓解时,船又慢慢地降落下去。

在海流的作用下,“前进”号继续向北漂流。在这期间,南森和队员们每天读书、唱歌、打牌;天气晴时则到冰上打猎,捕捉北极熊。他们根本不像是探险,而更像旅游,路上的每一处美丽的去处都让他们惊叹不已,尤其是美丽壮观的北极光,更令他们神往。

不过他们并没有忘记本职工作,这几个月里,他们的主要工作仍然是认真地进行各项考察项目。每4小时就记录一次天气数据,隔一天进行一次天文观测。他们还测量海洋的温度,盐度、深度和洋流,从海底挖取样品,仔细测绘前进号航线。

转眼到了1894年的冬天,南森清楚地认识到,这样坐在船上是不可能漂到北极点的。于是,他决定破釜沉舟,便与一个叫约翰逊的伙伴一起,离开“前进”号,从冰面上向北极点进发。南森决定在2、3月份出发,因为上一年他曾观察过,这时冰面最平坦,最适于狗拉雪橇行走,而到了5月,冰原将开始融化为一块块浮冰,前进将会受阻。

1895年3月14日,南森和约翰逊告别了船上同伴,带上28条狗、3架雪橇、2条皮舟、1个帐篷和足够100天吃的、用的粮食和物品,往北前进。

二人在一望无际的平坦的冰原上疾驰,最初几天,他们每天可以前进14多英里,如果能保持这个速度,不久即可大功告成。然而由于春天逼近,冰雪开始融化,无法继续前进,他们只好返回。在返回的途中,两人又陷入了由无数冰脊组成的迷宫,一堆堆冰砾布满了冰脊之间的通道,雪橇经常翻车,因而不得不花大力气把它们扶起来,甚至有时还要抬着它们翻越冰包,狗有时拉着沉重的雪橇翻越高耸的冰脊显得特别吃力,他们只得从雪橇上下来帮狗一起拉,在这连绵不断的冰石流中前进。

经过艰苦跋涉,1895年8月底,南森和约翰逊到达了法兰士约瑟夫地。他们靠打猎为生,顽强度日,在自己建造的一幢石屋里住了整整8个月,度过了第三个冬天。在岛上,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并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地质标本。

1896年5月19日,南森和约翰逊又开始向南行进了。6月19日,正当南森在帐篷里准备早餐,忽然听见狗在狂吠,他以为有北极熊来袭,急忙携枪冲出。撞入他视线的居然是一队人,领头的恰是他熟识的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杰克逊,幸运的南森终于得救了。

南森此时并不知道,“前进号”在同一天在斯匹茨伯根(斯瓦尔巴德群岛)摆脱了最后一块浮冰,三年以来第一次开始向南航行,这也证明了南森的理论是正确的,“前进号”所借助的洋流正是他认为肯定存在的。